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2节(1 / 2)

加入书签

陆雁州也没隐瞒。“你和我的录取通知书都到了,我们都考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就是我元旦就要去学校报到!”

“这么早?”温暖没想到军校的开学时间居然那么早。“京大的开学日期是几号?”

陆雁州听到温暖的话。“我还没拆开。那我现在拆开给你看看!”

“行!”

陆雁州把信封拆开,看到录取通知书,真的特别的漂亮,不愧是京大。“是2月24日,过完年之后开学。”

温暖听到这话不由松了一口气,这样算起来,自己还有两个多月才会开学。但陆雁州就苦逼了,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

军校管理肯定要比一般大学要严多了,而且训练量肯定大,她想要见陆雁州一面怕都很难,她准备回头多给陆雁州准备一些吃食,天冷了也不用担心会坏掉!

“雁州哥,等我回到京市,咱们邀请林爱军他们一起聚聚,毕竟等开学之后,大家就各奔前程了!不知道他们考的怎么样?”温暖希望跟她一起复习的同学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陆雁州听到这话,自然没有不依!

挂了电话,温暖反而想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

苗春兰见温暖心情不错,便忍不住道:“暖暖,发生什么好事?”

“妈,我和雁州哥都考上大学了!我们俩都收到录取通知书了!”

温暖的话音一落,苗春兰激动的热泪盈眶。“真好真好!就差你大哥了,他的录取通知书不知道啥时候能到?”

“因为我们都填的京市的地址,加上京市的大学,所以会快一些,不过我大哥的也快了,等明天让大哥去镇上的邮局问问……”

温暖说着就听到了汽车的轰鸣声,她很纳闷,会是谁呢?

第419章 一门双状元

温暖刚把门打开,便看到从车上下来了几位穿着中山装的领导。

她现在宛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过看到他爸温建成和大哥温少宁都回来了,当然还围观了不少的村民们。

“温少宁、温暖同学,我们是省教育局的,这次特地来跟你们报喜,恭喜温暖同学,以395分的成绩,获得了文科状元,也是全国文科的最高分,仅仅只扣了两分。同时也恭喜温少宁同学,以475分的分数,摘取了咱们苏省理科状元的桂冠!

除了跟你们报喜,还要把奖学金发给你们。希望你们进入大学之后,努力学习,拼搏向上!

恢复高考的时间很短,你们兄妹俩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考取这么高的分数,所以希望你们能够跟大家分享一下学习方法。

同样我们省报的记者也想采访一下你们的父母,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培养文理科双状元的。不知道方不方便?”

村民们都知道温家的孩子学习好,可却没想到他们兄妹俩都考上了状元!

温建成和苗春兰两口子这是什么命啊?

一门双状元啊!

温少宁不由看向了温暖,这事他要听自己妹妹的。

温暖看到自己父母激动的样子。

本来想要低调的温暖决定高调一次,也让二老高兴高兴!“我和哥哥愿意分享我们的学习方法,也希望更多的学子能够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各位领导辛苦你们跑一趟,来我们家里喝杯茶暖暖身子,顺便做一下采访。”

温暖邀请大家进了自己家,村民们除了眼热就眼热,除此以外,他们就回家鸡娃了,你们看看温少宁、温暖,人家考了状元,领导都亲自上门给送奖学金!

你看看人家都要上报纸了!

尤其是温暖那成绩,差2分满分。我的乖乖,那是人能考出来的分数吗?

谁敢想象温暖在几个月之前还是个傻子?

他们之前觉得温建成和苗春兰两口子是个憨货,日子都穷的叮当响,还让自己家孩子读书。可现在人家孩子都成了状元了,反而衬的他们像个憨货。

温建成和苗春兰夫妻俩是真的高兴,直接把家里最好的茶叶都拿了出来,也把温暖带来的零食给拿了出来。

两位记者先各自问了温少宁和温暖,毕竟这两位是主角,尤其是温暖的那分数,那可是文科啊,而且只差两分满分。

“温暖同学,在这短的时间内,你是如何考这么高的分数?有没有什么法宝?你觉得谁对你帮助最大?”

温暖听到记者的话,确实认真的分享自己的方法。“我觉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喜欢整理归纳知识点,做笔记。其次就是有错题本,把错的题目写的错题本上,争取下次不在同样问题上出错。

对我帮助最大的话,是我的家人,以前我们家的日子很穷,但我爸妈一直支持我们三个人读书,那时候别人都笑话我爸妈傻,可我爸妈并不在意,他们觉得只有把知识学到自己的脑袋里,那才是自己的。

我爸妈很开明,他们不会给我们制造压力,让我们放轻松去考试,我和我哥参加高考完之后,他们也不会追问我们考的好不好?在他们看来,我们已经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够了!其实我和哥哥心里也憋着一口气,就是让之前笑话我们家的人看看,学习是有用的!”

温暖没有提起陆雁州,陆雁州进入军校,他的身份特殊,不要给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她现在做这些也算是帮原主实现了愿望!

记者觉得温暖的话很对,现在恢复高考了,可依旧有不少家庭不让孩子读书。温暖这个采访是正面的,说不定会让更多的孩子走入校园,去认真读书。

他决定自己回去之后要好好的润笔写一下!

比起温暖,温少宁倒简单了不少。他说自己是弥补了十年前的遗憾,没有辜负老师的教导,最感谢的是自己的妹妹,一直帮助自己复习功课。

当记者好奇的问道,你妹妹不是文科生吗?

温少宁却笑着道:“我妹妹如果考理科,那理科状元也是她。因为我们三个人说好,要用自己的知识去建设我们的国家,为国家的富裕腾飞而进自己一份力量。”

省教育局的同志听到温少宁的话,想起来了周总理的那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