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节(1 / 2)

加入书签

顾青青懈怠的精神逐渐苏醒,她转过身来,静静审视祁望的表情。

祁望在她看来的一瞬间,就立马跳开了视线。

他神情局促,目光躲闪,身子僵硬,有一种落荒而逃的狼狈。

而在被子底下,两人的手还在虚虚地握着。

顾青青微微使力,打算分开。

然而下一秒,祁望却仿佛失了理智,手指突然收力,紧紧地嵌入顾青青的指节之中,两人十指相扣。

顾青青有些错愕地抬头。

祁望强装镇定地回应她的注视,他点墨般的眸好似藏了很多情绪,炙热的、专注的、胆怯的……

顾青青看不太懂,只感觉他此刻像是发了高烧,因为他全身上下每一寸皮肤都是滚烫的。

两人谁都没说话,沉默的对视过后,祁望首先垂下了眼睑。

他的目光落在顾青青的唇瓣上,然后慢慢靠近。

或许是鬼迷心窍,亦或是天气太冷,而她醉得太过厉害,当祁望哆嗦着凑过来时,她并未推开。

长夜漫漫,大雪下了一整晚,然而两人谁都没发现。

*

时光来去匆匆,转眼间,五年过去了。

祁望通过散馆考试后,便被授予翰林院编修。随后奉命前往永泉乡,担任乡试考官。此番监考,他上书揭发了数起舞弊案,范围波及甚广,引得天子震怒。

待此案了结后,他恪尽职守立下大功,升任翰林院侍读。

之后在御书房效力时,文才显露,处事又慎重,深得天子器重,特授为御史,为皇帝耳目风纪之臣。同时兼任左谕德,掌东宫辅导皇太子。

祁望在官场上风头一时无两,难免遭人妒恨。

只是因他做事公正严明,私下又颇为圆滑,难挑出错处来,只得在其他方面做些文章。

当今圣上最恨的便是那贪官污吏,于是很快,弹劾祁望的折子就被送到了御前。

原来祁望自入朝为官以后,住的便是豪门贵宅,吃穿用度也皆是上品,可按理来说,他的俸禄根本支撑不了他的花销。

如若不是贪赃纳贿,这银两又是从何而来?

圣上知道此事后,果然下令彻查。

然而这一查才知道,祁大人平日的衣食住行,其所有支出皆由夫人顾氏包揽。

而京都现如今最时兴热闹的布庄、酒楼、茶馆等,都是顾氏名下的产业。

她建造的工坊更是遍布整个大庆,就连圣上都有所耳闻。

去年南边闹雪灾,当地一家工坊不仅捐钱捐物,还第一时间收留了不少灾民,前去赈灾的钦差大臣曾特意上书提起过。

只是谁都不知道工坊背后的神秘东家,会是祁望的夫人顾氏。

圣上对这位奇女子的经历感到万分好奇,原想见一面,然而她已经在一个月前就离开了京都,只能等来日再寻个机会好好封赏。

至于祁望,他显然是无辜的。

圣上为了安抚,赏赐给他不少金贵物件,之后又重罚了那个弹劾祁望的大臣,这事便算是揭过了。

不过祁大人吃软饭的事情,还是很快就传入了坊间,成为京都一桩笑谈。

圣上听说后,又寻了个由头,补偿性地赏赐了不少东西。

祁望是不在意这些虚名的,软饭他从小吃到大,早就习惯了。

他老老实实地谢了恩,便命人将这些东西和这个月的俸禄,一并收入库房充作家用。

至于顾青青,前两天倒是来了封信,说是已经到了江南一带。

这几年,她的生意急速向外扩张。但因交通不便,沟通不及时,工坊虽派了专人负责,但难免有顾及不到的地方,去年更是出现了好几起工坊管事假公济私的事情。

摊子铺得太大,顾青青没法将事情全部丢开手去。索性每年都会抽出时间来,到各地工坊转上一圈,顺便帮下面的管事紧紧皮。

这一去,通常没有三五个月是回不来的。

果不其然,到了十二月,顾青青来信说已经在返京的路上了。

祁望一直算着日子,估摸着她快要进京了,每天下差了,先回家换下官服,再去渡头上转转。

他和顾青青的女儿宁宁,还不到四岁,也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这个消息,在家闹了一上午,非要去渡口找娘。

祁望上朝去了,家里没人能劝得动她。

安氏也没想到,宁宁去年和她爹只去过一次渡口,那次还没接到顾青青,中间隔了这么长时间,她竟然还记得这件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