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6(1 / 2)

加入书签

江淮郡王的官邸之中,虽然望着国都的方向沉默不言,但因为隐忍心中痛苦,一双黑眸也已然充血发红。

及至夜半,男子才行尸走肉回到居室。

翌日又有医师来诊治其发疼的眼睛。

他们也刚从江淮郡王的食邑之地吴郡驱车而来。

林业绥阖上双目,那种疼痛感依然清晰存在,他将情绪掩好,装作无事:“先去天子宫殿。”

天下时势多变,此事确实更为重要。

于是童官禀命再次驱赶马车。

随即车驾沿大道进入兰台宫,在阙门下车以后,所去之处也不再是帝王起居之所长生殿,而是含元殿。

饱食终日的李毓高坐在明台,见男子入殿,当下就拾起岸上的简牍,低头观览。

林业绥也当然明白其中含义,要自己主动朝其北面称臣,他黑眸微合,正立行礼,嗓音毫无温度:“臣拜见陛下。”

坐北朝南的李毓终于舒意,放下简牍,像以往每个帝王对远道归来的臣工言道:“林令公路途辛苦。”

林业绥的声音温和却疏离:“皆是臣该做的。”

李毓虚假而笑,心中只有一件事情还未能全然放下:“令公是否知道李乙在何处。”

林业绥淡言:“臣无能,尚未得知。”

闻此言,李毓的神情顷刻变得阴狠:“听闻令公在回国都时,于途中转道去了吴郡的江淮郡王的官邸,又是为何?”

林业绥从容抬眼:“江淮郡王传书于臣,自言李乙曾出现在吴郡,为君分忧,臣不敢懈怠,于是在途中欲前去追捕,然未寻到踪迹,但恐陛下觉得我数日不归是有触犯之心,故又乘车疾驰归都。”

李毓不是愚蠢之人,不会因为一卷简书而信任这个曾追随李乙的男子,前面皆是试探,在思忖男子所言以后,命黄门侍郎遣人去吴郡四周搜寻。

江淮郡王与李乙虽然并不亲近,但二人也未曾交恶,何况吴郡之地有矿产能支持铸造兵戈,李乙未尝不会前去。

还有一人。

李毓抬头看向殿中:“林令公刚解决与突厥的战争,谢夫人又才产子,恐郁于胸,先在家中休息以抒谢夫人心怀。还有林令公亲子的事情,因为南康公主常常入太后的梦中,哭其无继嗣,而令公与南康公主曾有姻亲,若要有继嗣,必然是令公之子。但令公好像还未见过那孩子,其实谢夫人也不曾见过,皆怨郑家大郎行事太过躁急,我本意并非如此,但事已如此也就算了。”

“那孩子我已替你们夫妻见过,眉眼肖似令公。”

明台之人所言,似乎夺他人之子就仅是取走一物,不足以言。

虽然迅速应答,才是告知天子自己忠诚的最好之计,但林业绥异常沉默,直至漏刻滴答,他才惊醒:“多谢陛下,臣此次归来也想多陪家人。”

李毓先是不悦的皱眉,随后明白男子大约是在回答他前面所言。

因觉无聊,所以不再开口。

而出了含元殿的林业绥是靠撑着一口气才走完百级的石阶与长长的甬道。

最后登车。

童官见男子又像在吴郡时隐忍着情绪,命驭夫迅速驱车离开宫城。

望着帷裳外的国都景象,林业绥缓声道:“部曲部署的如何。”

童官迅速把所掌握到的消息报给男子:“前往蜀地、北地的都已经,仅剩前往楚地的几人还未到。”

博陵林氏虽然曾没落数载,但士族该有的部曲亦都还豢养,而且昔年当年在隋郡,男子也在也多有注意那些为奴为隶之人,为以后而预备。

此次所遣出去的就是隋郡那些人。

林业绥半垂的漆眸恍如一柄长剑,带着此生都少能在他身上瞧见的乖戾之气:“不必再等,叫他们依计行事。”

童官接下命令后,直接从减速的车上跃下,聘马前往城郭外。

林业绥也将眼皮完全合上以休养眼睛。

一月时日,应该足矣。

谢宝因站在庭前,朝居室望进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