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第12节(2 / 2)

加入书签

所以她也就没多问,直接松开荷包上系着的穗带,把里面的东西轻轻的倒在了炕上。

只听见一阵细微的金属碰撞声,周青林走进一看,才发现这荷包里不是他意料中的银子,而是几样精美的首饰。一个红珊瑚戒指,一对珍珠耳珰,两朵镶嵌玉珠的花钿,还有一块小小的翡翠玉片。

他拿过刘莲芝手中的荷包,打开仔细瞧了瞧,里面已经空空的了,没看见银票什么的,周青林有些意外,这和他想象的有些出入啊,难道是时间久远原主的记忆出了差错?

不,周青林想,该是他自己理所当然的以为了,他以为原身爷奶留给原身的必定是银钱来着。

周青林拿起戒子仔细端详,上面的红珊瑚足有鸽蛋大,虽颜色不是顶级的牛血红,可这么大的红珊瑚戒面也很是难得了。

还有那块翡翠玉片,晶莹剔透,没有一点瑕疵,加上另外两件珍珠耳珰和玉珠花钿,这些首饰少说也能值好几百两了,可见原身的爷奶对这个孙子也是真心疼爱的。

想了想,周青林拿起那副珍珠耳珰,把余下的几件首饰重新装进荷包递给刘莲芝。

“这些首饰你收着,只这个,明天我去镇上把它换成银子,好办些年货回来。”

周青林心想,明天他就把储物仓库里的人参拿一颗出来卖,至于这对耳珰自己就暂时存在仓库里吧。刚刚他已经想好了,等过些年,几个孩子大了,他就把这些首饰分给几个闺女当嫁妆,这也算是原身这个父亲对几个孩子的弥补了。

刘莲芝拿着荷包,一时心里百感交集,这几样首饰看着就很贵重,原以为相公会自个收着的,没想到他居然想都没想就把它们都交给了自己。

相公是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自从分家之后,相公就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对她也不似以往那么冷淡,对几个孩子也多了从未有过的耐心和喜爱。这是刘莲芝以前做梦都不敢去想的事情,如今相公却做的得心应手,好像本就该如此似的。

刘莲芝不禁抬头看向眼前这个男人,目如朗星,鼻若悬胆,以往拉碴的胡须,如今也都被他剃了去,此时整个人看上去清清爽爽、精神奕奕的,再无一丝往日的萎靡和不振。

周青林知道这女人正在打量自己呢,也知道她对自己的变化有疑惑呢,可周青林半点也不怵。

他就是他,如假包换,毋庸置疑。

见对方还一副傻愣愣的样子,周青林故意唬着脸凶道:“看什么看,你不要那我自己收着吧。”

说着便摆出一副要抢回荷包的架势。

刘莲芝赶忙把荷包往怀里一揣,跑了。

心道,男人能把家里的银钱都交由你管,这是对你好,要和你好好过日子的意思呢,自己才不会傻傻地往外推呢。

想到相公刚才那凶凶的眼神,刘莲芝可以肯定了,相公还是那个相公,没变!

眼见天色还早,周青林又套上了“抗冻行头”,出门找张木匠去了。

家里院子的门得快些修起来才行,不然周青林都不敢让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耍,就怕会有啥野物从山上跑下来,伤到了她们。

刚刚从老宅回来时,他们就在篱笆外看到一只兔子,灰色的皮毛,看着还挺肥的,可惜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呢,灰兔子就“唰”的一下跑的没影踪了。

周青林心想,改天他就到后山去转转,看看上面到底有些什么,顺便再练练那存在储物仓库里的那杆□□。

“张”是晓金村里的大姓,村里近一半人都是张家人,这不,里正和村长也都是。

当年周氏族人刚迁居到晓金村时,曾受过不少张姓人的排挤,有被侵占宅基地的,有农忙水田灌溉被抢了水的,那霸晒谷场的事更是不用说。

直到周青水和周耀祖叔侄俩相继考上功名后,张姓人方收敛许多,而后两族人的关系才渐渐缓和起来。

所以说,不管处在什么时代,权力就是实力,都是让人生畏的。

“张叔在家吗?”

周青林敲了敲门,这么冷的天,应该是有人在家的吧。

张菊正和她娘在灶间唠嗑,这两天因着刘莲芝被分家的事,可把她高兴坏了,满肚子话憋在心里,婆家又没人可说。

于是就偷偷跑了过来,和自家娘说说心里的畅快了。

正说到兴头上时,就听到院外有人在敲门,她忙跑出来开门,见到门口站着的周青林后,张菊有些诧异,不知道这人过来她家做什么。

因为刘莲芝的缘故,张菊平日对周青林本也是爱搭不理的,如今这夫妻俩在她眼里就是一对落难的人儿,她自更是不屑了。

“你来我家干啥?”

张菊冷着脸堵在门口,没有让周青林进去的意思。

周青林自然知道这位是谁,也知道这人为啥对他会有这么大的敌意。

前世他也碰到过这类人,要他说啊,这种人的行为用两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有病”。

“是青林啊,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这时张菊娘也出来了,见到是周青林后,忙笑着跟他打着招呼。

“婶子,大叔他在家吗?我想找他帮我做些活儿。”

“在呢,在呢,哎呦,这大冷天的,快进来,快进来!”

把女儿推到一边,邱氏忙把人迎了进来,给周青林倒过茶之后,便让他在堂屋等会儿,自己则去木工房喊老头子了。

张大河有三儿子,家里的屋子自然不小,周青林看了看,连着堂屋这排就有正房五间,东西两边各三间厢房,院前还有一排倒座房。

见识过现代的寸土寸金,再看看这里人的居住状况,周青林不禁感叹,在居住方面,还是古人更舒坦啊。

这不,每户基本都会有个大院子,院前种菜种花,院后养鸡养鸭,有些人家还在院子里种上几棵果树。

春华秋实,甜果飘香,这样家里孩子吃的果子就有着落了。

张大河是村里的老木匠,他的木工手艺还是从祖父那辈传下来的,几个儿子也都跟着学做了木匠。

如今他岁数大了,外头的木工活计都交给了几个儿子。他自己则在家中接些轻便活计来做,帮人家打打嫁妆箱子,做做桌椅板凳啥的,倒也是不错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