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2(1 / 2)

加入书签

周并非是蓬莱殿,而是在国都城内的七大王府。

不对..

是四大王府。

中庭内那些勺药,是孝和帝为哀献皇后所栽种。

哀献皇后最喜洛阳。

先帝就跽坐在陵江水畔的高树之下,他的相貌身体都已经回到尚是少年郎君的时候,独拔而伟丽。

忽然对她失望叹息:“为何要我灵魂不安,为何要我身体腐臭,为何要杀我妻,为何要杀我子。”

“果真。”

“你永远都不能成为我的正室夫人。”

郑太后刚要辩说,天子已起身远去,而尚是少女的哀献皇后也足着文履,垂髾飘带,站在水畔游乐。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他握着妻子的手,温润如泽的举手轻抚被江风拂乱的鬓发。

毫无躁怒之貌。

很快二人就登车而去。

随即,她又见到女儿。

李月自言无人祭祀,灵魂将要被恶鬼吞噬。

郑太后的思绪从陵江水畔回来,不觉惊惶:“你不是已经羽化[2]?”

李月笑了声,是嗤笑:“阿娘,天地之间哪有仙山。”

郑太后不信摇头:“但青城山、缈山有你灵魂的安居之所,常有香火。”

李月大哭:“而我不能享受,他们都非我子孙。”

妇人从梦中惊醒。

此时已经鸡鸣时分,郑夫人也迅速命宫侍入内。

郑太后望着榻上女儿亲制的香枕,流下一行泪来:“请陛下来见我。”

宫侍诺诺几声。

李毓进入此处宫殿,下意识向蓬莱殿四周看去,但发现渭城谢氏的那位女郎已经不在这里。

郑太后盥洗更衣以后,穿着麻衣,有白发的高髻上未佩首饰,见亲子未问父母安否,还有不敬之举,但有所要求,她只能将内心的不悦隐匿好,然后急切询问:“我是你亲母,倘若我有日驾崩,你预备将我葬在何处,我灵魂的安居之所又在何处,四时日月祭祀是否会有。”

李毓过去席坐:“阿娘身体康健,为何突然说此事。”

郑太后以佩巾拭泪,低声号啕:“我在梦中见到孝和帝,他失望的看着我,说我永远都不能成为他的皇后。”

李毓闻之,神色有憎,语气也轻率:“能与孝和帝同附太庙的必然是帝母,而我是天子,所以百年之后,阿娘将会是和皇后,李乙之母永远都是哀献皇后。”

李璋已定谥号为“和”,皇后从帝谥才能配享太庙,地位尊卑亦高于独谥。

有天子的许诺,郑太后终于安心:“如此我就放心,但还有一事。”

李毓皱眉,隐隐察觉到并非好事。

“何事?”

郑太后悲伤一叹:“你阿妹还未有继嗣,那位谢夫人也就要产子。”

居丧的李毓夜半而起,在宗庙哀恸而哭后,又来蓬莱殿事母,内忧外患之际,闻听此言,愤怒质问:“我虽然已经成功承继社稷,但局势依然未曾安定,李乙失踪,那些士族与朝臣也仍有反抗,在危机密发之际,你既然要我为一个死亡数载的人而去开罪林从安?”

孕十月而产子,郑太后心中明白他并非不能,而是不愿。

她们从来都不是母子,而是君臣。

他是君,她是臣。

必要有所交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