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2 章 Chapter22(2 / 2)

加入书签

莫伦与麦考夫捎来史蒂文的死讯,更带来他是爆.炸案嫌犯的消息。

再怎么难以让人相信,当打开史蒂文继承的仓库,眼前景象让自诩了解史蒂文的人都闭嘴了。

仓库里有制作金属零件的机器、已经完工的十盒定时炸.弹、一堆高危化学试剂,还有一个分尸台。

台上暂无血迹,可那股血腥味挥之不去。

柜子里被切割的动物骸骨就是血腥味的来源。

在书桌抽屉内发现炸.弹机关设计的稿纸,从废稿到最终定稿是一张不少。

以及一份法灵顿地铁站附近的短租合同,租期只有一个月,就是当下这个月。

根据南岸仓库附近住户回忆,自从马侬去世,仓库不再存放码头货物。

史蒂文说是暂时借给朋友使用,没说什么时候再次开放对外招租。

他本人也不常在南岸,每个月回来三四次。没人注意到那些危险物品是什么时候被放入仓库。

综合以上发现,再对仓库内各处物品的指纹提取比对,以及检查了法灵顿区的短租房屋后,确认乔治·史蒂文就是制造且投放两次炸.弹案的真凶。

没有同伙,是他一人所为。

爆.炸案虽然告破,但因为史蒂文暴毙,留下了一些未解谜团。

从爱尔兰传回的电报,孚德镇从来就不存在乔治·史蒂文,也没有哪个相似人士用别的名字在小镇留下生活痕迹。

不过,1870年史蒂文在都柏林电报公司的工作经历,得到了相关公司的证实。

该公司的人事档案记录中,史蒂文自称从孚德镇来,也能说一口流利的爱尔兰语。

时间线上,伦敦南岸的居民更早认识史蒂文。

1864年前,他作为水手在伦敦港出入。人们也都听他说起老家是爱尔兰首府边上的小镇。

史蒂文究竟来自哪里?

根据对他作案动机的分析,对应他死前的作案轨迹,毫无疑问他对伦敦地铁的执念颇深,童年与伦敦地铁发生过交集。

另外,还要问史蒂文与艾坪森林怎么发生关联?

他选定在伦敦远郊的森林打猎,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从什么时候开挖地洞?

他的

机械技术、化学知识与打猎本领分别从哪里学习?有老师吗?或是自学成才?

而在南岸仓库、继承的小房子、短租的房间内,都没有发现相关的书籍或资料。

莫伦推测“乔治·史蒂文(JorgSteven)”是真名,至少是被他本人认同的姓名。

因此,山林地洞入口开关与JS相关。史蒂文在紧急逃跑状态中听到这个姓名,也仍旧会下意识地回头。

或许,通过寻找伦敦地铁修建旧闻与这个姓名的交集,有一定机会找出史蒂文过往的真相。

那一天可能会出现,也可能永远不会到来。

毕竟时间久远,已经是二十年前的旧事。

当时英国知识税尚未开始废除,报刊业远不如现在发达,更不提记录一个无名之辈的遭遇。

有的真相,只能成为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

*

*

1873年2月9日,又是一个星期日。

夏洛克来到蓓尔美尔街。

每月的第二个周日,如果学校没有临时安排,他就来伦敦与哥哥聚餐。

先询问爆.炸案的后续。

他也参与了验证爆.炸机关的阶段性实验,但没在报纸上读到更多报道。

夏洛克:“我看报纸,有几篇写到「北方剧院」也差点炸了,那与白厅的爆.炸案相关吗?”

麦考夫:“亲爱的弟弟,你一定要在下午茶的甜点时间讨论这种无趣的话题吗?别忘了今天的主题——庆祝我成功离开外交部。”

不论凶手史蒂文的过往有多少秘密,对白厅造成威胁的投弹案是成功结案。

麦考夫作为功臣,在很多人不解的目光中,从二月初调职到非常清闲的档案馆。

这份调职看起来不像是奖励,更像是贬职。

新岗位的快乐,只需本人感受到就好。

麦考夫心情明媚,他终于摆脱了滴滴答答的电报声,再也不用处理庞杂海量的国内外消息。

每天喝喝茶翻翻书,闲得无聊去整理几份档案卷宗,闲适的工作时间就过去了。

夏洛克一直知道当哥哥不想说话的时候,再怎么催也听不到几句实话。

“恭喜您达成所愿。”

夏洛克却还是努力趁着麦考夫心情好,让他吐露内情。

“您不介意分享一下喜悦吧?您知道的,告诉我案发经过,就能让我开心起来。”

麦考夫抿唇。

好吧。面对弟弟,肯定与面对雷斯垂德不一样,他愿意多给一些耐心。

是以非常简洁的话语说完整起案件。凶手是谁,动机是什么,以及大致的作案计划。

省略了因为剧院拆弹,与谁相遇;省略了亲自前往艾坪森林;更省略了他的被坑经历。

麦考夫一口气说完,礼仪性地问:“还有什么疑惑吗?”

