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节(2 / 2)

加入书签

早知如此,她就该早些给楚氏一个痛快。左右是受了重伤的人,又已被皇帝厌恶,悄无声息地死了也不会有人知道。

但现下后悔这些也晚了。玉妃只得在心里念起经来,手中将那块玉佩捏得更紧,好似这样就能感受到皇帝的温度,能驱散冤魂。

.

天明时分,徐思婉起得又晚了些。是以她还在妆台前梳着妆,莹贵嫔就兴冲冲地进了屋,张口就道:“你听说了吗?昨天青瑶殿外闹鬼了!”

“听说了。”徐思婉从镜中笑睇她一眼,莹贵嫔顿时了然,嗤笑:“果然是你。鬼影好说,鬼火怎么弄的呀?我听说是蓝色的,还一跳一跳的,那外头可是条小溪,怎么燃起来的?你还会变戏法不成?”

“我哪有那样的本事。”徐思婉轻嗤,“是皇后娘娘找了个能人,用了些过年放烟花的火药,又设计了关窍让它跃上墙头去燃。燃完的灰烬再正好落进小溪里,就什么也找不着了。”

莹贵嫔听得倒吸冷气:“这事你敢让皇后娘娘知道?”

“这有什么不敢?”徐思婉一哂,“她对玉妃的恨绝不比我少。况且,这事我还非让她入局不可,否则倒成了我有个话柄在她手里。唯有现在这样,她才不能把我卖了。咱们这位皇后娘娘,可也不是省油的灯呢。”

“还记仇呢?”莹贵嫔自顾坐到茶榻上,望着她眨眨眼,“要我说你不如想开些,把那事儿忘了吧。漫说宫里,就是寻常人家,主母教训妾室还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再说,这事到现在也没旁人知道,她给你留着面子呢。”

“姐姐倒会哄人。”徐思婉神情复杂地扭头,“若那顿板子是打在姐姐手上呢?”

“打就打了呗。”莹贵嫔耸肩,“你们官家小姐就是心思重,我从小到大板子鞭子可没少挨。有时碰上掌事的心情不好,打出一身伤再让跪半宿也不是没有,我封了贵嫔后也没心思回去算那个账。”

这番话倒也符合她一贯的性子。徐思婉不欲再做争论,只问:“那我若非记仇不可呢?”

“那……”莹贵嫔滞了滞,垂头丧气,“那我就只好帮你了。好姐妹就得一起干坏事,再说,我跟皇后又没什么情分。”

“那便多谢姐姐。”徐思婉噙笑,打量她两眼,又说,“姐姐大早上赶过来,只为打听那鬼火的缘故么?”

“自然不是。”莹贵嫔眼睛一亮,站起身凑到她面前,“我跟你说,玉妃是真的吓坏了,听说晨起就发了高烧……当然了,这跟咱没什么关系,但我估摸着,这回陛下准定要去看她,那岂不是要趁机复宠?”

“所以我琢磨着。”莹贵嫔啧了啧,“我得想点办法缠住陛下,你说是不是?”

徐思婉眼波流转:“姐姐若想让玉妃难堪,那就只管去,我不拦着姐姐。但若问我的意思,我倒觉得不妨就让陛下去,由着她复宠。”

“为何?!”莹贵嫔又不懂了,盯着她看来看去,“你又有什么打算?”

“不爬得更高,怎么能摔得更狠呢?”徐思婉笑笑,“且瞧着吧,只消陛下去见她,宫里势必要再办几场法事,到时可就有意思了。玉妃现下有多盼着用这法事让自己安心,来日就能有多后悔。”

“你都想好了啊。”莹贵嫔吁气,“你若想好了,那我不多嘴了,只管跟着你看热闹。”

“姐姐恐怕也不能只看热闹。”徐思婉转向她,并不起身,坐在妆台前拉一拉她的手,显得可怜兮兮的,“玉妃娘娘那么大的本事,这回大概自有办法缠得陛下不再来见我呢。回头得了机会,姐姐可得帮我煽风点火来,我还要除一个人,这人与姐姐也有旧怨,还需姐姐帮我。”

第63章 卒日

当日晚上, 皇帝到底进了青瑶殿的殿门。宫人们都安安静静地从寝殿里退了出去,玉妃坐在床上, 哭得梨花带雨。

齐轩想着从前种种, 硬着心不欲哄她。直待她哭够了,他才到:“好了,你的身份在一众嫔妃里最为尊贵, 也该知道些分寸。”

