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4节(1 / 2)

加入书签

秦红也没有反驳,从善如流道:“身份证明我们有准备,但出国的护照是个问题。”

护照是手写的可以伪造,但上面要盖外交部的章,这个难以伪造,容易被发现。

“护照么……”

见程奇向她看过来,秦红立刻保证道:“我一定想办法尽快办好。”

第141章

结束了几天假期, 等苏葵回到外交部工作的时候,关于驻法大使馆的人员任命已经下来了。

由办公室主任李先河任驻法大使,现任西欧司副司长任公使, 其余参赞, 一二三等秘书, 翻译技术人员等不一而足。

最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这里面竟然没有苏葵,大家原以为看部里对她的重视程度以及她个人对法国的熟悉, 会派她过去担任参赞的, 谁知根本就没有。

“应该是因为她给首长当翻译去了, 所以没法走开。”

“是吗?我怎么听说部里好像有意安排她走外交路线的。”

正当大家疑惑的时候,另一道任命迅速下达,才是瞬间跌破人的眼球。

——任命苏葵同志担任西欧司副司长, 主管法国事务。

西欧司原身为西欧非洲司,现西欧司事务变多地位上升,便单独独立出来,其中尤其以法国事务最为重要。一般来说, 一个地区司里是一位司长,两位副司长,分别主管不同的事务。

之前大家还在为她疑惑为什么没让她去法国, 结果一个任命就把人震得晕晕乎乎。

她是没去,因为她直接主管法国事务了!之后驻法大使馆,法国驻华大使馆, 国内外两处使馆的交流事务, 她就是第一负责人。

“我的天,她今天才多大, 竟然已经当上副司长了?”

“这大概是咱们部里最年轻的一位副司长了吧。”

“其实也不奇怪, 小苏……算了, 还是不叫小苏了,苏司长原先就是翻译处的副处长,又担任过首长的翻译,这个履历已经远超好多人,现在的任命也挺合理的。”

总的来说,这个消息是把大家都吓了一跳,不过仔细一想竟然完全没感觉有什么不对。

领导更加不会感觉有什么不对,这本就是他们深思熟虑的结果。

苏葵也没想到上班第一天就是上任第一天,一来领导就把她叫去交代工作了。

“我们和法国方面已经达成共识,他们的大使将在五月末到达华国,等大使到后,我随后前往法国赴任。”李先河说道,“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协调好出国人员的安排以及驻华大使的接待工作。”

既然苏葵担任了这个职位,很多事情就要交给她来负责。

苏葵也没有骤然接过任务的不安,迅速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赴法人员的安排我会尽快和其他部门交接,大使馆的布置和之后的接待工作会从这个月开始安排。”

根据规定,特命全权大使由人大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决定,公使,参赞外交头衔由外交部批准,外长授予。这些重要职位都是由领导商议决定。

其余秘书随员也由外交部派出,程序就要简单得多,不必经过最高层领导的商议。但除外交部以外,其他部门也会派出专业的随行人员作为参赞,比如经济,科技,文化参赞等,军方也会派出武官代表,同样是使馆的组成部分。

所以作为负责人,苏葵不仅要负责外交部人员安排,还要和其他部门交接派遣人员。驻华大使的接待也要她和礼宾司的同志一起负责。

“小苏啊,这段时间就要辛苦你了。”李先河一路看她走到今天,心里也是十分欣慰的。

李先河出国就任大使,办公厅主任将由章副主任接任,他这段时间就要把所有工作交接好。

李先河的秘书,曾经和苏葵一起担任过主任秘书的贺旭东,现在看见苏葵的眼神十分复杂。

她是学生的时候,自己已经在秘书处工作了,自己好不容易到了主任身边,结果苏葵也来了。他还想着未来几年跟她竞争呢,人家直接一步登天当首长翻译去了,而现在人家都当副司长了,自己还在当秘书!

这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吧。

没等他沮丧两天,外交部一批人员变动就下来了,法国是第一个和华国建交的西方大国,重要性不言而喻,赴法大使馆的任命十分重要,好几位同志都要调任岗位。

贺旭东就听见苏葵问他愿不愿意去法国大使馆工作。他当场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我去!我跟主任一起去!”

本来他要是不去的话,要么继续担任秘书,要么调任地区司工作,但直接上任哪有出国一趟的履历来得有分量!这样他回来以后就可以凭这份优秀履历担任更重要的职位。

于是,经由苏葵整理,再和各位领导商议,将这批秘书和随员的名单正式确定。贺旭东就担任的是驻法使馆二等秘书。

由于很多人员赴法离任,人事也出现了一些变动。西欧司一位处长升任上来和苏葵一起担任副司长,现任西欧司司长的是一位革命的老同志了,李先河私下告诉她,大概明年这位同志就要离任,上面领导属意她接任司长的位置。

也就是说,她才刚刚到任,后面马上又要升职了。

除此外,由于法文组暂且没有能够挑大梁继任组长的人,便让苏葵继续兼任法文组的组长,反正她现在也在负责法国事务,业务是有重合的。

当然这话是贺红峰说的。

“能者多劳!”他对苏葵说得非常理直气壮,“反正现在廊桥那儿也修好了,你过去过来也方便。”

办公厅下面的几个部门都在东楼办公,西楼是地区司的办公处。两栋楼其实不远,西楼二楼还有一处跨空的廊桥连接两栋楼,就是年久失修好久了,现在终于又把它重新修好,两栋楼的工作来往再也不用多跑冤枉路了。

所以贺红峰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苏葵总觉得他就是想让自己多干活。

于是她想了想:“徐闻英同志工作认真负责,我建议由他担任副组长,负责组内的日常事务,熟悉之后再接任我的工作。”

组长的工作是负责大方向的审查,但由于人员不足,很多时候组长要把组员的工作分担很多。现在经过大学和外交学院补充,法文组进了好几个人,之前实习的几位也正式转正工作,但随之而来的工作当然也更多了,尤其是两国建交以后,可以预见之后陆续会有很多法文国家与华国建交,法文组的工作只多不少。

贺红峰的打算她也知道,就是觉得工作太重要,所以不能轻易交付人。

徐闻英已经激动得脸色发红,完全没想到苏葵会给他这个机会。然而一看贺红峰犹豫的样子就像被浇了一盆凉水。

“小苏,实在是我不放心啊。”贺红峰指着几个人恨铁不成钢,“你说说你们,都是工作好几年的同志了,之前还能犯错误,让我怎么敢放小苏走?”

他说的就是法文组前两次出的错,一次翻译不统一,一次更好,送到首长那里的文件都弄掉了几句翻译,全是苏葵给及时发现的。他上了年纪,很多大事就指望着苏葵,还想苏葵之后接他的班,结果现在倒好,人都直接给他调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