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节(1 / 2)

加入书签

tiffany吃惊地问:“总不会是五千吧?”

谭丽莎说:“五块八……”

陆霞怀疑:“五块八?这么便宜?牛排烤串啊?”

谭丽莎说:“……一克!论克卖!一克五块八!我第一次知道牛排还可以论克卖!”

tiffany倒吸一口凉气:“天啊!那你一口岂不是就的吃掉好几十?这是吃金子吗?”

陆霞对金价倒是熟悉:“那还是金子贵。金子现在一克四百多。”

谭丽莎感慨:“就这牛排,我们吃不起,人家有钱人都吃腻了。在那儿还遇见我同学的一个朋友,女的,特别瘦,到了这么香的牛排馆子,人家就吃个沙拉。”

tiffany说:“我们总监也这样。不管走到哪儿,说吃饭,永远是沙拉。我这辈子就没见过她吃正经饭。”

说着,她学着总监的语气,随手拿起一本书,瞥一眼,合上放下,然后矜持地说:“就给我来个龙虾沙拉吧。”

“你们总监也爱吃龙虾沙拉?那个女的也吃的龙虾沙拉!有钱人怎么就爱吃这个呢?这龙虾也没有多好吃啊,我觉得还没有对虾香呢!”

“要的就是个这个范儿啊!人家有钱人,什么好吃的都吃腻了。到餐厅里点菜就两个要求,第一不能发胖,第二显得有钱。还有什么比龙虾沙拉更合适的呢?”

谭丽莎笑了:“有道理。”

那天晚上,谭丽莎兴奋得迟迟未能入睡。无数的计划在脑子里飞驰交错,像载满尖叫的过山车。当然她要减肥。她还要打起精神来努力赚钱。不,也许应该换个更上档次的工作。比如那个e工作的什么“时尚艺术中心”,听起来就比她的空调设备高级。姚望替她抢着回答时,她感觉到了他在帮她。他可能是怕她回答得不够老练,吐露了实情。社会地位果然很重要。美女第一句话都要亮身份。可是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才算好呢?自己又能做什么好工作呢?这可得好好想想。或许应该再找机会探听一下姚望的喜好……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一定要做。她拿起手机,编辑了好几次,想跟李泽说分手。又觉得自己这样太无情。她从来没有甩过人,还不太习惯先说“不”。她想李泽其实也有对自己还不错的时候。比如……其实也比如不出来太多。但反正两人交往这么久,也总归是有些时刻让她觉得,有个男朋友也是不错的啊。

算了,谭丽莎像个要开掉员工而良心尚存的老板那样宽宏大量地想:周末请李泽去个好一点的餐厅,然后提出分手。就说生活理念不合好了。或者说自己配不上他。要不然撒谎说要回家乡孝敬父母。总之,两人处了这几年,也别让人家面子上太过不去……

谭丽莎就这么在兴奋中辗转反侧,直到凌晨才昏昏睡去。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发现闹钟已经响到第三遍。她慌忙起床,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就冲下楼。周一早上是老板雷打不动的例会时间,千万不能迟到。而周一本来就路上拥堵,她早餐也没空吃,想着到了公司抽空再说。

谭丽莎最后一个冲进会议室,还好老板云山雾罩的演说还没开始。她暗暗松了口气,找了个角落坐下。

老板照例从情怀到大局势一通乱扯。谭丽莎脑子里还是昨天的奇遇,不由自主地开始走神。突然之间,她听见老板叫她的名字:“怎么样莎莎?愿不愿意做这个排头兵呀?”

谭丽莎像个在课堂上被突然提问的中学生那样茫然抬起头,本能地带着笑容,说:“啊……行啊……”

所有同事都对她投来了同情的目光。

第6章 潜力无限的煎饼果子

三天后,小吴陪谭丽莎躲在北二环边上一栋写字楼的楼梯间里,埋怨道:“莎莎姐,你也太好欺负了吧。这种漫无目的的扫楼根本没用,你为什么要答应呀?”

“无差别扫楼”就是这次老板提出的新思路。公司之前的几个大关系户都饱和了,需要开拓新市场。

传统销售方法都是走大渠道,比如跟装修公司搞关系,或者在小区物业前台放广告。但老板觉得这样不仅太被动,还被中间环节压低利润,就想做“直销”。让所有工作人员轮岗扫楼。他让大家扫的不是住宅楼,是写字楼,并且是不管什么公司都进去。美其名曰 “无差别扫楼”。

“无差别扫楼?”有个同事怀疑地问:“难道我们进律所去推销空调设备?”

