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6(1 / 2)

加入书签

欣慰地笑笑。

“那就好,那就好。”

望见妇人的言行,玉藻失声哭着。

这些皆是令公生前所布置。

在春三月乙卯。

谢宝因四十一岁生辰那日。

林真悫与妻崔夫人忧心她终日都跽坐于居室,会郁于胸,于是想以此来宽慰妇人的心,不仅博陵林氏丹阳房的所有子弟悉数归来,渭城谢氏三个尚在的舅父也遣人驱车接来。

谢宝因穿着曲裾袍,手中持有一根探路的木杖走在前,身后有三媵婢拱手随侍。

玉藻则扶持妇人而来,跽跪于堂上西面。

前来拜谒之人列席东西两面,分案跪坐。

先起身站在堂上,然后面朝尊位的妇人行礼的声音听着并不年少,脚步也迈得有些沉,与真悫他们非平辈。

随即,前方传来一声“阿姊”。

谢宝因稍楞,然后笑道:“晋渠。”

谢晋渠也笑着应下:“是我,来祝阿姊万岁。”

谢宝因唇畔的笑慢慢变淡,言起其它事:“听闻你数日前忽然发疾,双腿不便行走,这些孩子怎么还将你给请来,果真不孝。”

阿翁长逝以后,谢晋渠在国都朝廷的政治得失有儒家的中庸之道,或许是从来都不愿涉入天下之争,但为了渭城谢氏,不得不支撑。

谢晋楷、谢晋滉在朝廷比其兄更游刃有余,谢若因与王三郎的孩子也愿意重认渭城谢氏为外祖。

阿娘能黄泉欣然而笑。

谢晋渠望着这位阿姊,眼睛虽然视物不清,但依然澄澈如旧,相貌也不曾衰老,仍容美,只是留有年岁仓促而过的风采,他忽然喟叹:“我自己想来候问阿姊,你我虽然是姊弟,但数年难以相见,岂非笑话。”

谢宝因眼前只有模模糊糊的一片,她努力辨别着:“可惜我眼睛不好,不能再好好看你一眼。”

谢晋渠笑叹:“暮年老翁,不看也罢。”

谢宝因不悦皱眉:“如何就暮年老翁了?你还比我年幼几月。”

谢晋渠笑起来,从宽袖中取出缣帛,亲自放在阿姊手中:“三姊也为你寄来帛书,她如今远在平原郡,不便前来。”

谢宝因用手认真摸了摸,然后递给玉藻。

玉藻出声诵读。

帛书中所书都是追念往昔之言,从少时、成年到如今,无一不是昔年的快乐,最后以「阿姊老矣,然女弟仍美,阿姊甚恼」来玩笑。

谢宝因其实知道已经知天命的三姊身体也不好,不便前来只是用以宽慰她的言语。

她泣不成声:“阿姊。”

玉藻小心收起帛书,重新放回妇人掌中,随后出声宽慰。

后来跽坐在堂上的谢晋楷、谢晋滉也起身为阿姊祝寿,姊弟四人谈起许多在渭城谢氏的往事。

他们离开以后,是博陵林氏的子弟。

有人唤“祖母”,有人唤“伯母”。

谢宝因自从眼睛不好,耳朵就变得很好,始终都默默听着,在心中辨认,待他们都喊完后,逐一说道:“明慎、礼慎还有肃文?你们的孩子是否也来了?”

年岁渐长,对子孙的宠爱就愈益浓郁。

林真悫、林明慎、林肃文他们如今都已然弱冠,纳妻有子,林礼慎也有纳正室夫人,而林真琰来年从军营回来就会纳河东裴氏的女郎为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