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节(1 / 2)

加入书签

印军不顾之前的协议,也不顾我方的声明,对华国边境发起攻击,对此严重侵害我国领土的行为,我方当即发动大规模反击,打响了这场自卫反击战!

由于我方准备得当,应对及时,以最快的速度粉碎了这一次攻击,还击了入侵者一个措手不及!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贺旭东整个人都愣住了。

然而这并不是结局,事情一发生,迅速就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由此导致的外交形势十分严峻。

本来自建国来西方国家就对我们进行各种封锁,处处跟我们作对。之前华国与老大哥交好共同抵抗美帝强权,形势算有所改善。结果现在华苏两方关系破裂,华国是四面受敌。

这一次的华印边境冲突爆发后,美苏两方,现在势力最强的两个大国竟都表明了支持印方的态度。

还有它的老宗主国英方,竟直接向印方提供了军事援助,还准备派人过去当顾问,上蹿下跳十分活跃。对岸也不消停,只要是能反大陆的他们就一定要支持。

然而对此局面我国早有预料,早在爆发冲突之前,首长就看到了这个问题。一旦真的打起来,这些势力动起来就在预料之中。要想应对,我们必须打破外交封锁,争取国际社会支持。

于是,在我军大获全胜之时,只打到喜马拉雅山脚就停止前进,甚至主动后退到控制线以北,在国际上争取人心和支持。

在美苏两方四处掐火,试图挑拨华国与亚非国家的关系时,首长向亚非多个国家领导人发出公开信,将华印边境冲突的所有始末告知,揭穿他们的真面目。

苏葵这些天几乎是直接住在了外交部,就是晚上这里也是灯火通明。一份份文件从这里接收发出,一个个国家的语言在这里翻译汇报,一场又一场的会议在这里举行召开。

所有人都是行色匆匆,表情凝重,崩得紧紧的。

目前华国已经成了国际上的焦点,不知道这样下去会发生什么。

“他们预备跟我们和平谈判。”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人意料,印方领导人一直与我们强硬对峙,却在首长的公开信发出后改了口风,在国内讲话中表示愿意与我们和平谈判解决边境纠纷。

苏葵正拿着急电进来,李先河立刻转向苏葵:“首长是什么意见?”

“先发制人。”苏葵微微笑了笑。

“他们这是想要博取同情了。”李先河看着这份文件也露出了一个笑,“可惜我们不会让他们如愿。”

在首长指示下,我方宣布全线单方面停火,并逐步撤退到59年11月7日实际控制线20公里后,并且约见非洲国家驻华大使请他们为此事调节。1

此举一出,又引起轩然大波。

作者有话说:

1.冲突资料来源百度

第115章

就在当天, 某国领导夫人向首长提议,由几个和两国均保持友好关系的亚非国家举行会议,磋商两国冲突的和解办法。

首长同意了此事, 派外交部副部长亲自为特使出行即将举行会议的六个国家。

自华国主动后撤并发布声明以来, 取得了亚非多个国家的支持, 外交部这段时间一扫之前的凝重氛围,从上到下脸上都有了笑容。

只有一个人例外。

“小苏, 你有不同的看法?”

此时, 李先河正在副部长办公室与即将出行唐兴文讨论这次会议, 看得出来,他们对目前的外交形势都是看好的。

与他们不同,带着资料一起过来的苏葵则是面色凝重, 似乎颇有担忧。鉴于她之前的表现,李先河才有此一问。

“是有。”苏葵真就点了点头。

唐兴文也看过来,她几次提交分析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小苏,说一说你的看法。”

“我认为本次会议可能并不能如我们所愿。”

一句话就让两人微微顿住。

“你认为本次的外交会议对我们不利吗?”唐兴文道,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三十多个国家对我们表示支持或中立,六国会议的领导人也都对我的出行表示了欢迎,他们都应当会支持我们的立场。”

所以我方是占据了道义高点, 形势一片大好。

不仅是他这样认为,现在所有人都这样认为。

“他们确实会表示支持您的立场,但那是在会议前。”苏葵摇摇头, “会议上瞬息万变, 两个国家的纠纷交给第三方势力调解,而两个国家都不参与, 怎么能够保证他们的立场最终与我们等同?”

李先河说道:“你是说这次会议是不可控的?”

苏葵慎重点头:“不仅是不可控, 他们还会竭力摆脱我们的干预。您应当知道, 小国对大国永远是不能放心的。之前我们为什么要后撤,不就是为了安他们的心吗?之前都如此警惕我们,之后怎么可能完全听我们的意见,完全站在我们的立场呢?”

“我懂你的意思了。”唐兴文微微点头,“说到底,我们与他们的利益并不一致。”

“不仅是不一致……”甚至他们更警惕的是我们。后面的话李先河没有说出来。

唐兴文沉思道:“根据首长指示,我们对这次会议诉求是只做呼吁,不搞决议。”

也就是说,会议只能起到一个呼吁,一个建议的作用,充当双方和平谈判的桥梁,他们并不是仲裁者。所以即使是这样也不行吗?

“所以我才说这场会议的结果可能并不如我们所愿。”苏葵正好将抱着的资料拿出来,“目前虽然有三十多个国家表示支持我们或中立,不同于几年前外交封锁的时候。但公开支持印方的就有五十多个国家,在这上面我们并不占多少优势,这是其一。”

“其二,虽然亚非国家与我国友好,六国领导人也表达了理解我们的立场,但不代表他们不警惕我们。最重要的的是——这次冲突我们赢了。”

苏葵顿了顿才继续道:“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六国来说,不会因此偏向我们,反而会加倍警惕我们,因为他们是小国,会畏惧我们的实力。”

“所以——”苏葵点点资料,语气沉肃,“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会议偏离我们的诉求。他们会认为作为胜利的一方的我们才应当退步,这是应该的。而作为弱势一方的印方,反而会得到他们的同情和帮扶。”

就这样,你强你该退,因为我害怕你的实力。你弱你有理,管你是不是主动入侵,管你有没有站在道义制高点,管舆论偏向谁,我就要站在弱的一方,站在符合自己利益的一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