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节(1 / 2)

加入书签

顾青青昨天便和丁婶说好了,今天中午留徒弟们在家里吃饭。

顾青青和祁母到家时,人人手上都端着一个大粗碗,吃得正香。

过来帮工的徒弟们看到她回来了,自是十分感激。

祁家的伙食要比家里的强多了,一人一大碗豆腐鱼汤,还有一大勺白菜炒肉,豆腐渣饼更是管饱,这活还真没白干。

顾青青说了几句客气话后,也赶紧和祁母进灶房吃饭。

吃完中午这一顿,又休息了片刻,便继续开始干活。

这两日,顾青青零零碎碎地又接了几单,大都是潘厨娘介绍过来的,因金老爷子之故,现如今席面上要是出现腐竹,那便是极体面的事了。

只不过要得不多,大都是些十来斤左右的小单。顾青青来者不拒,通通接了。

现在开始砌房了,顾青青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花钱如流水,她那一点点银两,实在不够用。

谁知到了下午,一笔大生意自己找上门了。

原来她今早去酒楼送货,勾起了那位少年的好奇心,中午便点了一份凉拌腐竹。

商队管事也尝了下,顿时发现了商机,又把掌柜的叫来,一打听,便坐不住了,当即找来了大沟村。

此时一看到顾青青,一句废话都没有,开口就是两百斤。

正缺钱的顾青青也很想接,但苦于要得实在太多,偏偏商队明早就得离开小镇了,这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的。

家中没存货,又实在不想错过这个大单的顾青青,心里突然有了主意。

要不然,把腐竹的方子给卖了?

正好,她一直有意再做些其他的生意,只是苦于本钱不够,如今赚一笔快钱,倒是刚好可以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顾青青没直说,先打听了下商队,得知商队做的是蚕丝生意,主家世世代代都在北方。

顾青青略微思忖了下,这两桩生意互相没什么联系,人家怕是看不上她这小本生意。

商队管事极会察言观色,见她欲言又止,当即问了。

顾青青便说出有意卖方子的打算。

商队管事一听,当即激动不已,开口道:“我那主家家大业大,确实看不太上,不如你直接把方子卖给我吧。实不相瞒,我这些年在外风餐露宿,也想回去做点小生意。就是不知你这方子怎么卖?”

顾青青见他有意,自己也不再拖泥带水:“二十两银子。”

管事面露为难,这钱他倒不是拿不出,只是二十两银子,到底还是让他有些肉疼的。

顾青青开口道:“腐竹目前还是个新鲜玩意,我才捣鼓出来将将十天,只在周边村镇出现过。也是我暂时没工夫去开展其他的销路,但这个利润,你可以自己算算。”

“况且,除了这二十两银子,我们还要另外再签个协议。”顾青青开口道。

商队管事早已动心,忙问:“什么协议?”

顾青青条理清晰:“腐竹做出来后,只可在北方贩卖,不能卖到南方来。另外,这个方子不可转卖,且需要保密。”

“这是自然的,方子泄露出去对我也没有什么好处,但你这边……”管事看了看简陋的农家小院,面露担忧。

“我这边你不用担心,来做腐竹的都是我的亲信。”

两方商量到这个份上,只需再把一些细节给谈妥,便能把此事给定下了。

因明早商队就要离开小镇了,时间紧急。顾青青很快便回了房间,拿出笔墨纸砚,就在堂屋里,管事执笔,把契约给写好了。

两方签字画押,然后管事将随身携带的银票掏了出来,递给顾青青。

顾青青收好银票,亲自领着管事去了灶房学做腐竹。

方子写得再详细,都不如自己亲眼看一遍。

此时,已经快傍晚了,管事要赶在天黑前回去。

家里现在每天都在泡豆子,顾青青提前喊祁母和丁三利去磨了点豆浆出来。

腐竹的做法虽简单,但管事还是怕自己记不住,拿了笔墨进灶房,边看边写。

顾青青教了一遍后,还领着他去看了看后院正在砌的灶房和烘干室,就连做腐竹的平底锅也没忘记。

如此这般,便算大功告成了。

商队管事离开后,顾青青又重新翻出了那张银票,打算明天就去把银子换出来。

有了这笔钱,家里总算不再那么紧巴巴,可以让杨小哥先帮她打听着买驴的事。

*

时间转瞬即逝,一眨眼,便到了五月一号,后院的那两间大平房总算完工了。

因顾青青手里有钱,房子的用料都十分扎实,最后还剩下不少材料,便让人在大灶房旁边,砌了间浴房。

托杨小哥买驴的事,已经有眉目了。

顾青青还让丁大万在后院的角落里,重新搭了个驴棚。

这么一安排,家里也算是井井有条了,只要再等房子晾个一两日,小工坊就能正式运作起来了。

顾青青的那些徒弟,到了砌房的最后一日,只剩下了两男一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