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节(1 / 2)

加入书签

否则他也不会在作协会议上同意苏葵参与了。

不过刚才听了苏葵的话,徐奚年倒来了些兴趣:“苏葵同志,既然你陆老师说你聪明,你不妨猜一猜,我要为你引见哪一位作家?”

这时会议还没有开始,大部分到来的人或是站在一起交谈,或是单独坐在椅子上不知写些什么。

苏葵环视一圈,目光就落在一位坐在椅子上的中年人身上。

“我想您是想为我引见那位先生?”没等徐奚年惊讶,她甚至继续说道,“或许那位先生与您应该还有一些血缘上的关系?”

徐奚年一时没有说话,陆子光已经笑道:“你猜对了,那位徐志达先生正是徐主编的一位远方表亲。”

徐家祖上是个大家族,分出好几支,远在建国前,就有一支就移居了港城,虽然是很远的亲戚了,但这些年还是保持往来通信。

这件事情,作协的人都是知道的。

徐奚年看着苏葵,发出一声叹息:“说你聪明是说对了。”

不过这样的聪明谁不喜欢呢?他笑道:“志达算是我的一个表兄,目前担任港城联华书店管理委员会的主席。”

然后他又道:“联华书店目前主要负责发行华国内地的图书。”

说完他就和陆子光一起笑着看着这个“聪明的孩子”。

苏葵了然一笑:“徐先生,看来您是想要我去自荐了?”

“苏葵同志,这个机会,你可不要错过啊。”徐奚年笑道,“这不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还是宋主席交代的。”

这还是宋万章的意思?

苏葵心里有些想法,却没有多问,只笑道:“既然是几位老师的意思,那我可一定好好表现。”

徐奚年带着她往徐志达那里去,然而不止是他们,此时又有两个人也向徐志达走了过去。

徐奚年带苏葵走过去,同样是熟稔地跟另外两人打招呼。

徐志达年纪比徐奚年大一些,却和徐奚年不一样,他的面容严肃,即便是和人交谈也是不苟言笑的。

“奚年,这位小同学是谁?”

即便是面对苏葵这样一个小辈,他的脸上也没有和蔼的笑容,说话也是冷冰冰的,不熟悉他的人可能会以为他在生气,然而这只是他惯用的情绪而已。

徐奚年显然很熟悉他,没有在意他的态度,只是笑道:“志达兄,这可不是什么小同学,或许应该称呼她为小作家。”

徐志达看不出有任何表情,另外两人却有些惊讶,这么小的年纪,能被称为作家?

其中一位开口道:“这位小同学已经开始写作了?”

“看样子写作水平还不错?”另一位也笑道。

徐奚年和他们也很熟,能让他这样赞誉,倒是个不错的后辈。

“何止是不错,几位,别看这位同学年纪轻,发表的作品影响力可不小。”徐奚年笑眯眯地又丢下一个大雷,“这位小同志待会儿可是要上台作报告的。”

这下两人都震惊了,能写作是一回事,能被称为作家是另一回事,再到能站上台作报告意义就更是完全不同了。

也就是说,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个看起来还在读书的小同学,竟不是什么后辈,反而是能和他们处于同一水平了?

连徐志达的表情都微微变了变。

徐奚年欣赏着几人不同惊讶度的神色,不由得想起之前得知苏葵身份时受到的震撼,这下这份惊讶也出现在别人身上了。

他生出一种满足来。

这时他才向苏葵介绍起几人来:“苏葵同志,这位徐志达先生你已经认识了。另外两位一位是连怀国连先生,一位是谢剑侠谢先生。”

他笑道:“这两位先生都是极其擅长通俗文学写作,这点倒是和你一样了。”

连怀国年纪比较大了,头发白了不少,长相颇为和蔼。谢剑侠年纪和他差不多,却留着长发,穿着长衫,真的是古朴中带着一丝侠气,人如其名。

两人的名字都非常有特色,关键是,名气太大,苏葵认识。

但苏葵什么都没说,礼貌地向他们问好:“几位先生好,我是苏葵。”

连怀国问道:“小同学,你还在读书吧?”

苏葵点头:“是的,我还在读大学。”

谢剑侠看着她笑:“才读大学就已经创造出经典的作品了,还能上台作报告,英雄出少年啊。”

此时,徐志达开口道:“你创作了什么作品?”

苏葵没有被他严肃的态度吓到,只是谦和地说了两部作品的名字。

“《清河乡之变》就是你写的?”

“你就是这部作品的作者?”

连怀国和谢剑侠都惊讶起来了。

徐志达也问:“是你?”

《清河乡之变》目前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纷争,除了参加典礼,几人当然也关注到了这段时间华国文坛影响最大的事情。

几乎是每一份关于文学的报刊上都在为这部作品争论,徐奚年甚至在上面不仅发表了一篇文章。

这样大的事情,他们当然不会错过,作品他们都是看了的。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部引起了巨大纷争的小说竟然是眼前这个年纪小小的人写出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