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节(2 / 2)

加入书签

“你倒是有志向。”顾祯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又道,“前段时日,有人给朕献了一篇策论,朕一直没来得及问是谁所作,昨日正好抽空问了,却不想是陆主簿之作。”

阳光筛过树叶缝隙,打下一束束明丽的线条,顾祯转身而去,却丢下一句话:“随朕过来。”

凝着皇帝的背影,陆羡山轻勾唇角,却是倏地笑开了。

谁退一步,谁就是输家。

-----

赵懿懿在林中跑了一会儿马,便觉得有些累了,勒马驻足于一株杏树下,仰头看已经坠了大大小小果子的杏树,马蹄在地上轻踏着,她身子也随之晃了晃。

燕王跟在后面追了上来,行至她面前,温声道:“皇嫂可是想用这果子?”

赵懿懿摇摇头:“杏子怪酸的,没多好吃。”

“这园子里的杏倒不错。”燕王面色含笑,随手摘了一颗,在手中掂了掂,“再过一两月,便能用了。”

一阵风簌簌而过,林中枝叶猛然击撞起来,发出几道沙沙声响。

那果子也在树上晃动着,仿佛下一瞬便要掉落于地。

赵懿懿轻微喘息了片刻,呼吸声才慢慢平复下来,操纵着踏雪在林中缓缓走了几步,手中无意识的抠着缰绳,神色也有些怔怔的。

燕王侧身看她,眸光平静如许。

看着看着,心头却生出了几分涩然。

他这辈子最怨的人,无疑是汝南大长公主,怨她为了权势与自身荣华,将外甥女引荐给父皇,做了太子妃。

察觉到身侧的一道视线,赵懿懿稍稍回过神,侧首看了燕王一眼,怔然笑道:“怎么了?”

燕王摇摇头,道了声没什么。

如果是别的,倒也罢了。

偏偏,是他的皇嫂。

胸口堵得慌,半点也不敢表现出来,更不敢多说一个字,生怕叫她察觉出异样。

他心里清楚,自个心里头这些个情愫,是不该叫人知晓的。倘若不慎被旁人发觉,只怕,会叫她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数年过去,他一直埋在心底最深处。

握着缰绳的手松了紧、紧了松,轮回几次以后,燕王终是叹了口气,卸了力道。

“日头渐渐大了。”燕王勒马停下,打算调转马头,“皇嫂,时辰不早了,先回去歇着罢,若要跑马待黄昏之时再来可好?”

赵懿懿心知他事情多且杂,这些日子抽空来教她马术,也是受了皇帝吩咐的缘故。因此,她更不敢耽搁,仰头笑道:“好,你若是没空闲,那便算了,我自个过来就行了。横竖离上阳宫也近,我跑一会马就回宫。”

去时,俩人一前一后。

回来,则是并肩而行。

听着外面传来的马蹄声,透过那一扇半开的轩窗,顾祯视线朝外看了过去。与她四目交织之时,骤然怔在那。

同时,眼眸也骤然沉了下来,握着杯盏的手掌猛地收紧,手背上几乎绷出了几道青筋。

他突然觉得碍眼。

碍眼极了。

纵然是他交代的,令顾祁带懿懿骑马,可这回儿瞧见了,还是觉得不舒坦。

不光是这幅画面碍眼,顾祁也碍眼。

胸腔里头的一股子憋闷之感,顾祯难受得快要炸开,却突然听到对面那人问:“陛下方才说,长安运粮不易,遇水流湍急之处易翻船。那陛下可有想过,分成数段路走?”

顾祯将视线收了回来,又凝向陆羡山,不动声色问:“你有何想法?”

“船夫常年在水中行走,何处水急、何处水缓,自是一清二楚。”陆羡山声音清润,若山峰一株松柏,“既如此,可在水流湍急处行陆路,于水流平缓处走水路,岂不合宜?”

顾祯握杯盏的手顿住,锐利的视线将陆羡山上下扫过一遍,突然就想起了那篇策论之中,也有提及此法,却只是几个字,未有这般详细。

他闭了闭眼,沉声道:“陆卿此法,颇有用处,却不想陆卿于此事上,见地这般独到。”

陆羡山笑了笑:“臣自幼居于长安,见惯了长安米价不定的时候,多年琢磨此事,也不过些许拙见罢了。”

那马蹄声缓缓停了下来,顾祯却突然搁下杯盏,起身阔步朝外行去。

在赵懿懿跟前稍顿了下脚步:“朕还有些事,先回宫去了,你若是觉得无聊,一会让吴茂随你一道去西市看看。”

赵懿懿垂目应了好,却没看他。

顾祯又令燕王随他一道,方才离去了。

赵懿懿扇了扇风,仰头看了眼天色,暗道果然是入夏了。如今这天气,还真是怪热的。

“娘娘。”被皇帝留了下来,吴茂自知为何,便主动上前笑问,“今日天气好,娘娘可要去西市看看?奴婢昨日还听何相说,他在西市买了不少小玩意,要给家中女儿带回去呢。”

赵懿懿笑笑,温声道:“何姑娘好福气,何相日理万机,却有这等空闲。”

吴茂也跟着笑:“谁说不是呢。”

然赵懿懿却没去西市,也没再在杏林里逛下去,与陆羡山说了几句话后,翻身上马,朝上阳宫的方向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