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节(1 / 2)

加入书签

哦对了,她还有工作经验,虽然年纪最小,接触的外交部事务却是他们之中最多的,参与过好几个重大项目的翻译谈判,和好几个国家的人打过交道——

所以,这项任命也是应该的。

这样一说,嗯,好像全都正常了……?

他们甚至觉得她还能多揽两个职位是怎么回事?毕竟她还是搞文学工作的,新闻司,委员会也缺这样的人才!

*

苏葵还不知道她跟李先河谈个话的功夫学院里发生了什么,就只觉得大家对她的态度变了,变得特别平和,甚至还有一丝敬佩。

如果说一开始他们是用看学生的态度来看苏葵,后来她崭露锋芒,大家开始用看少年天才的目光看她,而现在,他们却是真正用同辈人的态度来对待她。

在学校里和参加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今天开始——

李先河叫她今天带好一切证件去部门里报道,办理所有的入职手续。

一个带着她名字的工作证件被她拿在手上,所有信息被记录在册,不再有人喊她苏葵同学,而是直接喊她的职位,苏秘书,苏组长。

一九五九年她躺在破旧的房屋里不知前路,一九六二年,她站在华国外交部的大楼里遥望未来。三年的时间——

从现在开始,她终于正式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外交之路。

作者有话说:

哈哈,小葵花终于走到今天了,撒花!

第112章

外交部就位于外交部街30号, 这个称呼不是来源于现今的外交部,而是因为这里曾经是北洋政府的外交部所在地。

外交部其实离苏葵家并不远,往南走穿过几条胡同, 一条大街就到了, 这就是她当初选址的考虑。

为着锻炼身体, 早上她就小跑过去,快一点十分钟就能到。

“小苏来了?今天又是这么早。”大门口传达室的吴大爷笑眯眯跟苏葵打招呼。

外交部的大门是西门, 也是曾经北洋政府的大门, 非常具有古典气息, 有琉璃瓦大屋顶,还有两根大红的柱子,大门还是那种厚重带门栓的。不过这大门挺宽, 小汽车也可以进去。门口有解.放军同志持木仓站岗,显得庄严肃穆。

吴大爷也是一位革命的老同志了,从外交部成立就在传达室这里工作,进进出出所有人他全部认识。

苏葵作为不大不小的一个名人, 又是现今部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干部,天天从这里过,很快就让人脸熟了。

“吴大爷, 您也早。”苏葵也笑着跟人打招呼。外来人员到外交部是要登记的,但熟悉的人基本点个头就进去了。

其实苏葵来得也不算早,一进去就看见工字楼那边好几位同志往办公地点去。

部门里是可以为干部及家属分配房子的, 就住在工字楼那里, 但工字楼真的不大,现在外交部不算驻外使馆的人也才几百个人, 就这样住房还是紧张。于是一些家里有房子的有地方住的就主动退出, 苏葵当然也没有要这个名额。

苏葵的上班的地方就东楼这里, 东楼西楼是现在外交部最主要的两栋建筑。

东楼是一栋西式建筑,是清朝末年为迎接德国皇帝访华时修建的,是现在外交部里最高级的建筑。部长,几位副部长的办公室,还有办公厅的机构都在这里。西楼是刚刚修建不久的,地区司的办公地点就在那里。

苏葵虽然身兼两职,但好在全在一栋楼里。

“小苏来了。”苏葵在办公厅门口就碰见了李先河,边走他就边对苏葵说,“你昨天整理的那份文件怎么样了?待会儿拿给我看看。”

苏葵也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已经全部起草好了,就在秘书处那里,我马上拿给您。”

秘书处虽然是叫这个名字,但实际上这里不仅是做秘书工作,下面也有好几个职能部门,综合组,护照科都是其下属部门。

苏葵目前在秘书处的综合组任职,这里主要就是为领导做秘书工作,人数不少,除了苏葵,陈秀娥也被分配在这里实习。

她到的时候苏葵已经拿好资料准备走了,就笑着跟苏葵打招呼:“苏秘书这么早就来了?”

“这是给主任送资料去吧?”和她一起来的还有好几位秘书处的同事,也纷纷跟苏葵打招呼。

对于原先的成员来说,苏葵已经是正式入职了,是他们的同事,甚至担任职位比很多人高,还有人从前就认识了她。对于还在实习的学员来说,苏葵已经是正式的干部,已经不和他们一个级别了,因此大家的态度都挺友好的。

苏葵自然也与大家相处愉快,互相问好。

一日之计在于晨,陆陆续续,大家都已经到了岗位上,开始一天的工作。苏葵也将所有的资料都放在了李先河的办公桌上。

办公厅是外交部最大的一个部门,几乎主管外交部一切常务,不仅要负责所有机构的管理,还要负责协调处置所有外交突发事件,李先河每天的工作很忙。

苏葵作为他身边的秘书,当然也不会闲下来,李先河的秘书早先被调到地区司工作去了,他又从秘书处重新调了一位同志来身边,是位挺年轻的男同志,叫做贺旭东,后来又来了一个苏葵,两人就是他身边唯二的秘书。

“主任,您要我起草的文件已经准备好了,您看看有什么问题。”

苏葵去秘书处一趟的功夫李先河已经投入了工作,贺旭东正在给他泡茶,看到苏葵来对她点了点头,又笑道:“小苏同志今天怎么这么晚才来?这可不像你啊。”

苏葵听得出这话语里的一丝丝微妙。

贺旭东虽然年轻,但那是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其实依旧要比苏葵大个六七岁的样子,是早年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学生,其实苏葵和他还算有点渊源,之前举荐她的那位翻译科科长贺红峰就是他父亲。

本来主任把他调过来培养让贺旭东非常激动,主任身边只有他一位秘书!有了这份履历,将来也可以向前任秘书一样到地区司里任主要职位。

谁知道后来会来了个苏葵,一来就以这么小的年纪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还这样受到领导的重视,这下她才是那个最特殊的人,让他心里瞬间产生了紧迫感。

不过他倒也没做什么,就是每天来得更早,什么事情都抢着干,争着表现,说话也还算正常,要不是苏葵敏感都听不出有那个意思。

现在的意思大概就是你每天不是都来得最早被人夸吗,今天怎么就迟了?而他自从卷起来以后,每天才是来得最早的人。

苏葵喊了一声贺秘书,还没说什么,李先河就说了一句:“小苏她早就来了,我们在门口碰见的,刚才是给我取文件去了。”

苏葵眼见他脸色微微僵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要不是她眼神好都发现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