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第14节(1 / 2)
现在看来,这一百五十两算是实在价了,于是周青林点点头道:“那就按掌柜说的,一百五十两。”
喊来账房,让他去取银子后,刘掌柜笑着对周青林说道:“日后若还有此种品相的好物要出手,烦请小哥务必先考虑本店如何?”
“那是自然。周青林点头应下。
心想,这参他储物空间还有,只要对方给的价格实在,那他肯定不会去别家的。
银货两讫,揣着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和五个十两的银锭子,周青林先去了荣昌街上的和记点心铺。
在原身的记忆里,云河镇就数这家铺子里的点心最是香甜可口,这么好吃的糕点,周青林自然要买些回去给孩子们尝尝。
刚走进铺子,店伙计就笑迎了过来,听到客官想买小孩子吃的点心后,便报起适宜的点心名来。
那什么桂花糖蒸藕粉糕、如意片、梅花香饼、玫瑰酥、吉祥果、杏仁佛手糕,听着就很味美的样子,周青林让掌柜每样都称上一斤,还有那松子糖和蜜饯他也买了许多。
最后一结算,乖乖,八两银子,眼见自己一个大银锭子掏了出去,最后找了两颗小银锞子回来。
周青林突然有了一种,不管在哪朝哪代,钱永远都是不禁花的感觉。
过年肯定得买布做新衣裳,想到母女几个那身统一的工作服,周青林拎着大包小包的糕点朝布庄走去。
等路上看到有挑着背篓叫卖的小贩时,他就花了十文钱买了一个最大的,这样把提着的点心都放进竹篓,再往肩上一背,倒是轻松了许多。
每逢过年的时候,布庄里的人肯定是最多的。周青林背着个大竹篓好不容易挤了进去,可等看到柜台前的情形时,简直是吓了一跳。
大姑娘小媳妇老大妈凑成了堆,伙计和掌柜被指使的团团转。
而布店里,像他这样的男顾客基本没有,人家相公或当家的,都在店外头等着呢。
是以鹤立鸡群的他,掌柜自然一眼就瞧见了。
“这位客官想买些啥?”掌柜把手里几尺布包好递给一位大婶后,就急急朝周青林问道。
周青林看到有人招呼自己,赶忙上前,“我要买好看的布。”
好看的布是啥布?
掌柜有些纳闷,他家的布都好看啊。
周青林见他傻愣愣的看着自己,便指了指布架上几匹颜色亮丽的棉布,“喏,就像这样的,这几匹我都要了,还有......”
他转头看向另一侧布架,然后又指着两匹颜色清雅一些的,“这两匹我也要。”
哎呦,这是碰到大客了,一听周青林要买这么多,掌柜有些激动。
他忙把那些布匹都抱到了柜台上,而后脱轴卷布,接着算盘劈里啪啦一阵响,最后掌柜露出八颗牙笑道:“客官承惠二十二两!”
周青林颤巍巍地掏出两个大元宝,顺带把刚刚找来的两个银锞子也递给了掌柜,这一下子就去了三十两,他这算不算败家老爷们啊?
管他呢,周青林心里默念: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结果出门下台阶时……
两分钟后,周青林左手拿着鞋面,右手拎着鞋底,一蹦一跳地去了街对面的鞋铺。
刚才他走的太快,鞋底卡到石砖缝里了,他用力一拔,结果鞋子就身底分离了。
周青林看了看眼前慈眉善目的鞋店掌柜,心想,那石头缝不会就是他凿出来的吧。
在店里挑了双厚棉鞋,穿上后脚立马暖烘烘的了,可真舒服。
周青林看到,货架上还有好多靴子摆着,料子好像是鹿皮,周青林忙让掌柜拿给他看看。
听到确实是鹿皮靴后,周青林便有些心动,这靴子内里缝的都是兔毛,摸上去毛茸茸的,暖和极了,且鞋外边包着的鹿皮,就是下雪天穿,也不会打湿鞋袜。
想着几个小的穿着靴子在雪地里蹦跳的样子,那三两银子一双的价格,在周青林心里也不过是毛毛雨了。
所以买买买!
周青林伸出手掌,一双双比划起来,大丫的一掌多一小节,嗯,这双刚好,不对,应该稍微买大一些,不然穿厚些的袜子就紧了……二丫的刚好一掌,嗯嗯,就这双吧,三丫的一掌少一节……。
昨晚周青林在孩子们睡觉时,就用自己手掌量了她们鞋子的尺寸,现在买起来就不费劲了。
挑好五双鹿皮靴子之后,周青林又给她们母女每人买了一双棉鞋,绣花棉鞋无论大小都是八十文一双,周青林脚上这种男式的一双六十文。
一次买了这么多鞋子,掌柜很干脆的给抹了四十文零头,收了十六两银子,还按鞋子的大小送了七双布袜。
看着这么满满一背篓的东西,周青林就和掌柜商量,想把背篓的东西先存放在他店里,等自己买好东西后再过来取,掌柜自是答应的。
家里除了油盐,其他什么调料都没有。这让周青林的好些厨艺都施展不出来,他去西市买了茴香桂皮还有生姜大蒜。装油的坛子也买了几个。
看到市场上有新鲜的鱼,就买了几条。接着又去猪肉铺买了几斤五花肉,看到一堆大筒骨才十文钱,周青林都买了下来,孩子们的营养可不能马虎。
对了,明天他还得让刘莲芝去村里问问,看看谁家有鸡蛋卖,还有那大白菜和萝卜啥的,都问村里人买一些,大冬天的缺了蔬菜可不行。
本还想买几副春联来着,可等周青林看过年画摊子上挂着的那些春联后,觉得那上面的毛笔字还不如他写的好呢,这不是吹牛,他可是练了二十几年书法的人呢。
最后周青林只买了两个红灯笼,至于那对联什么的,他还是买纸回家自己写吧。
想到这里,周青林又去书店买了笔墨和砚台,还有几卷大红纸。
想到答应闺女们的风筝,他又让掌柜再拿了几卷白纸。
果然,不管到哪个时代读书都是烧钱的事,这不,笔墨和砚台这几样就花了他十两银子,一百两的银票也换成散银了。
买好东西后,周青林就准备回村了,此时已是下午,回去还有两个时辰的路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