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9(1 / 2)

加入书签

机的FMC上输入一个个固定航路点,那么飞机的导航系统就会自动带着他们沿航迹飞往目的地。

张盟本来是个话多的人,平时在驾驶舱里遇到随和的机长总会在巡航阶段和对方聊天,聊游戏聊足球反正什么话题他都能扯上几句。但今天的驾驶舱格外安静,王机长不发话张盟就压根儿不敢闲聊和飞行无关的任何事。

左座的王机长几欲昏昏入睡,眼皮耷拉着,脑袋一点一点的。对方毕竟已经五十来岁,不再像年轻人那么经得住熬夜。

张盟只得瞪大眼睛监控着仪表,在到达桂林快要进入下降阶段时重重咳嗽一声,算是彻底唤醒了在睡梦边缘徘徊的机长。

两人配合着按部就班地做下降程序,第一个巧合的意外发生在进近开始前。桂林的管制员告诉张盟由于05号跑道施工,他们需要在01号跑道进行降落。

这在起飞前的航行通告里并没有提及,大概率是突发情况造成的跑道维护。01号跑道虽然长度短一些,但对于波音737来说还是足够的。但01号跑道不能实行ILS精密进近,因此他们只能选择传统的方式进近。

张盟在公司飞的这一年还从来没有实操过非精密进近,因为现在的机场ILS进近是主流,他还是当初在航校以及模拟机上飞过RNAV和VOR两种方式的进近。但没事,王机长经验这么丰富,他照着对方口令配合就行了,张盟在心里告诉自己用不着紧张。

王鹏哲听到ATC的指示也有些烦躁,他侧头询问张盟:“最低越障高度是多少?”非精密进近只提供水平航向上的导向,垂直路径需要飞行员自己调定。

“啊?马上我看看。”张盟拿出iPad看航图。

王机长不满地批评道:“你航前准备都准备了些什么东西?飞行前准备不充分就算了,刚才那么多时间杵在这里也不知道提前看一看,简直一问三不知!”

“600米。”张盟连忙答话。

最低越障高度即飞机在进近阶段以机场导航台为半径55千米内航空器距离障碍物最近的点,如果低于这个点就有可能发生撞山等情况。但之前谁能预料到他们要实行非精密进近呢?

张盟不服地在心里腹诽:你牛怎么也没见你提前知道数据呢?不还是要来问我?都不知道的话现在查一查不就好了,犯得着骂人么。

“准备VOR进近。”王机长发了口令,虽然张盟不清楚他舍弃RNP而选择VOR的原因,但机长是驾驶舱的最高决策者,他作为副驾驶听命行事就行。

张盟按要求调整好了导航方式,飞机的导航系统会自动去截获机场导航台发出的信号靠近航道。

飞机经由自动驾驶按照航迹通过中间进近定位点(IF)然后继续下高度,他们需要在通过最后进近定位点(FAF)时完成最佳构型,做好降落准备。

在靠近最后进近定位点(FAF)前,张盟报:“接近下滑线。”

“放轮,襟翼15。”王机长下口令。

张盟按要求放下起落架,将襟翼设置为15。

“计算下降率。”王鹏哲再一次对张盟下达指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