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第118节(2 / 2)

加入书签

周向东点头,道:“那我现在就喊上村长一起去他们家拿,等都收齐了,我再给你送过来!”

“不用了,等晚些还是我自己上姑父家取吧。”

“也好!”说着周向东就急匆匆地找村长去了。

......

从村长家回来,张寡妇的心情就没怎么好过,说来还是因为免税田的事。

昨日她听说孤儿寡母的人家都有的,于是今天早上她特地跑到村长那里询问,哪知村长说有年龄限制的,说她家铁蛋已经超过了年龄,所以就不能把名额给她家了。

既然有这样的规定,她也没话好说,只得悻悻地回去了。

可回到家后,张寡妇就不知不觉想起了相公去世后,自己母子两个过的日子来。

那时自己刚二十岁,铁蛋也才五岁,她又是当爹又是当娘的拉扯着儿子长大,地里的活都得靠自己,有时爹娘兄弟也会过来帮她一把,可大多时候都只有她一个人。

想想那几年自己可真是苦啊,话说她一个女人家,哪里懂得种地的学问啊,所以每年地里收粮食的时候,她家的收成都是村子里最差的,交过了田税后就剩不了多少了。

为了够吃,自己每次做饭时都会加好些萝卜进去,特别是大冬天的时候,基本顿顿都是萝卜稀饭。

每回铁蛋看到别家孩子吃大米饭时,都嚷嚷着要吃,可给他吃一回两回还行,吃多了家里就要断顿了。

是以,好多次,自己只能由着孩子哭。

当时有好多人劝她再走一家,说她还这么年轻,总不能今后就这么一个人过吧。

她娘也这样劝过她,可只要一想到儿子跟着自己嫁人肯定会遭人嫌弃,她就咬牙没同意。

唉,想到过去的种种,张寡妇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掉,她边抹泪边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道:“别哭别哭,这有啥好哭的,过日子谁没个坎坎坷坷呢,熬过来不就行了吗,这不,自己现在不是挺好的吗。”

如今儿子也已经成了亲,儿媳妇也是个好的,最最让她高兴的就是媳妇已经怀孕五个多月了,再过几个月自己就要当奶奶了。

想到这里,张寡妇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正当她又是哭又是笑的时候,张添头急急忙忙走了进来,等见自家老娘满脸是泪的模样,顿时吓了一跳,忙问怎么了。

“娘能有什么事啊,娘就是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当奶了,高兴呢,对了,你过来干啥啊?”

“我来问娘拿咱家的田契,村长和周族长过来了,让咱们把地契给他们,说明日就把咱家的水田挂到青林哥的名下,这样以后就可以免田税了。”

“你说啥?”张寡妇有些不敢相信,忙急切地问道:“他们不是说你岁数超过了不能给咱们吗,咋这下又可以了啊?”

“刚刚我听村长的意思,是青林哥指名要把最后四亩地的名额给咱们家的。”

说道这里,张添头心里甭提有多得意了,嘿嘿,青林哥对自己可真好。

“哎哟哎哟,这真是太好了!娘这就给你拿去!”

张寡妇喜不自胜,忙掏出钥匙开起自己那口已经掉了漆的嫁妆箱子来。

第二日,周青林就拿着二十几户人家的地契去衙门办理过户。

去的时候,他还特地从家里带了两小竹篓咸鸡蛋过去,准备一篓送给高主簿,另一篓送给刘掌柜。

高主簿看到咸鸡蛋后,脸上忍不住的笑,上次咸鸡蛋拿回去后,家里的几个皮孩子可喜欢吃呢,弄得他这个当爷爷的都不好意思和孩子们抢。

现下看到周青林又给他送来了这么多,高主簿自然笑得见牙不见眼了。

等把田契过好了户,而后周青林又让书吏帮他把那宅子房契上的名字换成了刘莲芝的。

忙好这一切,周青林也没耽搁,和高主簿告辞后,便去了一趟滋福堂,把另一竹篓咸鸡蛋给刘掌柜送了过去。

......

牛去长空辞旧岁,虎来大地迎新春。

在阵阵鞭炮声中,迎来了壬寅年。

过了新年孩子们又都大了一岁,特别是大丫,今年十月就及笄了,女孩子的成人礼可是大事,周青林准备到时候好好给大闺女庆祝一下。

至于旁人说的,女孩子及笄之后就该嫁人的话,周青林就当没听见,在前世这就是初中生的年纪,这么早嫁人干嘛,自己又不是养不起。

还是过两年再说吧。

对于相公的决定,刘莲芝肯定是支持的,相公可比自己懂得多,听他的准没错。

刘莲芝把新做的几件衣服都放到了包袱里,还有新做的鞋子。

再过几日相公就要启程去往京城了,自己得把行李收拾好了。

等整理好衣裳鞋袜,刘莲芝一时又想不起还得带啥东西来着。

周青林看她心神不定的样子,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他笑着说道:“你放心吧,等考好了试我马上就回来,肯定不会赖在京城的,还有,咱们与爹娘早就分了家,你相公我是不会去找他们的。”

刘莲芝点头,可眼里却满是不舍,说实话,她心里还是非常担心的,如今相公这么好,要是公婆见了之后,不让相公回来了,那自己该怎么办啊?

正当她胡思乱想的时候,大丫带着几个妹妹过来了,几个小姑娘手里都拿着给爹爹做的针线。

一听这些东西都是给自己做的,周青林顿时忍俊不禁,忙一一接了过来。

大丫缝了一个钱袋,颜色是周青林最喜欢的青兰色,因着爹爹这次还要去京城参加春闱,是以,大丫特地在钱袋上面绣了一路登科的花样,莲花次第开放,而莲花下面绣了一只回首期望的鹭鸟,不但绣得精致,寓意也极好。

二丫则给爹爹做了一个装毛笔的笔袋,方方长长的,且在袋面上,二丫也绣了一幅寓意极好的鱼跃龙门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