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5节(1 / 2)

加入书签

谁知道还真是一件出乎她意料的大好事,没看旁边的贺旭东人都已经震傻了吗?

“……看明天合适你就去首长那边报道吧。”

等贺红峰宣布完消息,正等着苏葵露出震惊的表情好让他显摆显摆,谁知苏葵沉思一会儿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您不干了?要退休了?”

苏葵没震到,只把他儿子贺旭东震傻了,幸亏刚把茶杯放下,不然非给领导摔了不可。他怎么也不知道忽然找苏葵回来是这么大的事情啊!

而贺红峰听了她的话已经开始跳脚:“谁说我不干了,谁说我要退休了!”

苏葵看向他们主任,李先河也无奈:“贺老同志,当初是你自己说的要退休,还让我赶紧把小苏送过来干活,给你分担分担——”

谁知道他又扛了这么久呢,就跟首长那边一样,不是坚持不住怕耽误首长工作他是不会走的。

看苏葵好像是在笑,贺红峰就是一瞪:“笑什么笑,你这一走我不在这儿看着能行?你一新手去首长身边我不指点指点你能行?”

“不行不行,完全不行!”苏葵斩钉截铁,万分诚恳,“翻译处离不开您的领导,我也十分需要您的指点,您不退休真是太好了!”

苏葵这么一说倒把他哽住了,好半晌他说:“……也不是不退,半退吧。”

“反正我这一辈子干的就是翻译工作,现在也不想再换别的,还是在这儿翻译处待着。你要不在我就看着,回来你就自己处理——别反驳我,我是知道你能耐的,反正秘书这工作以后都是东子干着,我那边你别想跑脱。”

李先河心情复杂啊,这给首长派个翻译把他身边最优秀的人才给派走了,谁让她当初担的就是两个职位呢,总不能现在让她干三个。

贺旭东心情那就更复杂了,比自己年纪小,比自己后进来的人样样都比自己强,现在她还要往首长那儿去了,真是到处抢手,越抢越高。

而看自己——算了,一看领导那惋惜不舍的表情就知道他还差天远。他都怀疑苏葵走了不是带走了百分之五十的战力,而是带走了百分之九十九,而他就是那可怜的百分之一。

最可气的还是他爸,他就叹息一句说,能去首长身边真好,他也想去。贺红峰就一巴掌拍在了他头上:“怪我没把这个机会给你是不是?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能耐,你要是有小苏一半好,我都敢闭着眼睛吹你,结果你有吗?踏踏实实做你的秘书去!”

这以后的日子没法过了!

*

他的日子好不好过是没人不知道了,此时还在国庆假期,苏葵却站在了中南西花厅处,对面的首长一身中山装笔挺端正,带着儒雅随和的微笑,正听着她的报告。

第121章

“……就读于京城大学英语系, 毕业后拿到英、法、俄……等专业毕业证书,后进入国际关系学院进修一年,现在在外交部翻译处任职。”

即便这些资料早就已经上交, 苏葵还是在首长问起的时候再做了一遍自我介绍。

“小苏同志。”首长的态度非常亲切, “我记得你的成就好像不止这些, 你没说完吧。”

苏葵笑了笑:“首长,我是来给您当翻译的, 在这上面就只有这么多成就。”

其他的成就就与她的专业无关了。

“不能这么说, 小苏。”首长摇了摇头, “外交翻译不仅是翻译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文化问题, 当翻译不是只会翻译就好,更要求你拥有博闻强识的学识啊。”

这是苏葵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位自己曾经崇敬的人,听到他的教导,恍惚是从历史的一角窥见了这位领导真实的一面。

“是, 您说得对,我以后一定更加慎重地对待翻译工作。”

“首长,我也一样。”另一个人立刻接过话。

今天来这里报道的不止苏葵一个, 首长不仅换了法语翻译,英语翻译也一并换了一个人,就是从中央对外联络部那里调过来的姜耀中。

他从小就去英国那边留学了, 这几年才回来, 一直在对外联络部那里担任译员工作。直到现在,首长身边需要新的翻译, 他的前任才推荐他过来。

“不用这样严肃。”首长笑了笑, “今天不工作, 只是大家随意谈一谈。”

其实严肃的人只有姜耀中一个,准确来说他是紧张的,头一回见领导让他紧张得不行,说话都是一板一眼的。

这会儿一听首长说话当即就立正道:“是!”

首长都笑了,也没有急于纠正他,反而关心起他们的生活来,问起他们之前的工作和生活,和蔼的态度令人如沐春风,就像是普普通通的拉家常,渐渐让人放松下来。

问起苏葵的家庭,听说她父亲是烈士,是母亲从小把两兄妹拉扯大,向秦晓兰表示了敬佩:“是位了不起的母亲。”

当然,苏葵本身也很了不起。听她从自己差点辍学到写文章得到稿费一路带领全班考上大学的跌宕起伏的事迹,别说是姜耀中了,就是首长都听得十分感兴趣。

传说的总不如当事人亲自讲的来得真,况且这人还特别擅长讲故事呢。

“小苏啊,你这经历都快成一部传奇了。”短短几年时间她经历的事情实在是太丰富太具有传奇性了,“难怪你写的书也是那样跌宕起伏了。”

这下苏葵是真的不好意思了:“您还看过我写的书?”

平时给谁看她都没有半点不自在,不就是普普通通升级流吗?可偏偏是首长看到了,怎么就觉得画风那么不搭呢?

“全国那么多人都看过,我看过有什么稀奇?”首长笑了笑,“我最喜欢的你那本《清河乡之变》,非常具有农村生活气息。”

况且这书还事关解散公共食堂的大政策,他当时是看了很久的,确实给了他不少启发。

忽然他又说道:“那本《小草青青》我也看过,本来大家都说是夸大了,现在看来根本就没有嘛,你还是克制了。”

大家都说《小草青青》的李小草升级开挂了,完全不符合现实,当初报纸上还批评过。结果现在首长说原来开挂的是你这个作者,你自己的经历听起来比李小草还要传奇,要是比照自己本身来写,李小草就该上天了,所以你还是克制了。

苏葵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笑,就是觉得这角度真妙!

比起苏葵能写一本书的传奇经历,姜耀中的经历就简单多了,哪怕现在大家聊天气氛正好,他也没敢多说话,就问什么答什么。

听到姜耀中说他在国外生活多年,中文水平比不上英文,首长亲自给他开了一份书单,大多是古典名著,叫他从中多了解华国传统文化。

又说道:“小姜同志,小苏她在文学上的非常有造诣,以后接触的机会多,也可以向她请教请教。”

姜耀中看向苏葵,其实他是早听说过苏葵的大名了,但从没见过她,今天还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