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4节(1 / 2)

加入书签

她是京城军区这边调过来的,本来是让他们负责国际关系学院学员们的训练,这算是任务,报告都已经打上去了,谁知道到最后只有苏葵这一个学生。苏葵也不想耽误她的训练,都是在假期的时候请她指导。

“小苏啊,这回假期还是待在京城吗?”

问她的是赵芝兰,自从那次的事情后,有一段时间她都一直没来找苏葵,就是不知道怎样面对她。

苏葵现在都还记得自己那天上他们家去的时候吓得赵芝兰惊慌失措的样子。

见苏葵和往常一样没什么区别,赵芝兰是完全怀疑起陆成明的话来,想问又不敢问,整个人都十分纠结。

后来她是恢复了以前的样子,只是比从前还要关爱她,苏葵也待他们一如既往,常常跑到陆家去看他们。

经过这一年的相处,赵芝兰对苏葵是更加喜爱,但也终于确定一个事实,陆成明果然是在说胡话,完全是异想天开。

但这么好的孩子,就是没有那个缘分,她还能对她不好吗?

听到她关心的话,苏葵回答道:“不留在京城,我打算回家一趟。”

其实原本苏葵是不打算回去的,打算跟原来一样将秦晓兰接过来,结果就收到了家里寄来的信。

李桂珍怀孕了,秦晓兰说这回去不了京城看她了,问她有没有空回来一趟。

说实在苏葵看到还愣了一下。

苏爱国他们已经结婚两年多了,苏葵平常一点也没有在意这件事,也不觉得有什么。

但现在的人可不这么想,要不是因为苏葵导致他们家在清河大队地位不一般,大队里早就有人指指点点了,就这还有人偷偷说呢。

李桂珍之前就骂了好几个说她的人,这骂完心里也慌啊。眼看着他老苏家是越来越好,她这么久没孩子,这家里别对她不满吧?她敢保证,要是苏爱国没了她,那有的是人想嫁,这越想她就越慌。

别人她不怕,就怕苏葵这个小姑子,那可是家里掌握财政大权和话语权的人。

家里为苏葵不常回来牵挂,就她每次悄悄念阿弥陀佛,不回来的好啊,不回来就想不起她,也不念叨着往京城去了,就怕苏葵给想起这事。

不过现在好了,她怀孕了,怀了老苏家的娃!那腰板挺得是直直的,连忙催秦晓兰跟苏葵说一声。啥意思,她就是要请功!

行吧,她也确实很久没有回去过了。苏葵想看她搞什么幺蛾子。

“你大嫂怀孕了,那可是好事。”赵芝兰听了却很高兴,说着就要去准备东西,“我们虽然去不了,但这份心意你可得帮我们带回去。”

她家里好的东西都是给苏葵留着的,什么都舍得拿,苏葵连忙制止她:“真不用了,赵老师,就是要送心意,也要等到孩子满月酒的时候,现在真不用这样。”

好说歹说,赵芝兰终于是收了回去,坐在沙发上有些落寞:“家里这些东西都是老师给你留着的,你不收我都不知道要给谁。”

苏葵知道她其实是因为陆成明太久不归,心里没有念想,才将两份情感都倾注在自己身上。

说起来,他确实是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她带了些笑意:“您就先留着吧,以后再给我也不迟。”

这话熨帖,可惜赵芝兰早就自我洗脑说不可能了,没能领会苏葵的深意。还想着以后再送那不定是你结婚的时候了,成明还不知道能不能承受,还是早些给她的好。

于是苏葵上火车的时候就带上了赵芝兰硬要给她的礼物,说是给秦晓兰的,这下她也没办法拒绝。

苏葵提着自己的行李箱并不算重,却有人帮她提了一把。

“谢谢。”苏葵不是不领会好心的人,向人道谢。

“不客气。”一个有些沙哑的声音。

苏葵抬头一看,竟然是他。

第107章

前往杨市的火车是在今天早上发车, 这时的火车条件不太好,但能够坐火车出行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多是各个单位外出办事的人, 还有像苏葵和周平这样的学生, 回家也只能坐火车。

这是大家的看法, 因为两人看起来都像是学生。

从刚才以后,他就没有再说话, 仿佛真的是随手帮了一个忙。苏葵也没有说什么, 仿佛就是面对一个帮过忙的陌生人。

直到她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看着对面那个同样坐下的身影。

她的手指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若无其事地拿出一本英文期刊看——是苏葵在学院里借来的,很多国外期刊现在都是原文, 没有翻译。

即便同路又怎么样,对自己又没有影响,最多感受到他隐晦看着的目光。

是啊,周平也在想, 即便同路又怎么样,她始终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哪怕这场同路是他特意安排过的。

“我考上了京大。”很久以后,他忽然开口, 眼神里带着些许希冀。

“哦。”苏葵从书中抬眼看他,“然后呢?”

周平似在保证:“我以后会好好学习——”

“请问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气氛瞬间就沉默下来。

苏葵太会扎人心了, 哪怕周平已经做好了所有心理准备, 哪怕他已经重拾曾经的威望势力,不再是从前那个满心不平的少年, 却依旧会为这普通的一句话受到伤害, 感到痛苦。

“我只是……想让你知道。”

他以为自己会很平静的, 没有发现声音已经变得晦涩,久违的好像眼眶也觉得晦涩,或许还透露出一丝他自己也没有发现的委屈。

这样的情绪是什么?大概是孩子将真心捧上去,想要得到母亲的夸奖和肯定,却被人毫不在意扔开后的脆弱和茫然。

是不是……曾经他们也是这样对她的?他好像再次品尝到了这种苦涩的滋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