“为什么不行呢?律师就不用空调了吗?律师就不装修了吗?律师说不定正在发愁家里用什么空调设备呢。咱们来了正好来个律所团购!”

另一个员工也反对:“这好尴尬呀。人家会以为我们走错门了。”

“就是这种反差才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嘛!常规的推销方法,大家都在用。我们就要想一些不同寻常的推销方法!”老板慷慨激昂地说着:“你们都看了我前两天分享的那个演讲了吧?”

老板前阵子在公司群里分享过一个不知道哪儿来的大忽悠的短视频,内容是“怎么卖梳子给和尚”。看来就是这个视频让他大受启发,想出了折腾员工的新招数。

当时谭丽莎因为兴奋正在走神,老板看大家都反对,只有谭丽莎没甩脸色,就钦点她成了第一批实践“无差别扫楼”的倒霉蛋。

如果是几天以前,这种活谭丽莎也会偷懒。随便跑几个楼,胡乱把材料发出去,就说去做了,没下文,老板还能吃了自己?

可是现在她想试着更努力一些。她想起了老板平时那些浮夸的励志鸡汤。也对,没有付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怎么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里呢?

小吴还算好,勉强跟着她跑两天。小赵干脆就说自己脚崴了,没法跑远路。

现在的写字楼都管理严格,闲杂人等不能随便入内,谭丽莎只好像个特工一样,尽量钻空子进去。比如,从写字楼的便利店出来,进洗手间,然后从楼梯间上去。这还是管理不严的写字楼。遇到那种有电子刷卡栏杆的,那就完全没办法。

努力了好几天,颗粒无收。大部分公司看到他们上门推销空调的反应都是:“空调?走错了吧?”

偶尔有几个留下资料,全靠前台秘书脾气比较温和。这么胡乱撒网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自从小吴那天在姚望面前帮了忙,谭丽莎觉得小吴人不错,两人的关系就亲近了些。面对小吴的抱怨,谭丽莎歉意地说:“对不起啊,连累你了。你要实在不愿意,我就一个人去吧。”

小吴说:“我其实无所谓。我就是觉得你也太好欺负了呀。凭什么让技术人员也去跑销售?你看另外几个工程师,没有一个搭理他的。按照劳动法,他随便给你转岗,你是可以拒绝的!”

谭丽莎的公司不大,老板当年发迹纯粹是运气好,靠关系挣到了第一桶金。管理上经常乱七八糟,所有人几乎都要做所有事。谭丽莎当初算是技术支持人员进来的,但也照样干了不少销售的活儿。

这些年老关系做完了,新客户没有开拓出来,加上大形势不好,生意就半死不活。老板总想出奇招力挽狂澜,渐渐对心灵鸡汤走火入魔,隔三差五就要搞点新花样。

小吴还在抱怨:“等我找到新工作就走。我可不想在这种地方混。”

谭丽莎也心烦。本来公司小,收入普通,老板还爱作妖,唯一的好处就是环境轻松亲切。老板起码面子上会亲热地叫她“莎莎”。也会在夏天的时候带大家去超市买一大袋雪糕分着吃。

她知道tiffany的广告公司,总监会直接指着不满意的方案冷冷地问:“你就把这种东西给我看?我的时间不值钱吗?”甚至还会直接对员工说:“以后不要穿这么土来上班,客户见到了还以为我们公司审美有问题。”

可现在老板也越来越难伺候,这份工作性价比就越来越低。她叹口气:“唉,以前公司没有这么烦。”

小吴趁机说:“好啦莎莎姐,咱们已经认真跑了三天了,够对得起老板了。事实证明,这么干没用。今天就别费劲了。这旁边胡同里有好多小店,咱们去逛一逛吧。”

走过去不远就是雍和宫五道营一带,是北京文艺胡同中的后起之秀。北京的胡同最早商业化从后海一带开始,沿着锣鼓巷一带,逐渐蔓延到了雍和宫。最初胡同商业的兴起,是因为租金便宜。可到了五道营时代,胡同已成稀缺贵地,小店的投资也就越来越高,业态也越来越精致化。礼品店,玩具店,花店,书店,时尚单品店中,混杂着咖啡馆和情调简餐。是个消磨时光的好地方,但工作日的下午,所有的店里都客人寥寥。

谭丽莎和小吴饶有兴味地逛着小店,一路感慨这些店如此精美,房租又高,生意却很清淡,到底要如何赚钱。可看一看有的店已经写了要转让,而不少院子仍在施工,投资者前仆后继,大约还是有利可图。

小吴小声说:“我朋友说,好多小店的老板都是二奶,这些店都是大款给她们开着玩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