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节(1 / 2)

加入书签

一开始,投入精力最大的是俄语和英语频道, 统归于教育栏目内。去年开始,在秦教授等人的提议下,法语频道也加入其中。

由于院系改组,目前外语系的老师大部分都在京大和外国语学院, 整个教育栏目基本就是由这两所大学的老师教授轮番担任播音员。

他们每天忙于教学,忙于研究,却仍旧将这当作一份真正的工作来做, 只要能有一位同学受益,在他们看来就是有价值的。

苏葵到的时候就是和其他专业的两位教授一起到的。他们来的时候,还有两位老师刚刚离开。除他们外, 这里只有两个常驻的播音员, 会在特定的时间给大家播放一些外语作品。

几种外语虽然归于一个栏目,但都有不同的频道, 也有自己的播报时间。法语频道就定于每周一二五上午九点到十一点, 周三四下午六点到八点进行广播。

“我们这个栏目规模不大, 所以暂时只能这个样子,小苏同志,你可不要介意。”

说话的人就是电台的一位播音员,年纪比苏葵大不了多少。一边给苏葵说电台的布局,一边有些腼腆地笑,据她说,她非常喜欢苏葵写的小说。她还曾经问过领导,好多人没有钱买书看不到这部小说,能不能在电台里播报这部小说,那边说了会考虑。

没想到这里也能遇见读过自己书的人,还曾经有这样的提议。苏葵只是笑道:“同志,我看这里就非常好,毕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播音员说得不错,他们位于广播电台第一层,这里确实规模不大,甚至只有三间屋子,这个时候的设备也比较简陋笨重,几乎不能移动。

但就像苏葵说的那样,有众多德高望重的老师在这里,谁也不能说这里简陋,况且能来到这里,也是自身水平的证明了。

播音员早从先前几位教授那里得知苏葵要来这里的消息,还知道她翻译了自己的小说,可以说早就盼着苏葵来了。

“苏葵同志,你今天也是要给大家讲《小草青青》吗?”

她将几位教授在电台的课表交给苏葵。他们基本是按照课堂上的教学来的,偶尔也会讲解一下课堂以外的知识。

因为她看苏葵什么都没有带,所以才有此一问。

“老师们的知识讲解已经非常优秀透彻,我就不在这里卖弄了。”苏葵笑了笑,“比起讲课,或许大家更愿意听我讲一讲如何学习吧。”

说话间,播报的时间快要到了。

她并不知道的是,同一时间,京城广播电台在元旦庆祝新闻播报完毕后,插播了一条重要广播。

【今日早九点,教育模范苏葵同志将在我电台教育栏目法语频道下进行广播,欢迎各位听众收听。】

目前收音机在国内属于大件,拥有的人并不多,收听法语频道的人那就更少。但京城广播主电台无人不知,大家都在里面收听新闻,听听戏曲歌曲评书,是他们最熟悉的频道。

此刻,所有正在听广播的人都听到了这条信息,瞬间就炸开了锅。

教育模范苏葵?不就是那个《小草青青》和《清河乡之变》的作者吗?前段时间她编写了《决胜高考》又上了一回报纸,可以说现在在全国几乎无人不知,她现在竟然要上广播了?

好多人其实只听过这个名字,最多也就看过照片。所以现在是能听见她说话了?

听见的人赶紧告诉旁边人,大家要么围到有收音机的人那里去让他赶紧调到这个频道,要么就抬着板凳等在广播喇叭那里,指望着她能讲讲她的小说。

尤其是在苏葵的老家贺县,更是掀起一阵轩然大波,他们贺县上下那才是没有一个没听过这个名字的。

以前她还在贺县上学的时候,那就已经是县城里的名人,自从高考之后,更是三天两头上报纸。现在不只是报纸,她还要上广播了?

“我们家小葵上广播了,小葵她上广播了——”

大清早的,李桂珍就在清河大队嚷嚷开了,不为别的,就为她在广播里听到了这个消息。

原先苏葵买的那个收音机实在太重,她不好带到京城就留给了家里,让秦晓兰平时听听新闻戏曲评书之类的。别说,自从家里有了这“一响”,全大队的目光全在她家身上,茶余饭后,三不五时,大家都爱往苏葵家这儿来。

她家院子宽敞,又有收音机这种好东西,大家坐在一起,一边乘凉,一边听广播,还能侃个两句,可不就是最大的享受吗?

大队里原来也是要申请安装一个广播喇叭的,只是当时经费不足,所以没有安成,现在整个大队还真只有苏葵家有收音机。

这么好的东西,李桂珍当然不想拿出来,可这东西苏葵明说是给秦晓兰的,能让她听就不错了,还发表意见?

大队里人对苏家帮助都很大,秦晓兰也不是吝啬的,每天上完工就把收音机拿出来放在院子里的桌上大家一起听,几乎已经成为大队公用的了。

今天还不到拿出来的时候,但平时李桂珍也爱摆弄这东西,秦晓兰也不会反对,谁知道一打开就听见了这句话。

谁家不认识苏葵她家也不能啊,一听李桂珍眼睛就瞪大了,马上跑出去四处宣传,愣是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葵花上广播了!

一瞬间,有空的没空的都赶紧跑到苏葵家来,在秦晓兰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被大队人激动的声音淹没了。

看着满院子激动的人群,就指望着他们家的收音机听消息,李桂珍那是腰杆都挺起来了,甚至主动把收音机搬出来,享受着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她……提的收音机身上。

苏葵这个名头太大,一下子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竟忘了她是在法语频道播报,要真是上课,他们大部分人压根听不懂。

上午九点时分,在大家翘首以盼下,广播里传来了一道清越的声音。

“各位收听法语频道的观众朋友们好,今天是元旦节,也是新的一年,六零年的开始,在这里先祝大家节日愉快。”

“小葵,是小葵的声音!”

最先听出来的就是秦晓兰,直到现在她才敢确信,小葵她是真的出现在广播里了。

院子里多的是坐不下只能站着的人,一听也说那就是葵花的声音,错不了!

好在今天苏全福在这里,赶紧让大家安静下来。

苏葵在广播里仅仅介绍了自己的名字,但很多人一听名字就知道她是谁,此刻更是有众多不属于这个频道的听众等着她的广播。

“据我们法语频道开办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相信已经有不少同学因此受益。受几位老师所托,今天由我给大家上这堂法语课,也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这会儿大家才有点反应过来,她好像是要讲什么法语课,那是什么语?他们听得懂吗?

就是听不懂大家也舍不得换频,至于听得懂的,譬如京大的学生,更是认真地听着这堂或许不一样的“课程”。

好在苏葵上课充分考虑到了收听广播人的特点,也没有忘记广播开设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起更多人的兴趣。

她没有给大家讲单词语音,语法结构,反而首先说起了自己学习语言的经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