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1(1 / 2)

加入书签

之间,当立不世之功,做什么道士?”

张懋丞也不着恼,捋着胡须哈哈一笑:

“机缘未到,多言徒劳,待机缘到了,你自会来找。”

原本后妃亲人进宫这种小事,朱祁镇是不必出场的,但听说此事后,特意去了周贵妃宫里,瞧一瞧这位被天师相中的小少年。

见周辰安一表人材谈吐不俗,朱祁镇心中甚是喜欢,常常召他进宫,还笑言盼着他长大,做自己的贤臣。

那时的周家深得圣心,周辰安那两个年长的哥哥,也都入了军营,想跟他家攀亲的比比皆是。

直到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两位哥哥死在战场,新帝登基,周家由盛转衰。再后来朱见深被废太子之位,周家更是惨遭连累,周父丢掉官职一病不起,周辰安仕途无望,亲事被退宅邸卖掉,在周父入土为安后,他看破红尘,去往龙虎山拜师学艺。

这次朱祁镇复辟没多久,便收到了龙虎山张天师的来信,信中说正月十六早上,他见天际有一团青气,如楼阙一样,没多久变成紫色,逆风向北而去,便知朱祁镇复辟成功,特寄来符令。

当年张懋丞离开时,曾给朱祁镇留下几句谶言:

缺一不成也占先,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相克相生马不前。

那时的朱祁镇对于龙虎山只有表面上的尊敬,对于张懋丞的种种劝诫并不在意,如今再回看,方发觉这四句谶言成真:第一句的缺一不成也占先,实为缺一不成也,意思是“也”字去掉一,那就是“乜先”,正应了土木堡之变的瓦剌首领乜先的名字。而朱祁镇正好是大明第六位皇帝,土木堡被俘,应了第二句的六龙亲御到胡边,恰恰朱祁钰又是马年继位,朱祁镇夺门复辟,也应了最后一句相生相克马不前。

于是朱祁镇便顺着谶言的第三句,改元天顺,又派遣使者前往龙虎山,力邀张懋丞出山。

彼时周贵妃也已知晓自己的亲弟弟入了龙虎山,对于这个老周家仅剩的独苗,她哪肯就让他从此住在深山老林闭门不出?央着朱祁镇带了口信过去,要他务必回京。

适值张懋丞年迈,不宜奔波,就让这位爱徒代替自己,来面见皇帝。

故人相见,感慨非常。

人生同样的大起大落,令朱祁镇对他生出同病相怜之感,对其欣赏之意更胜从前,直言要赐他官职,留在京城,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但此时的周辰安已非当年的周辰安,他无心功名,只一心避世,便婉拒了皇帝。

后来他去拜别周贵妃,据闻周贵妃一把鼻涕一把泪,历数从小对他的照顾,又倾诉自己在宫中的不易,终是说动了他,愿意留在宫中,掌管钦安殿,替朱祁镇修道祈福。

最后,艾望远道:“这不,才掌管没多久,就预言了一个祥瑞,万岁龙颜大悦,对他更加倚重了。”

绿竹道:“想不到周贵妃那般鲁莽轻率的性子,竟有这样一位颖悟绝伦的弟弟,真是怪哉。”

青萝点点头:“他们性格的确不像,但长得倒挺像。”

那英气的眉眼、高挺的鼻梁,可不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么?

“得此帮手,太子之位,已入沂王囊中,旁人是再抢不走了。”绿竹下了结论。

艾望远却面露疑惑:“大家原也这么猜测,可是从昨晚到现在,也不见圣上旨意。而且听说,还要让沂王和秀王一起探望生病的太后,可见万岁这主意,还没拿准呢。”

“那又如何?”绿竹轻声一笑,“周辰安必有后招,自会让万岁拿准主意。”

*****

万安宫。

“你说说你,好不容易弄出个祥瑞,也不趁机跟万岁多讲几句,把那祥瑞扯到太子之位上,赶紧让他立了沂王。这下好了,他高兴是高兴,却只字不提储君的事,还让秀王和沂王一起去看望太后,真是白折腾了!”

周贵妃嘟嘟囔囔数落着,一脸恨铁不成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