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4(1 / 2)

加入书签

帝王幽幽一叹:“那么是非传位太子不可了?”

李贤顿首:“宗社幸甚!”

“传太子和辰安进来。”

“是。”

殿外的内侍一通传,周辰安便对姐姐道:

“国本已稳,你的心可以放肚子里了。”

言毕,与朱见深一同进殿。

李贤扶着朱见深到了病榻前,道:

“快快跪谢万岁。”

朱见深叩头:“儿子叩谢父皇。”

后面的周辰安也朝皇帝拜去。

朱祁镇轻轻按了下手:“都起来吧。”

周辰安起身,朱见深却不站起,抱住父亲的脚泪流不止,哽咽无话。

朱祁镇也不禁红了眼圈,潸然泪下,弥留之际,难得露出父子间的慈爱神色,轻轻抚摸自己这个长子的脑袋,道:

“人固有一死,天子亦不可幸免,无须讳之。为父去了之后,你继大统,有几件事,需得遵行。”

朱见深泣不成声:“爹、爹爹尽管吩咐,儿子定、定当照做。”

“好,其一,李学士耿介忠直大公无私,你要多启用他这样的贤臣,勿要听信小人。”

“是,凡、凡有国家大事,儿子必、必虚心听从李学士的意、意见。”

“其二,善待你的兄弟们,莫要同室操戈。”

“爹爹放、放心,不管从、从前有何恩怨,儿子必不清、清算旧账。”

“嗯,其三,皇后钱氏名为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他日寿终,与我合葬。”

“皇、皇后宅心仁厚,便是爹、爹不嘱托,儿子也会善、善待于她。”

“好,好孩子。”朱祁镇欣慰不已,“还有最后一件事。”

“爹爹请讲。”

“殉葬非古礼,仁者不忍,众妃不要殉葬。”

“是,儿子谨、谨记,往后定会杜、杜绝此风。”

“好,你们先退下吧,我和辰安单独说几句话。”

“是。”

李贤扶着泣哭不止的朱见深退出殿外,周辰安步至病榻前,作了个揖:

“万岁。”

朱祁镇望向天花板,幽幽道:

“易经有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若天下之人的吉凶祸福,皆取决于冥冥之中的天意,那当年我被俘瓦剌,紫荆关破,无数百姓惨死,是我的命,也是他们的命吗?”

第187章 逃离

周辰安微一沉吟,答: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可见天命的力量虽无可抗拒,但不论如何,都该依仁义而为,顺理而行。万岁当年宠信王振,便是将自己立于危墙之下,是以被俘瓦剌饱受苦楚,若在那时殡天,则非正命。好在万岁仁心未失,上天不忍,又给了您一次机会,如今您重用贤臣,大施仁政,便是尽道而死,正命也。”

朱祁镇无言以对,沉默片刻,又道:

“我这几年有心弥补之前的过错,然——恨者依旧恨,仇难消,怨难解,不知后世史书记载,会如何评价我,后人又会如何看待我。”

“有功即赞,有过则贬,古往今来的帝王莫不如是。但辰安敢断言,万岁废止殉葬之举,尤高出古今帝王,真乃盛德之事,将来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后人评说,必会大为赞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