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0(1 / 2)

加入书签

起漆碗,十分安闲的饮汤,等那个人骂累,她才扶凭几起身,出去看。

要不是小腿受了杖,郑戎恨不得起来掐死这个人:“你要干什么,这是咒我去死,还是想要弑夫。”

卢氏想起自己送回家中的东西,不慌不忙的笑起来:“你怎么忘了,前年你亲自写下和离书给我,现在你我都不是夫妻,怎么连弑夫的话都说出来了。”

郑戎在前年跟一个民妇纠缠,被她发现后,果断处理了,他气不过,写下和离书,后面被堂兄郑彧知道,痛骂他一顿,然后又亲自去卢家求她回来。

那时候虽然又回到郑氏,但是她也知道这个人是什么脾性,暗中把藏下来的和离书送回家中,让母亲收着。

背后被人给插一刀,郑戎被气得两眼翻白:“等我好了,一定不让你好过!”

卢氏笑了笑,用余光瞥向一侧。

郑彧背手站在庭院里,他看到这个族弟就头疼,命郑戎跟着自己去西堂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郑戎瞪了眼卢氏,换了身衣裳,让奴仆扶着自己去。

到了堂上,才发现郑氏其他族兄弟以及族叔伯也在。

郑彧跽坐在西面,看见他来,直接开口:“我以及遣家中奴仆出去报丧。”

这话的意思是...郑戎睁开双眼,不可置信的看着堂兄,支支吾吾半天,才说出句完整的话来:“兄长这是要我死?”

“端阳那夜,我就跟你说过,要是牵涉到七大王,哪怕要你死,我也绝不会手软。”心里还在为这件事烦心的郑彧听到郑戎竟然敢反问自己,不悦道,“你忘了?”

郑戎以为自己能出宫,是因为和二十年前一样,被三族救了。

毕竟只要三族出面,天子怎么敢违背。

他听着家里的丧乐,悲从心来,最后一次挣扎:“我跟兄长从小长大,就算不是同母同父,也应该有手足情,难道连救都不愿救?”

怎么还来怪上他了。

郑彧将面前几案上的东西,全部拂落在地,一通乱响后,是更加冷厉的训诫:“要不是为了救下你这个愚人,我何至于跟陛下生出嫌隙来,还差点让七大王也失去了圣心!当年因为你逆臣贼子的行径,士族和皇权之间也差点失去平衡,但你竟然还敢去触犯律法。”

“简直是不可救药[1]。”郑彧冷眼看去,原先还有的痛惜,已是半点都瞧不到,“今天也该由你来回报郑氏了。”

郑氏族伯也叹气,像是疼爱幼者般的劝道:“死了就不用再受苦。”

劝死之言,如山倒般的袭来,郑戎直直栽倒在地上,伏地大哭着,他变成现在这样,这些人又有哪个是能袖手旁观的!

幼时不教,少时不纠,已经长歪的树怎么可能再直起来。

“落在陛下手里,你只会生不如死。”郑彧揉着脑袋,缓下声音,变回疼爱弟弟的兄长,“最好自杀。”

伴着丧乐,郑戎好好痛哭了场。

随后不久,白幡飘动的郑家,传来哭丧声。

雨停半刻,很快又哐啷下起来。

胸痹发作过的李璋躺在卧榻上面,由医工在旁边探脉,同时又听着陈侯在说话,当听到郑彧出宫不久,郑戎家中就挂起白幡后,冷着脸没说话。

以为这样就算完?既挂出白幡,那就不能浪费了。

“日出时分带上宫卫,去郑家宣诏令。”

陈侯想起诏令内容,担忧道:“那道诏令...未必能够通过门下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