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6(1 / 2)

加入书签

往山丘而去:“阿郎?阿郎?”

见老翁背对自己正坐,所看的方向也是隋郡,他隐隐意识到什么,伸手去探鼻息,人已经气絶而死,最后还是身客死於野,为天下笑[2]。

须发为白的六十奴僕匍匐大哭,哭完就把人背下山丘,放在牛车里,然后夜以继日的驱车归乡。

远在隋郡王桓也已收到林业绥遣人送来的尺牍,所以在面对将尸身完好无损带回来的阿翁时,他一言不发,只是对着牛车跪下稽首,又遵循王廉公的遗言,丧礼简约,不发讣告。

但消息还是无胫而行。

传到国都后,天子大怒。

客死于野已经足以被天下耻笑,王桓不愿让廉公死后再受侮辱,因此隐匿遗言真相,肉袒负荆,膝行至城门,朝着国都谢罪,如此数日后,最终平定天子的怒火。

在孟秋之月,天子不顾士族异议,追封昭德太子李厚为皇帝,慈惠爱亲曰‘孝’,容仪恭美曰“昭”,谥为孝昭皇帝。

同时,追封十九而薨的太子妃周氏为哀皇后,并附帝谥,因周氏并非士族出身,她的薨逝也皆是王谢所主导,为的是忠告十九岁的太子不要再轻率从事,而遭难已甚曰“哀”,处死非义曰“哀”,谥为昭哀皇后。

孝昭帝后二人共附太庙,受往后帝王的日月祭祀。

然孝昭皇帝终生都在追念发妻,自昭哀皇后崩后,不再封妃,身边至死再无女子相伴,以致絶嗣无后,故以夫人阴氏从孙为后。

从即日起,天下官吏则要服丧三十六日。

因为棺椁已经入陵墓,所以国都官吏要朝夕穿丧,在太庙躬身向孝昭皇帝画像而哭,以尽臣子之道。

郁夷王氏则在天子的命令之下,全族服白。

王太后闻之,宫侍见她破涕为笑,然而又是昼哭夜泣,宫侍知道这位太后是高兴薨逝的孝昭皇帝被追封,但她不知道为何还要哭。

再后来,王太后终于主动走出蓬莱殿,但在拜祭太庙的时候,因为见到孝昭皇帝的画像,哭倒在地,于丧期第九日崩逝,合葬文帝的仁陵。

孝昭帝后也皆在仁陵。

天下缟素的时候,国都的消息也传至西僻之地。

玄度听到天子竟真的追封于昭德太子,泫然流涕的写下卷千字简送回建邺。

他在竹简中陈述自己二十载来始终都在被郁夷王氏所刺杀,当年为逃难避祸,沿着山峦一路到南蛮之地,在那里辗转数载,最后逃至越巂郡的时候,因收到五公主李月的尺牍而前往汶山郡。

因为孝昭皇帝,二人私交甚笃。

天子看完简书,念及玄度昔年曾告知自己兄长将会被谋害的消息,最后在通关文书上盖上玺印,命各郡太守,护送其一路出关,送他回到思念已久的故国。

为林圆韫赐福的胡僧要找的就是玄度,谢宝因也遣人前去告之。

翌日那僧就从王道疾驰而去敦煌郡。

仲秋中旬。

孝昭皇帝丧期将尽。

谢宝因也再做往昔的恶梦,她身处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中,茫然四顾的同时,忽然发现自己的双足被缚,不能行动。

有人驱驭牛车来了这里,车后则随从数名豪奴。

随后有夫人与小女郎从车上下来,而奴僕已在草地之上设好席。

那是嫡母范氏与少时的她和阿姊,阿姊不喜读《女诫》,与阿母大吵,她也因读先秦史而被斥。

于是,阿姊与自己都很少再对她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