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9(1 / 2)

加入书签

经问完了?”

林业绥带着女子一步步离开这里,声音又恢复原先的平淡:“什么都没有留下,唯一能确定就是她曾在死前将刘向的《列女传》送回国都,奉给天子。”

谢宝因闻言,为此感到深深不解。

为何要送《列女传》给天子。

而他们也不知不觉中步行百丈,来至山腰处的庙观。

夜半时,即使是孟夏,青城山中依然寒意刺骨。

谢宝因沐发以后,在男子提前命人准备好的熊席之上屈膝跪坐,又令奴僕将焚烧的薪炭放置在坐席右侧。

她散着一头湿发,双手伸出去先行取暖。

居室门口有声音时。

谢宝因抬目过去,看到披氅散发的男子。

见女子的头发仍还湿漉,林业绥顺手拿来沐巾,走过去为她绞发,声音带着诘问,其中情绪更是难明:“白日为何要离开我身边。”

谢宝因长眉蹙起,似乎是已经不记得男子所说之事。

而得不到回应,林业绥垂下的黑眸愈发幽深。

谢宝因望着盆中殷红,最后恍然:“因为要入观,所以不想过于招摇。”

林业绥默了片刻,手中动作也停下,随后才不紧不慢的继续:“还以为幼福是因为五公主。”

谢宝因抬头,脖颈抻长,看着男子的同时,眼眸也在烛火之下被镀上一层亮晶的水光,声音清澈:“来也不可待,往事不可追也[1]。”

想到二人在陵江的交谈,她直言:“你又为何要带我同来汶山郡?”

太守带着侍从在此迎候,可见他从来就不想着要隐蔽。

头发擦干,林业绥宽厚的手掌落在这截肌肤细嫩的长颈上,笑然:“忧心此次归家,幼福又会与我有所嫌隙,再说话气我,不如带在身边放心。”

被这么一抚弄,谢宝因只觉得喉间搔痒,身体也酥麻,瑟缩着躲避:“还以为是因为要带我来见识三峡。”

自国都到汶山郡,有一条宽广平直的蜀道,完全不必从长江入蜀。

林业绥在对面坐下,撑头笑看她。

山中静谧,岁月也极为缓慢。

他们在青城山居住的第二日,孟夏的雨就开始倾盆而下,一直到第五日也不曾停歇。

谢宝因跪坐在道观的殿檐下,安静欣赏这场延绵不绝的雨,身后是凭几,旁边的几案上则摆着饮汤的陶具。

除去《列女传》,虽对五公主的其他事情仍无所获,但无意中得知往昔为昭德太子讲法的胡僧踪迹,就在青城山附近,而本朝律法规定安居本郡的百姓均需去官署入户,若不然便会被当成非良民,以罪入狱。

今日清晨,太守就亲自送来户籍信息,说是本郡没有胡人。

只剩青城山旁边一个人口仅五百户的县还未查,但县令不认鱼袋,林业绥躬身前往那个县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