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节(2 / 2)

加入书签

徐文良没说什么,直至第二日早上,徐思婉才听说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喝了一夜的酒。

她心下知道这是为着什么。

这其中有身为人父的担心,更有身为学生自觉对不起老师的愧疚。

她作为女儿,对这位父亲也是有愧的。

她分明知道他昔年冒死救要拼上怎样的孤勇,也清楚他这些年来养育她的用心良苦。

可她不得不自己拼杀一场。

.

又一场细雨落下,初夏的渐浓的闷与热被冲淡了几许,凉爽短暂的持续了两日,宫中的旨意也恰在此时定了下来。

颁旨的宫人们在晨曦破晓时出了宫,阵仗之大一出皇城就引得百姓驻足。

徐思婉用过早膳正读着刚从父亲那里新借来的史书,听闻圣旨到了,忙放下书向前院迎去。

步入正厅,香案已然备好,一家人皆跪地接旨,宣旨的宦官身着枣红色圆领补服,明黄的卷轴稳稳展开,抑扬顿挫地念道:

“上谕,户部侍郎徐文良之女徐氏思婉,柔嘉秉顺,克娴内则,淑德含章。着封为从六品才人,赐居霜华宫贤肃阁。”

“户部侍郎之女徐氏思嫣,性行温良,秀外慧中。着封为正八品经娥,赐居霜华宫敏秀居。钦此——”

话音落定,阖家皆拜,齐声谢恩。礼罢先后起身,徐文良到底酝起几分笑,将一只鼓鼓囊囊的荷包递与那宣旨的宦官:“有劳公公。”

“大人客气。”那宦官含笑,徐文良斟字酌句地小心询问:“身为人父,不操心不行。公公容下官多一句嘴,不知小女这位份在宫中算是如何?”

“大人不必担心。”那宦官顿了顿,“三载国丧刚过,后宫只有潜邸出来的几位娘娘与一位年初刚封的莹贵嫔。若依此番大选的位份算来——”他不经意地瞟了眼徐思婉,笑意转而更盛,“徐才人是数一数二的,上头只一位兵部陶大人家的女儿封位略高半品,封了明贵人。”

陶家,那就是陶采昔了。

徐思婉心下暗自忖度,面上已笑起来,带着三分撒娇的意味向父亲道:“女儿早就说过,爹爹多年悉心教导,女儿自不会差,偏生爹爹担心得这样多!”

这话听得那宦官含笑附和,徐文良原满心忧愁,但见她喜悦,不想扫她的兴,到底放缓了口气,只笑说:“终身大事,爹爹自要为你上心的。”

言罢又向那宦官再三道了谢,寒暄着亲自相送。思婉与思嫣没再在正厅多留,结伴回到后宅便各自回了房。

不过多时,徐岳氏就寻到思婉屋里来,思婉忙起身:“娘。”

“坐吧。”徐岳氏面带忧色,强扯起的笑意勉强之至。

徐思婉依言坐回茶榻上,徐岳氏坐到榻桌另一边,叹了声:“既颁了旨,说什么都晚了。唉……放心吧,你既是为了替你三妹妹去参选才到了这一步,娘日后会对她上心,给她选个好夫婿。”

徐思婉含笑,真心实意道:“三妹妹其实从无对娘不敬之心,只是自幼性子孤傲冷僻些,娘别跟她计较了。”

“知道了。”徐岳氏苦笑着点点头,又言,“你四妹位份不高,带近前侍奉的两个丫头进去就是了。你这边……”徐岳氏睇了眼侧旁,“花晨月夕、兰薰桂馥四个你都带上,宫里头家里也会托一托人,尽量寻个可靠的掌事宦官给你。”

既入了宫,总不免有些事要交给宦官们去办,身边有个可靠的掌事自是要紧。

徐思婉颔首:“谢谢娘。”

“谢什么。”徐岳氏摇摇头,目光凝在她面上,唏嘘不已,“一晃神你就这么大了,唉……若自己做得了主,我巴不得把你留在身边养一辈子,如今却要进宫……”

徐岳氏禁不住地眼眶一红,声音哽咽着噎住。徐思婉忙起身绕过榻桌,坐到她身边,如从前耍赖时一样将她抱住:“娘别难过,只当女儿是寻常嫁人好了。女儿必定会好好的,来日还要有孩子唤您做外婆呢。”

“你这孩子,惯会哄人的。”徐岳氏一拍她的胳膊,破泣为笑。

徐思婉附和着也笑了声,蹭着徐岳氏的肩低下头去。

作者有话说:

家里的思婉:温柔娇弱,孝顺贴心,父母的好女儿,妹妹的好姐姐。

入宫的思婉:今天好无聊啊,杀个人吧。

-

晚上还会有一更,争取维持9:00更新

如果写得慢可能迟一些

-

本章随机100条评论送红包,么么哒

第3章 入宫

礼部择定的新宫嫔入宫的吉日在六日后,进宫时众人都可自带些行装,相当于寻常人家出嫁的嫁妆,只消按规矩让宫中记档即可。

是以这六日间整个侍郎府都有些乱糟糟的,徐思婉的住处尤其如此。头一日只是卧房、外间、书房的地上都摆满了敞开的红漆大木箱,以便随时收东西进去。后来渐渐连廊下也堆满了,若不是近来常有雨水,只怕院中空荡处也都要被填上。

第五日清晨,徐思婉晨起梳妆险被绊个跟头,用膳时见徐岳氏又捧了两只木匣进来,不禁哑然,慌忙起身:“娘,又是什么?”

“从我当年的嫁妆里寻出两副上好的首饰。”徐岳氏边笑言边寻了只有地方的木箱,将木匣放进去,“样式现下是不时兴了,但好在是纯金所制,不妨融成金锞子赏人。进宫要打点的地方多,手头不能缺钱。”

徐思婉直听得心中酸楚,不好拒绝,只得扶徐岳氏一并坐下,缓声道:“娘,已很多了。爹爹打拼官场用钱的地方也不少,不能把什么都塞给我。”

徐岳氏苦笑着拍一拍她的手:“由着我们安排吧。你爹爹这两日直恨家里钱少,总想给你们再多带些。哦……还有,咱们在京中还有些商铺、京郊亦有几百亩水田,我已让人理了地契田契添进箱子里了,若有用得上的地方,你记得找出来。”

“诺,女儿知道了。”徐思婉温声应下,转而又劝,“这就很够了,什么也别再添了。总归爹娘也在京里,我们若真有什么难处自会求到家里,到时爹娘再为我们筹谋也不迟。大可不必现下将东西都带走,平白闹得家里缺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