夏洛克正要张嘴。

麦考夫举起茶杯

,以示不必多话。

“请不用追问。我没说的,或是你不便知道的,或是案情里的未解部分。你再提问也只是浪费难得的悠闲时光。”

夏洛克微笑。

听!这就是亲哥哥会说的话。是兄弟感情非常好的表现,否则也不会用词直白。

既然哥哥敢说,那么作为弟弟也必要有回应。

夏洛克直言:“恕我不能赞同一点。以往,你能使用「难得」去修饰悠闲,但这个形容与您现在的生活状态不符。情况已经变了,你从周一到周日都很悠闲,「悠闲」变得常见起来。”

夏洛克发誓他是在“善意”提醒:“亲爱的哥哥,你可别用错了形容词,小心语言的力量。”

“夏利。”

麦考夫最不想听到就是重回忙碌,不让弟弟进入预言家模式。

“你在剑桥缺什么实验原料吗?我闲来无事,送你一批。你不如现在想一想,列个清单。”

夏洛克:我是会被实验材料收买的吗?好吧,我会。

拿出记事簿,唰唰地写了起来。

他一边写一边又忍不住好奇询问:“档案馆真的很清闲吗?有棘手的工作吗?”

“没有。”

麦考夫坚定地摇头,但莫名想起昨天地下室内的一幕。

昨天,下午一点半。

他去地下室开始当天的整理旧资料工作。

旧资料很多,慢慢整理,十年也整理不完。

慢工出细活,本就没有快速完工的指标要求,每天抽一个小时慢慢理就行。

整理过程中,有一本书从架子上掉了下来,砸到脚背。

麦考夫拿起,是《欧美爱情故事》。

这个书名显然与存放市政建设资料的库房格格不入。

更诡异的是这本书是人皮做的。

麦考夫反复确认,肯定了自己没有判断错误。

人类皮肤的毛孔与其他动物是不同的,用人皮装订书籍虽然罕见,却从中世纪的欧洲就出现了。

除了一些个人癖好,人皮书多是用于惩戒与警告。

比如几十年前,英国就有本新的著名人皮书问世。

男子谋杀了情人。他被实施绞刑后,将他的背部剥皮。那张皮被用来装订相关刑事案件的卷宗封面,以震慑世人。

用人皮装订凶案卷宗,尚能用旧时行规去解释。

然而,一本爱情故事书为什么要使用人皮呢?

书,是手写的。

麦考夫当场匆匆翻了一遍,都是狗血桥段的爱情故事,没什么深意。

没找到署名。不仅没有作者名,也没有收藏者的姓名。

他不予置评地把书放回书架上,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这应该是以前某个员工上班躲懒看闲书时留下的。

只是一个问题在脑中徘徊不散。

这本《欧美爱情故事》不仅封面是人皮,就连书页也都是人皮。需要从

多少具尸体上剥皮呢?

*

*

花园路别墅。

八天前,莫伦搬了进来。

她的二月新生活从入住新家开始。

在清理了谋财害命的萨米·沃尔与试图造成伦敦恐慌的乔治·史蒂文之后,日常生活与忙碌调查告别。

悠长假期终于开始了。

不必熬夜又早起。

想看什么看什么书,想练几套拳就练几套拳,想雕刻木头骷髅也不必赶工完成。

期间,邀请了一些人来暖居。

像是原电报公司的薇薇安与乌丽卡,还有终于能顺利开启新生活的露娜,以及辛苦善后的雷斯垂德探员。

有一封空白的邀请函躺在抽屉里。

莫伦最终没有邀请麦考夫。

于私,两人不熟。

于公,不再有任何事务往来,才是给摸鱼爱好者的最大礼物。

莫伦选择成全福尔摩斯先生一次。

感谢他为爆.炸案的出谋划策,不给他增加额外的社交活动。

一切看似步入正轨。

来到十九世纪,收收租、数数分红的悠闲日子就要开始了。

月光斜照入窗。

莫伦望向天际,满月悬空。

她隐隐不安,因为上周的别墅大扫除中,发现阁楼的某块木板暗藏夹层。

打开夹层,里面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本名为《欧美爱情故事》的书。

书的内容主打狗血,比如第一篇是伯爵未婚妻与侍卫私奔。她简略扫了几眼就没兴趣了。

内容不是关键。

关键是整本书都是人皮做的,这得用多少具尸体呢?

这样一本书,没有作者署名,也不知道是谁收藏的。它怎么会在别墅阁楼里?

四年前,瓦莱丽女士购买别墅时,将上任屋主留下的所有摆件都登记在册。

有一件算一件,这些物件也算在房屋售价内的,其中没提到人皮书。

购置别墅后,瓦莱丽一直没来居住。直至莫伦继承遗产,重新打开这栋房子的大门。

那么人皮书又是谁的?什么时候存在的?

或许是她想多了,区区一本书能掀起什么风浪。

莫伦说服自己不要总是多疑。

与其多想,不如早点休息。一觉醒来,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

*

*

不!

意识醒来后,没有看到太阳升起。

莫伦没睁眼就发现身下触感不对,她买的床单不是丝绸质地。

她在睡觉前也不点熏香,可鼻尖飘荡着一股甜腻的熏香气味。

最诡异,是指尖的触感不对。

用拇指触碰食指,这不是她的手指关节长度。

难道又穿越了?究竟怎么回事?

莫伦睁开眼,看到左手虚握着一本书。

虚握,因为那本书是虚影,不存在实体。

它的模样太眼熟,赫然是阁楼里人皮书的翻版。

尝试打开。

尽管虚影状的书被手指穿透,但确实能翻开。

扉页写着:

『欢迎来到梦境世界,这本是您专属的《欧美爱情故事》,别人无法看见或阅览。

如果您不希望意识消散,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在现实中清醒。

接下来,请阅读注意事项。』

莫伦:……

她就想问一句,想放一个大长假是十恶不赦的事吗?为什么那么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