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节(1 / 2)

加入书签

“苏葵同志,根据他们两人提供的信息,说来京大是为了……”

调查员看见苏葵年轻的脸,忽然就顿住了。实在是谭惟伦说的那些话实在是太过无耻,而眼前这个小同志又还只是个学生,他一时竟然把这话问不出口。

看两人为难的样子,苏葵笑道:“领导,您不用这样,事关重大,该问什么就问什么,我并不在意。”

苏葵知道他们是为自己考虑,于是主动说起了那天的事:“……后来他还让我再考虑考虑,我没有答应就走了。”

“只是我不知道那天蒋美琴也在,我二叔也恰好来向我辞行。看我二叔那天的情况,应该就是那天认出了蒋美琴,所以后来找她去了。”

结合之前蒋美琴说的话,苏葵已经把真相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两位调查人员综合了他们提供的信息,确实能够对上。

“苏葵同志,你确定谭惟伦向你说过要给你更好的生活?”苏葵这样配合,两人也拿出正常的态度,“除此外,他还有没有说起过别的,比如还要将哪些人一起带走?”

“他的确是说了能提供给我更好的生活,甚至还打听过我的家庭……”苏葵说道,“领导,我怀疑他其实有别的动机,他能查我,或许也查了别人。”

两人都神色凝重地点头,显然他们也有这个想法。

现在已经知道,蒋美琴去京大是为了跟踪谭惟伦,而谭惟伦去京大却可能是借倾慕人的名义将优秀的人才带走,更可能受害者还不止苏葵一个,回去后还要严加调查。

文学交流会后有了京大事件,而京大事件又与火车站事件有直接的关系。

继周建林后,苏葵也被问到了这件事。

“苏葵同志,你去火车站送你二叔苏全福那天,不仅是周建林在那里,其实蒋美琴也在那里,这事你还不知道吧?”

蒋美琴那天的伪装确实不错,要不是他们去查还真不知道是她。他们以为苏葵也和周建林一样不清楚。

谁知道却听她说:“不,这事我知道。”

两人一瞬间坐直了身子:“你知道?”

他们还是比较相信周建林没有说谎,可他当时也不过是感觉而已,苏葵竟然知道?

“是,我认出了她。”苏葵解释道:“其实我事先也不知道她在那里,只是当时听到周建林说有人在看他就看了一眼,正好认出了蒋女士戴的那条围巾。”

这真的只是一个巧合。

她又说道:“因为我早跟她说好了不会管他们的事,也说过不把她的事告诉别人,就没有管这件事,她也怕被发现很快就跑了。”

“也就是说,你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周建林?周建林和蒋美琴两人也没有任何接触,对吗?”

这才是两人关心的问题。

苏葵明白他们的意思,点头道:“是,至少在我的视线范围内,他们都没有任何接触。”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蒋美琴应是在我之后到的,只待了很短的时间,被我看到后就跑了。周建林和我一起送别我二叔他们后就也离开了,在我走之前都没有异常情况。”

苏葵完全是实话实说,没有想过要给他们扣什么帽子,将所有的事情所有对话事无巨细全部告诉了两人。

苏葵提供的信息非常有用,起码给他们的调查减轻了不少负担。照目前的形势来说,周建林和蒋美琴确实之前都没接触过,也不存在信息泄露的行为。

如果是这样,两人都要松一口气,谁都希望这件事涉及的人越少越好。

但蒋美琴卷入的反动势力一事还没有查清,至于谭惟伦——这个人身上的嫌疑依旧很大,况且他才是每次主导来京大的人。

提起他最后一次来到京大,两人还有问题要问。

“苏葵同志,据蒋美琴说,那天谭惟伦是想借她的名义来京大找你,但你没有出去,反而是你的一位同学告诉他们你不在,并且还叫破了那两人的身份。她是怎么知道的?”

“领导,你们应该已经查过那位同学的身份了吧?这件事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想她应该是从她父亲,外交部李司长那里知道的。”

两人点点头,其实他们也没有想到随便一查的同学竟然有这样的来历。

只是一人告诉苏葵:“如今可不是李司长,而是李主任了。”

是的,如今李先河已经正式接任办公厅主任的位置,应该是李主任了。

苏葵有一段时间没见过他了,倒还不知道这件事。

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谭惟伦和蒋美琴最后一次来到京大还做了什么。

这个问题不止要问苏葵,毕竟她当时去了文学研究所那里。他们已经就这件事询问了郑云和陆子光几人。

“……蒋美琴和谭惟伦离开后不久,她又借故重新回到京大打听你的消息,后来在图书馆碰上你回来,她当时和你说了什么?”

这就是他们的最后一个问题。

蒋美琴已经说过了,他们要来苏葵这里验证。

其实这件事情对苏葵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她就是从蒋美琴的话语中抓住了关键信息,才有了这场举报事件。

但苏葵不可能说出来,她将那天的话全部重复了一遍,和蒋美琴说的丝毫不差。即便他们话里提到了张瑞山在华大开交流会并且即将离开,但如果没有苏葵的“先知”,谁能从这几句话里得到什么信息?

两人记录完苏葵的话也只是心里感叹一声,幸亏那位不留名的同志及时送来了这个消息,否则真等张瑞山离开就麻烦了。

走之前,两人亲切地与她握手,感谢她提供所有信息,后续如果需要她的帮助还要再麻烦她。

当然,两人同样交代她此事处于保密阶段,没有允许不能向任何人提起,苏葵明白严重性,保证一定遵守规定,有任何事情需要她帮忙她都义不容辞。

*

华大事件性质严重,事关重大,所有牵涉此事的人员都被一一询问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一连几日,他们不眠不休,才将所有信息资料取证完毕汇总到领导小组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