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2(1 / 2)

加入书签

朝着众人一拱手,继续道:“楚霁和将士们受百姓供养,食百姓之粮,便应当为了守护百姓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家也看到了,沧州的状况并没有那么差,我们能守得住,我们必然守得住,楚霁誓与沧州、与百姓共存亡。”

“若是楚霁与将士们当真有不得不历经劫难那一日,还请诸位不要嫌弃楚霁无用,楚霁定然开口向诸位求援。”

“若是此间事了,楚霁也向大家承诺,只要你们想参军,我随时欢迎。届时,还望各位能踊跃参军。”

百姓们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只是不住地叮嘱楚霁,若是有用得上他们的地方,还请一定要开口。

在他们心中,楚大人还有沧州的所有官员和士兵,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待百姓散去,楚霁这才终于又卸下一些心头的包袱。

纪安看着自家公子倔强的背影,暗自摸了一把眼泪,哑着声音说了句:“我去给公子请大夫。”

话音落下,便跑走了。

楚霁看着纪安跑走的背影,眼瞧着是拦不住的,便摇了摇头。

随他去吧,纪安知道分寸。

他自己这副身子,也的确是该找个大夫来开一剂方子补一补了。

也省得他万一撑不住,在城墙上晕过去。

白白损失战力不说,还容易动摇军心。

秦纵不在,战士吃紧,药膳这种费时费力的东西,楚霁自然是一早便叫人停了。

食补虽好,但终究不及一碗药下去来得药效猛。

楚霁这边还没等到纪安请来医师,便等到了疾步而来的蒯民蒯信二人。

二人步履匆匆,面上怒火难掩,一看便知是有急事。

“这是怎么了?”

书房内,楚霁一边问话,一边示意二人坐下。

蒯信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喘着粗气,脸上的络腮胡都被气得发抖,却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到底还是蒯民稳重,他思虑一番后,终于开口道:\"主公,先前派出去调查胶州军一事的人,传回消息了。\"

楚霁立马正襟危坐:“快讲。”

在周珩对于桐昌城的阴谋被楚霁戳穿后,胶州百姓便对周珩失望至极,军营中也是军心涣散。

正如楚霁所想,周珩当时屠杀了一批士兵后,的确短暂地控制住了军营中的形势。

但在周珩下令出兵沧州时,大部分人终于忍无可忍,撂挑子不干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份《胶州时报》出自沧州。

是沧州牧为他们揭露了周珩的罪行,与此同时,那报纸上既然能将桐昌城百姓中的是什么毒写得明明白白,那么他们必然也就能够为桐昌城百姓解毒。

沧州牧是桐昌城的恩人,便也是胶州的恩人。

他们不知有多少挚友亲朋生活在桐昌城,又为沧州人所救。

周珩此举,不过是愤怒于楚州牧揭露了他的罪行,想要泄愤而已。

但这样恩将仇报的事情,胶州军又怎么会答应?

周珩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胶州百姓不服他的有很多,军营中不满他的士兵也有很多。

但那又怎么样?他有的是手段能叫人听话。

于是,在周珩整军出发之前,他随即抽去了一千名士兵的家眷,压在军营之中,随他们一同拔营,来到沧州城外。

这些人可不是被带来洗衣做饭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