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节(1 / 2)

加入书签

一个高考状元的经验该有多么珍贵?

就是他们只能学到一半,那也能和贺县高中一样考上大学!此刻他们拿着书本手都抓得紧紧的,仿佛抓住的不是书,而是他们的未来。

这件事的震动远不止如此。

作者有话说:

来,再告诉你们一个知识,有多少人不知道阿江的榜单图推是可以左滑的?后面其实还有书。

第71章

十二月二日, 《决胜高考》发行第二天,《华夏日报》紧接着发布了一篇文章。

——向教育模范苏葵同志学习

文章先是阐明苏葵的身份,介绍了她曾经创造的高考奇迹以及目前取得的成就荣誉。

然后指出, 苏葵同志不仅自身取得了成就, 更是具有无比的奉献精神。亲自编写了《决胜高考》系列书, 将自己所有的学习经验全部贡献出来,就是为了能让更多人能够进步。

并且, 文章着重说明, 这套书本苏葵同志是无偿编写, 所有收益都将捐给京大的希望基金。

最后,文章总结道,苏葵同志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是人民的好同志,好榜样,号召所有人向这种精神学习。

这篇文章一发,很快就在全国炸开了锅。

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京大的学生。

在文章发布的同一天, 京大发布正式公告,校长郑云和并学校领导一同宣布京大希望基金成立。

希望基金旨在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奖学金分校级系级两种, 又分一二三等奖,更是特别设立了进步奖项。也就是说,只要肯努力, 人人都有机会得到。

而这个希望基金正是报纸上提到的教育模范苏葵同学提议建立, 她更是将自己编写的教辅资料全部收益捐给了希望基金。

京大学生还没从苏葵编写教材上报纸的事情中回过神来,就被她设立希望基金捐献全部款项的事情震住了心神。

京大的很多学生家境并不富裕, 即便是有补贴, 大部分都还要寄给同样贫困的家里, 不过保证自己不挨饿罢了,其余什么都不敢用。可以说每一分钱对他们都很重要。

可现在竟然有人能够将自己的那么多钱全部捐给他们,这是真的存在的事实吗?这是怎样一种奉献精神?

讲台上,校长让苏葵作为基金会发起者讲话。

听到她说,“感恩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照。”“希望能给同学们多一份保障”“大家都是祖国的未来,能有一个同学因为它受益,将来能为国家多出一份力,就是它最大的价值”“希望基金不是我一个人的,这份希望还会一直传递下去”……

下面有些人已经红了眼眶,回去后,胡芳甚至抱着苏葵就哭了,怎么会有人能够这样为他们着想,怎么会有人能够这样大公无私地奉献?

此刻,她们的心里和教育部的领导同志都是同一个想法,这个教育模范,苏葵她当之无愧。

受到震动的当然不止京大。

《华夏日报》作为华国官方报纸,影响力非同凡响。尤其是上面刊登的模范事迹,每一次出现都是要做好宣传工作的。

于是上到各级领导机关单位,下到每个公社大队群众百姓,全部都知道了这件事。

报纸上不止报道了这次事件,更是点明了苏葵同志目前取得的成就。全班考上大学,无偿编写教材的事情他们已经知道了。

最主要的是,上面提到她还是知名作家,目前已经加入作协,著有长篇小说《小草青青》《清河乡之变》。

这两部作品大家能不知道吗?尤其是《清河乡之变》,出版发行的事情同样在这个报纸上宣传过,解散公共食堂这么大的事,又有报纸上不断的争论,现在讨论的热度还没下去呢!

编写教材是苏葵,教育模范是苏葵,写文章的还是苏葵,居然这么多事,都是同一个人干的?

比起其他地方,贺县受到的震动才是最大的。

苏葵这个名字在他们贺县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现在已经不用奔走相告就全知道了。没看就连县里面的公告都把苏葵同志作为标杆人物宣传了吗?

而贺县里,又以贺县高中的人最为激动。

别人是震惊,他们就是震惊加自豪!

苏葵是谁?他们贺县高中考出去的!高考神话在哪?就在他们上一届!他们的成功甚至被命名为“贺县模式”,苏葵上了报纸,连带着贺县又重新在全国扬名!

刚刚发下来的书本崭新,白色的封面上简洁非常,“决胜高考”四个大字下面是同样清晰无比的四个字——“主编:苏葵”

知道整件事情后,所有人都咽了咽口水,她才刚刚考上大学,大家都还是学生,他们却要用她编写的教材了?

不过苏葵编写的教材那能是普通的教材吗?那是创造了高考神话的教材!他们用了,他们也是高考神话!

所有人都在那里激动地谈论着苏葵,拿着这套“高考神话”畅想着未来,只有一个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激动的人见到谁都想分享喜悦,一看就说道:“周平,苏葵她又上报纸了!还给我们编了教材!我们只要跟着她的方法学习,以后一定能上大学!”

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能没反应呢?

周平虽然正跟着高一年级学习,但由于年纪太小,大家其实都把他当作孩子。并且他又不爱说话,整天都没有表情,也不和任何人相处,除了读书好像没有什么都不关心。

但同学们心思淳朴,只当他不适应,对这个小小年纪就能够和他们一起学习的小同学还是很佩服的。

这会儿他周围的人就说开了。

“是啊,周平,你成绩好又能跳级,你拿着这套书好好学,要是能和苏葵一样考上进京大,那咱们贺县高中就更出名了!”

“咱们现在已经够出名了,你们看见没有,报纸上说她把这次的所有钱都捐给了京大希望基金,这个希望基金最开始就是在咱们学校建立的。”

“是啊,要不是因为她给我的资助,下学期我是打算不读了的……”

“她怎么这么了不起啊,之前一直听人说苏葵的名字,知道她厉害,但一直没见过这人,你们见过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