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节(2 / 2)

加入书签

赵懿懿出身名门,祖上曾为四世三公之族,到她祖父这一代,亦曾官拜宰辅。

皇帝还在做太子时,她便嫁入东宫为妃,如今算来,已是两年有余。

虽如此,她心里却清楚,自个是喜欢这个夫君的。自打数年前见到那清隽郎君的第一眼,她就将他放到了心上。

历经数年,生根发芽,曾经一枚名为情愫的小小种子,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

后来得知自个要进东宫做太子妃,她不知道有多高兴。

这两年多以来,俩人相处融洽,不说如何恩爱,也称得上是相敬如宾。

顾祯一直是极为清冷和煦的一个人,性子也很端方冷肃,忽而被他笑话了一句,赵懿懿转瞬红了脸,低垂的眉眼盯着男人腰间的玉带銙瞧:“妾身只是……”

“好了。”顾祯收起玩笑的心思,轻声道,“时辰不早了。”

温润而醇厚的声音入耳,赵懿懿低低地应了一声,转身去拿搁置在薄绸堆中的翼善冠。

玄霜覆盖住乌发,衬得他愈发俊朗挺脱,赵懿懿抬手,想要将那纱冠整理一二。

男人高大的身形将她完全笼罩,赵懿懿立在他面前,仅到他下颌处。

时间略长,胳膊便有些酸软。

她抿了抿唇瓣,低声道:“陛下可否……稍低一低头。”

说罢,她抬眸觑向身前的男人,恰巧同一双威冷的凤目对上。眸光深沉,叫人心口一慌,无措的想要避开视线。

周遭空气有一瞬间的凝滞,正当赵懿懿后悔同他这么说话,抬手想要接着整理时,那人却忽的半垂着眼眸,微微低头。

一个恰到好处的高度,叫她能轻轻松松的够着。

“皇后,这般可够了?”顾祯拧眉问了句。

浅淡的声音,听不出半分情绪。

赵懿懿心尖微颤,短暂的惊喜过后,轻轻颔首道:“多谢陛下。”

手忙脚乱的替顾祯整理好了翼善冠,又替他将衣领翻折好,手指不经意间,碰到了顾祯的喉结。

察觉到他身子僵硬一瞬,赵懿懿向后抽回手,赶在他要发话之前,急忙说:“好了,陛下先用几口点心再去吧?”

顾祯一向是早朝过后再用朝食的,只是在早朝前,会先用些点心垫一垫。

他点点头,对此不置可否。

赵懿懿心头划过一丝窃喜。

她的夫君虽是天子、执掌四海,在这些事上,却从来都是听她的安排。长此以往,叫她一点一点沦陷了进去。

夫君。

她明面上唤着他殿下、陛下,实则隐秘藏在心里头的,却是那个寻常的词。

用了几块点心,俩人一前一后的出了正殿。时值破晓,天边翻起一片鱼肚白,金乌轮廓隐隐约约冒了个头。

红梅被雨水浸湿,艳丽夺目的颜色叫人心神醉倒。

赵懿懿看着身旁那高大身影出神,亦是看见了革靴踏在雨后青砖上,溅起片小小的水花。

“陛下,今日是母后千秋。”赵懿懿不确信他还记不记得,便忍不住提醒。

“嗯。”顾祯应了,仍是往日的清冷模样,“待早朝散了,朕会早些回来,同你一齐给母后献寿。”

赵懿懿笑了笑,纵然知晓自个落后了半步,他瞧不见这笑,一双杏眸依旧弯成了月牙状,眼尾一点美人痣平白在那儿惑人。

顾祯回头看了眼,这才瞧清尚有残雪的日子,他那皇后上身竟只穿了件藕荷绫袄子。

目光在她身上快速掠过一圈,他蓦然想起了皇后之父,淮安侯赵维民。

皇后祖父虽已薨逝,然门生故旧仍活跃在官场中。赵维民便时常借着这些故旧和,在朝堂里上蹿下跳,惹人厌烦。

从即位起,他便隐有惩处赵家的打算,时至今日,他皇位逐渐坐稳,也下定了处置的决心。

庭院被两排宫灯照了个灯火通明,冬末春初的清晨,暖橘色的光一直延伸到肃章门外。

赵懿懿也是在此门前停住了步子,亲眼瞧着他上了辇舆,躬身行了个礼,柔声道:“好,那妾身等陛下回来,母后若问起,妾身只得拿陛下搪塞了。”

赭黄帘子放下,皇帝再未吭声。

赵懿懿便这么立在肃章门下,目送皇帝的车架沿着宫道,一路往大庆殿而去。

直至那辇舆不见了踪影,她方才缓缓收回眸光,折返回了椒房殿。

侍女云竹扶着她朝内殿走,提醒她注意门槛后,低声道:“娘娘可要传膳,好歹先用个朝食吧。”她想着方才时间紧,不过粗略用了几口,哪有正经吃什么东西。

赵懿懿已然在妆台前坐下,她略为困倦的揉了揉眉心,想起昨晚他兴致好,连着要了几回,都算不清究竟是什么时辰歇下的。

偏又得早起伺候他上朝。

若是平日里,她还能再回来补上一个时辰,可今日是太后生辰,命妇们进宫朝见,需得她这个皇后出面主持。

赵懿懿摇了摇头,拆下发间一支桃花簪:“先妆点吧,一会再说。”

云竹有些心疼的皱了下眉,轻声道:“那奴婢去取一碗扁食,梳妆时喂娘娘吃上几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