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8节(1 / 2)

加入书签

——《小草青青》电影纪事

【……记得是她要走的最后一天,也永远记得她跟我说过的话——肯定了我的天赋和努力。我激动欣喜,却又有太多话迟疑,那一刻我意识到,我其实并不是她笔下的李小草……她是我人生的导航,是我真正的老师,我没有办法成为她,只盼望着终有一天能够成为李小草……】

从此,关于苏葵的回忆录又多了一个。

*

苏葵并不知道有人又给她写了小作文,京影这里其实并没有耽误苏葵多少时间,她大半时间还是在外交部工作。

“主任,首长文件。”苏葵将刚刚接到的文件放在了李先河办公桌上。

李先河接过文件看了看,半晌都没有说话。

“小苏啊,你当初说的果然是对的。”他将文件放下,似是慨叹又似是了然。

在今年元旦来临之前,六国会议有了初步建议,建议华国军队按照承诺退到11月7日线之后20公里,而印军原地不动。

就是说,他们不仅不用退,而且还能在我们后退的地方建立民政点进行管理,相当于重新占有我们的领土。

这是多么奇葩的建议?

消息一出,让许多看好局势的人都大吃一惊,如果不是这边早有准备,恐怕李先河也早就坐不住了,谁能料到他们竟然会出这种骚操作?

对于这个建议,一位外长的解释是,他们确实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毕竟小国就是害怕大国,至于为什么我们退他们不退,谁让我们军事上更强呢?

竟然和苏葵当初说的一模一样!

他们根本就不会站在正义的一方,也不会考虑客观因素,就是要站在“弱势方”。

“首长指示,绝不接受将这个‘建议’作为两国谈判的基础。”李先河问苏葵,“你认为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做?”

或许是那边完全没有想到华国的态度竟然如此强硬,一时竟让人措手不及,连事先准备好的周旋调解都不知道该怎么用。

“他们还是会派代表过来的,想要继续在这个结果上周旋。”苏葵的微笑里带着些许的冷意,“或许还认为我们离不开这个会议,依赖于他们,迫切要谈判吧。”

为什么选择第三方势力周旋,是因为目前两国关系十分僵硬,需要一个缓和地带,一个保持中立的,公平的第三方缓和地带。

然而这个第三方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利益,根本不会做到公平。

苏葵还说道:“既然他们已经有了偏向印方的想法,接下来可能会和那边接触,或者暗中达成什么协议。”

六国一开始说会议要独立自主,不接受两国干预,结果这个只针对我们,后来印方向他们施压,态度迅速就转变了。

苏葵说得没错,就在元旦后几天,曾经提出过举行六国会议的那位领导夫人与首长举行了会谈,首长依旧是对会议结果表示不同意,即便她提出可以有条件的接受,就是叫我们接受一部分来作为谈判基础,但首长始终没有同意。

这让这位夫人完全没有预料到,于是改了说辞,请我们提出意见,她会将我们的诉求如实转达给六国会议。

我方诉求其实很简单,要退一起退,我们的领土绝不让人蚕食。

她同意了此事,却在之后会见完印方领导以后一改之前的态度,致信给首长劝华国接受这个建议,并说他们对建议会做出澄清。

印方也一改常态,从之前的不喜欢会议介入到公开宣称接受会议提出的建议。

“全都叫你说中了。”现在跟苏葵说话的是唐兴文,他开完会回来就把苏葵叫走了。

“所以他们所谓的做出澄清——”

苏葵几乎和他的话同时落下:“必定还是偏向印方。”

“好在我们早就知晓他们的打算。”他的脸上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冷意,“知道他们的话是不可信任的。”

假如华国没有提前知悉六国在做什么打算,就会一步一步陷入被动,为缓和局势,会同意有条件的接受建议,提出“两点解释”。收到劝告信的时候会以为他们确实会做出不一样的澄清,再次做出让步——

最终发现六国会议根本就没有任何诚意,全是为自己利益,完全对促成谈判无益,还会成为他们压迫我们的筹码。

于是华国一改态度,认为不急于华印谈判,就是一时半会儿成不了,那我们也愿意等,反正就是不接受会议提出的建议和澄清。

而现在,省略了中间的步骤,这个结果提前来了。

所谓的澄清发布以后,果然和苏葵他们猜的一模一样,就是建议的翻版,完全是偏向印方,根本不会理会我们的诉求。

今年的新年苏葵还是在京城过的,准确地说,除夕那天白天她都还在部门里工作。

因为就在新年这几天,首长正式致电那位领导夫人,表示“华国政府希望华印官员会晤能够迅速举行,如果一时不能举行,华国政府也愿意耐心等待。”1

这段时间,部门里都在为首长与六国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此事的交流奔走,苏葵所在的秘书处综合组收发文件几乎没有停过。

华国这样的态度打了六国一个措手不及,几乎让他们会议成果完全失效。从他们频繁致电过来可以预见,这几个月内这件事还会继续发酵。外交部已经收到了六国其中一位领导人即将要来华国访问的消息了。

*

“你说你这工作,怎么就这么忙,居然连过年都没时间……”赵芝兰一边给她夹菜,一边让人多吃点。

今年苏葵回不了家,依旧是在陆家过年。但再也没有之前那种能陪赵芝兰买菜做饭的时间了,也就能过来吃顿年夜饭。

“你赵老师说得对,小葵多吃点,早点吃完早点去休息。”说话的人是秦晓兰,也是一脸心疼地看着她。

谁让这孩子明天还得去工作呢。

“妈,赵老师,够了够了。”看着眼前快要堆满的碗,苏葵连忙制止两人,她们简直是把自己当孩子了。

为了防止她们还这样照顾自己,苏葵赶紧转移话题:“妈,你刚才说家里怎么样了?”

今年苏葵是没回去,不过秦晓兰过来照顾她了,结果正赶上苏葵最忙的时候。过年她当然不打算回去,她们也就两个人,陆家也是两个人,在赵芝兰盛情邀请下,干脆一起到陆家来了。

“说你大嫂呢,她一心惦记着要当劳模,还没出月子就要下地,还是你大哥给劝住了……”

秦晓兰果然被苏葵带偏了话题,絮絮叨叨讲起家里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