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秦宫下四十一暂缓(2 / 2)

加入书签

她挣脱两个人的怀抱,挤在了中间,正准备开口说话,耳旁却传来了冷淡的低沉声音,“怎么,我一来,你就坐不住了?”

连忙伸出手环住嬴政的肩膀,对着他的薄唇咬了一口,还说他脾气变好了呢,原来全是错觉,忘机鼓起脸,嘟囔道,“不是你让我去休息么。”

“你分明有话要说,哪里是想去睡觉的意思,哼。”声音恢复了温度,语气也变好了不少,对忘机的主动,嬴政还算满意,刚才她对着盖聂可没这么亲昵。

“咳!”忘机清了清嗓子,正襟危坐,指着堪舆图中秦国的位置点了点,“我跟师哥的看法相同,但理由不一样。还是那句话,攘外必先安内,而秦国内部在我看来,并不安稳。”

“表面上看起来,该处理的人都处理了,实际上矛盾并未解决,你与吕不韦的争斗,根本上是君权与相权之争,他虽然被你除去,只要相国之位还在,怎么不会有第二个吕不韦呢?你打算任命芈启为新任相邦,有没有想过他还兼着外戚的身份?一旦有了问题,他会比吕不韦更加棘手。”忘机的神色越发郑重,直直地看向嬴政。

历史上昌平君影响了秦国伐楚,最后还背叛秦国当了末代楚王,而且忘机自始至终没有打消过对农家的疑虑,是谁在背后支持如此庞大的势力?诸子百家与六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韩赵魏势弱,燕国乃偏远之地,又除去田氏代表的齐国,最有可能的便是楚国,很难不让她产生一些揣测。

“但不可能不设相国——”嬴政眉头紧皱,话还没说完,便意识到自己不该说这话,他下意识地反应更能佐证忘机的观点。

“从来都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什么时候相国都能相提并论了?”忘机见嬴政的反应,便知道他想通了,“术以知奸,法以御下,想根本解决问题,还需从变法改制开始,不仅仅是相国之位,其他官职连同武将都需要进行相应改变。”

涉及变法之事,都非同小可,势必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而提出变法者往往不得善终,忘机是全心全意为他着想,才会直言不讳,他心里高兴极了,脸上满是笑意,极为赞同的点头,“善,念念大才。”而这番话也让嬴政想起了那个惊才艳艳的男人,“这仿佛是韩非写过的,他的理念果然很适合秦国。”

忘机点点头,暗叹道,何止是契合秦国的需要,更是契合封建社会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以至于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统治思想都离不开“内法”。

嬴政心思微动,一个极为霸道的念头重新从脑中蹦出来,他曾经因为忘机长期待在新郑不肯回来,因为对韩非的欣赏而生出的想法,如今再次出现,他想要的,从来就没有得不到的。

不过没必要告诉念念,若是她误会他更器重韩非,那就得不偿失了,他的念念,才华不在韩非之下,而且如非必要,他并不想让她接触韩非。

忘机对嬴政此时的想法一无所知,见他听进去了,笑了笑,又伸手将两个人的视线引向堪舆图秦国西边,“看这里,郑国渠还有一年就能修建完毕,还记得我以前说过的,战争打到最后拼的就是人力物力么?多等一年,有了它以后,秦国一年产出的粮食会比东方六国加起来都多,何愁不能一统天下?”

“诸如此类,内政上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需要时间进行,总之我跟师哥一样,认为当下并不是出兵的好时机,暂缓攻打六国,阿政以为呢?”忘机狡黠一笑,虽然已经知道嬴政肯定被他们说服了,但还是要开口问一下。

“明知故问,我是那等浅薄愚蠢之人?”嬴政薄唇微勾,伸手捏了一把忘机的脸蛋,让她白皙娇嫩的肌肤染上了粉色。又骤然起身,打横抱起忘机,施施然朝里间走去,不过嬴政没有多余的想法,只是想让她这位能助他成就帝国的基石好好睡上一觉罢了。

详细的安排自有他和盖聂,以及其他心腹开始商量着进行,事情要一件一件做,既然不急着发兵,便没什么事会让他因为不确定而产生犹豫心理。

次日早朝,一道秦王敕令从咸阳传向新郑,乃至六国,“命韩王安第九子韩非即刻入秦,至咸阳章台宫拜见秦王。”与此同时,还有一道命王翦点兵三十万前往秦韩边境的军令。

嬴政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丝绢,眼中满是睥睨,轻飘飘的一块布,落到别人头顶却重愈千斤,他当初就对忘机说过,根本不必她费尽心思,只要他下令让三十万秦军往边境一站,然后通知韩王安,他要韩非入秦,韩非便没有资格拒绝。====================================================

秦灭六国,绕不开尉缭这个人,但很神奇的是秦时明月里完全没有他。

史学观点普遍认为尉缭出身魏国+师承鬼谷,盖聂历史上也出身魏国,但跟秦国和鬼谷没有任何关联。

刚好历史上的尉缭和秦时里的师哥思想观点相近,感觉不能说是巧合,个人认为秦时明月里应该是把两个人设揉杂在一起了,所以我也是这么写的。

涉及正剧的部分都是为了推动剧情,尽量粗略快进,但不能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