玉妃拭着泪,抬起头,盈盈双眸既含着情,也含着委屈:“臣妾与陛下间何时竟这样生分了……”

她说着, 泪珠又滚落下来。她本就生得清素, 清素的美人儿哭起来总显得格外脆弱。他终不忍再多说什么,语气也有所缓和:“你好好养病, 若有什么不妥, 随时传太医来。”

语毕他就想起身离开,却被玉妃双手一并拉住袖口。他只得坐回去, 她乞求地望着他,啜泣道:“陛下既为倩嫔妹妹的孩子安排了法事,便请为臣妾的孩子也做一场吧……那孩子走得可怜,提也提不得一句, 臣妾实在……”

“你说什么?”皇帝眉心一跳, 看了看她, 克制住了情绪,“清歌,那孩子的不妥你知道的, 若给他做法事, 岂不是让天下人……”

“臣妾知道, 臣妾都知道!”玉妃的眼泪涟涟而下,“可臣妾没有法子。陛下没听说么?倩嫔妹妹梦到的两个孩子,男孩五六岁、女孩七八岁,且那女孩子在她梦中口口声声说自己并非她的孩子,是来找母妃的,陛下,咱们的孩子恰就是那般的岁数,臣妾实在害怕啊……”

言至末处,她已哭得泣不成声。皇帝只被这话惊住,面露讶色:“有这事?”

玉妃重重点头,看见他的惑色,又道:“倩嫔妹妹竟未与陛下提及么?”

他缓缓摇头,玉妃眉目间露出几许惶惑,状似无意般说出一句:“臣妾还道倩嫔妹妹与陛下两厢情愿……必是无话不说的。”

皇帝一时沉然不语,默了一会儿,只道:“那件事连皇后也不知情,倩嫔那时尚未进宫,更不应知晓。”

“所以臣妾才更害怕!”玉妃的恐慌又泛出来,“若她知晓了,装神弄鬼,自然没什么。可她不知,这梦岂不就是……”

岂不就是真的。

皇帝未置可否,睇着她问:“你不曾与旁人说过?”

玉妃心底一颤,面上却很好的掩饰住了。为免节外生枝,她不敢提楚氏,更不必提已然故去的锦嫔和方庶人,笃然摇头:“不曾。臣妾知晓此事关乎圣誉,岂敢贸然与旁人提及?只盼这事能烂在肚子里,被臣妾带到棺材里去!”

皇帝复又一阵沉默,玉妃察言观色,见他眉目间似有所松动,趁热打铁地又劝:“陛下……为那孩子做一场法事吧!大可、大可寻个别的由头,大不了就还当是为倩嫔的孩子做的。”

“可做法事,总需那孩子离世时的日子。”皇帝叹了声,玉妃道:“臣妾记得日子,可写下来私下交予高僧,不让旁人知晓。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想来也不会说出去。”

“容朕想一想。”皇帝眸色沉沉,并未直接答应。玉妃也不催,适可而止地不再提及此事,转而娇软地央他:“那……陛下可否留在青瑶殿想?陛下若不想与臣妾说话,臣妾就不吭声,一个字也不说。”

她边说边捂住嘴,这话终是将他逗笑了。无奈地舒了口气,点头:“朕清凉殿还有事,待一会儿就要回去。”

.

两日后。

徐思婉晨起听闻皇帝又去了青瑶殿,就仔细地梳了妆,至凤凰殿求见皇后。

彼时皇后刚用过早膳,正安坐在寝殿的茶榻上看书。见她进来问安,抬了抬手:“听闻倩嫔的梦魇还没好,何事非要自己跑一趟?起来吧,坐下说。”

“谢娘娘。”徐思婉低眉顺目地落座,却紧抿着薄唇。皇后打量着她,不难看出她脸色发白,眼下乌青也比那日晨省时更加浓重,不由皱眉:“气色怎的这样差?本宫听陛下说,你是有所好转的。”

“原是好转了的。”徐思婉低着头,轻轻嗫嚅,“可不知是否因为那日装神弄鬼,这两日又厉害了起来。”

“唉。”皇后沉沉一叹,将手中的书放到榻桌上,“你瞧瞧,本宫早就劝你,莫要看玉妃怕鬼就拿这样的事吓唬她。如今倒好,她只是病了一场罢了,陛下却被她勾了去,你的梦魇倒重新严重起来……人总还是要对鬼神有些敬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