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章(1 / 2)

加入书签

陆时宜很轻地吸了下鼻子,然后歪头笑了下,“走出门脱离空调才发现外面太热,不去了,还是喝凉水吧。”

后桌王伊蕾也回来了,发现桌上的东西,瞧了眼名字,喊道:“时宜你的答题卡。”

她接过,还没去看,就见生物课代表漂移进班里,普告天下般的:“啊啊啊啊结果出来了同学们,作业减半!”

一时间人声鼎沸。

学地理的吴媛媛表示不服,“啊啊啊凭什么!不患寡而患不均!让我哭!”

陆时宜就是这时候垂眸去看手里答题卡的,并没有她想象中错得那样多,赋分估计挺高。

大抵是顾忌着她整洁的卷面,周亦淮特地压着自己的字,显得不那么落拓了。

只是到一处她的笔误,他将错字圈起来,并在旁边附了一个问号,随后写了一个正确的。

可能是写顺手了吧,这字写得不羁,活像是什么烙印似的。

她竟然看笑了。一方面气恼自己丢不该的分,一方面又矛盾地觉得……好像心里没那么难受。

这真是一种很怪的情绪。

无厘头的,就好像蒙太奇的镜头,看似矫情,却正合心意。

把“细胞周期”写成“细胞胞期”称得上绝无仅有。

更别提,旁边还有个他写的“周”。

第7章

月假陆时宜终于能回家。她把那张答题卡铺展开,用小刀裁下他的签名。

藏哪儿呢。

鬼使神差般的,她剥开自己的手机壳,将这个正方形纸片妥帖装了进去。

和外婆说过后,她坐公交去书店应朋友沈江屿的约。

书店是他小姨开的,一楼卖书,二楼是咖啡自习室。

陆时宜不太会主动交朋友,更别提男性朋友,认识沈江屿……算是和周亦淮有关。

那次附中社会实践过后,陆时宜决心争那一个名额,也开始练普通话。高一选社团时,她这种性格的人,选了一个以前从来不敢想的。辩论。

和沈江屿成为队友,再经分班变成同班同学,最终成为角逐唯一一个名额的竞争对手,不过几个月的事。

“去附中还习惯吗?”沈江屿从书里抬起头来,见她坐在对面,很顺手地要把咖啡推过去,想到什么又顿住没动。

“还好。”陆时宜掏完作业又取出水杯抿了一口,向他展示了手上一沓卷子,表情略显哀怨,“就是进度太快,作业太多,但愿今天能写完三分之一。”

沈江屿笑过后叹一声:“还好最后去的不是我。”

提起这事儿,陆时宜觉得有些可惜。虽说能拿到名额的不是她就是沈江屿,但在最后一次期末考之前,明明是对方稍占优势。

她憋足了劲儿要逆风翻盘,却等来他因病缺考。不算堂堂正正。

作业实在太多,闲聊几句后就是埋头苦干,遇到需要斟酌的再留到最后一起讨论。

下楼的时候,陆时宜往一层瞥了一眼,问:“这儿有英文原著卖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