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5(1 / 2)

加入书签

见是在州牧府中,长舒了一口气。

他瞧着一旁的楚霁,面容精致却难掩颓败,那眼中分明有泪。

孙常侍可不认为楚家三少这般会是为了自己,只能是那群刁民愈发嚣张了。

“楚大人,到底发生了何事,你可得与咱家一五一十地说清楚。这样,咱家才好上达天听,救你于水火啊!”

主要是看看到底什么形势,不行还是别贪了,赶紧跑吧。

楚霁面露痛苦,凄然道:“常侍大人有所不知。十日前,沧州发生了雪灾。房屋倒塌,牲畜冻死,百姓民不聊生,居无定所。”

“发生了…发生了暴.乱!”

第七十五章

孙常侍的脑子在听见“暴.乱”二字时几乎宕机。

“常侍大人, 你怎么了?”楚霁见孙常侍呆坐在床上,半晌也不说话,连忙询问。

孙常侍哆哆嗦嗦地从床上起来, 甚至穿鞋的时候还绊了一跤,多亏楚霁及时扶住了他。

“楚大人,咱家……咱家即刻便要回京!”孙常侍借着楚霁的力道, 勉强稳住身形。

因为颤抖,他本就尖利的声音像极了被扼住咽喉的老鼠。

楚霁将孙常侍的去路拦住,他深吸了一口气,下定了莫大的决心似的, 从袖中摸出一根金条。

“还望常侍大人救命!”

孙常侍被那金条晃了眼,两眼发光地就要伸手抓过。

“楚霁知晓,常侍可传密信回京, 直达天听。若是常侍肯为在下说情, 让陛下召我回京,霁定有重谢。”

大雍设有驿站,专为官员上表奏折所用。沧州境内的所有奏折,都需经楚霁之手才能转交驿站。这也是楚霁不怕底下官员向皇帝参奏的原因。

但孙常侍不同。他的身份相当于皇帝钦差,另有印信, 可命驿站之人直接为他给皇帝传递密信。

孙常侍闻言, 激动得愣住半晌——

还有这等好事!天上真的掉馅饼儿啦!

他当即准备要拿出圣旨,谁料楚霁却将他的这片刻愣怔当做了是为难。

楚霁又道:“常侍放心, 楚霁必不会叫您为难。霁已上表陛下,沧州暴雪突至, 灾民发生暴.乱, 请陛下增派援军。只望常侍您从旁说和一二,让陛下能召臣回京避难。您是知道的, 地方官员,无召不得离开。”

孙常侍几乎是要暴怒起来指着楚霁的鼻子大骂蠢货。

皇上最看重的,只有两样,长生不老和龙椅宝座。

若是在平日里,他便是直接将楚霁带回盛京又如何?

反正他大可以向陛下进言,是楚霁心存谋逆,他才遵循圣意将人带回盛京的。

再往后,待沧州动乱的消息传回盛京,正好便印证了他的说法。

现下知晓了孽龙位于沧州海域,又有那么多的士兵下海寻过,那便不是只有楚霁一人知晓孽龙之所在了。

于陛下而言,楚霁便不显得那般重要。

那时,他既已然得了楚霁的好处,也还能叫他再也报复不得。

毕竟,陛下绝不会对谋逆之臣心慈手软。

可现如今,陛下已知沧州发生暴.乱,正是需要楚霁为他平叛的时候。

因此,陛下见到楚霁的奏折,虽会大怒,却依旧会留着楚霁的州牧之位,严令他守城。

至少,皇帝会让楚霁拖到大军来援。

他若是在此时将一州的最高军政长官带回盛京,相当于拱手将沧州让与逆贼。

到那时,心存谋逆的人,可就会变成他了!

“楚大人,您乃陛下亲封的沧州州牧。老奴不过一介常侍,如何有那通天的本事叫陛下召您回京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