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第160节(1 / 2)

加入书签

第156章 、去南川

时间一日一日过的飞快, 感觉好像才过了热热闹闹的除夕,转眼就已到了启程出发的日子。

江灏一大早就骑马过来了。

正月初二那日他也有来过,当时周青林把江灏叫到了书房里,翁婿二人聊了很久, 其实也无旁的事, 无非是嘱咐他帮忙多看顾着家里。

主要是怕自己不在家的时候, 王氏会上门来闹幺蛾子,到时被孝道压着,说不定妻子和闺女们会受委屈。

其实周青林还真是多想了。

王氏向来就是个善于审时度势的人,自从知道二儿子要外放到穷乡僻壤做知县后, 原本生起的那些心思立马全都歇下了。

本来还想着能沾老二的光呢,可现下到底谁沾谁的都还不一定呢。

大孙子告诉她, 说那个叫啥南川县的地方可穷了,粮食年年都欠收, 百姓们一年中有大半年都在盼着救济粮度日, 而朝廷下发的粮食也不是管够的,挨饿是常有的事, 所以就这么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地方, 以后老二还能有什么大好的前程。

她早就说过老二是个爱胡闹的,偏老头子还不信, 现下好了,原本翰林院好好的差事就这样给折腾没了。

耀祖可是说了,说二叔到了南川后,以后要想再挪窝,基本就不可能了。

如今看来, 老二家唯一值得人巴望的也只有大丫的亲事了。可那日老国公夫人的态度王氏也领教过了, 人家压根就不想搭理她, 所以自己热脸贴冷屁股的硬凑上去也没啥意思。

她王翠花又不是没皮没脸的农家妇人,再怎么说自己也是国子监助教的娘、翰林院侍读的祖母呢。

是以,往后像这种讨好人的事,她是不会再去做了。

何况上次耀祖媳妇已经和她说了,说二叔没有儿子,往后二叔家的这些家产就只能留给几个侄子,还告诉她这是朝廷律法规定的,谁来反对都没用。

听了这话,再想到老二家的大宅院,王氏高兴的简直能飞起来。

有了这样的定心丸吃着,王氏倒是难得的淡定了起来,既然二儿子说两家各过各的那就各过各的吧,反正宅子田产啥的又不会长腿跑了,迟早还不都是耀祖他们的,所以她不急。

......

李金早就把车马都安排好了,行李也都搬上了车,李安和牛三,还有喜子,他们三人也把自己的衣裳被褥都装上了车,这次他们是要跟着老爷一起去南川县赴任的。

吕志义和应进庆则一人背着一个书箱,里面装着满满的书,这些书是周青林让他俩一定得带上的。

虽说过几年再去参加乡试,可不代表就把学业扔到一边了,不然几年荒废下来,该忘的不该忘的全都忘光光了,那还考个屁的乡试啊。

吕、应二人自是没有二话的,两人都知道周兄这是为他们好呢。

想到昨日周兄还跟他们提的幕僚薪俸,每人每月十两银子,乖乖,居然有这么多,一个月十两,那一年岂不就是一百二十两啦,哈哈哈,吕志义和应进庆简直开心的不行,这下养媳妇、养娃都不用发愁了。

不过两人都知道周兄这是在帮扶自己呢,不然就凭他俩的脑袋瓜子,哪里胜任得了幕僚的差事啊。

吕、应二人心中感激的同时,也暗暗下着决心,自己一定会尽心尽责做好这份差事的,绝对不负周兄对他们的好。

这样大冷的天,外头风又大,周青林并没让家人跟着去码头送行。

等他再次嘱咐岳父岳母要保重身体,而后上了马车准备挥手和众人辞行时,才发现人群中少了三闺女的影子。

“凌雪呢?”周青林四下看了看,并没找到人,他心里有些纳闷,自己都要出远门了,三闺女怎么不出来送送爹爹啊?

刘莲芝听了,也忙往边上看去,见三闺女确实不在,且她的大丫鬟彩蝶也没来,再想起前几日三丫说不想爹爹去外放的话,刘莲芝无奈地笑道:“怕是舍不得你走,回院子哭鼻子去了吧。”

想到三闺女平时老爱围着自己打转的场景,周青林觉得这样的可能性很大,莫名的,他心中升起了离别的感伤,周青林清了清嗓子,道:“家中就有劳娘子费心了。”

刘莲芝双眼含泪,“相公莫要挂心,我会照顾好家里的,倒是相公你,出门在外,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才是。”

嗯嗯,周青林点头应下。

再看时间也已不早,且从这边过去大通桥码头还得花上近半个时辰,而那前往晏州的船辰时三刻就要准时出发。

周青林没再犹豫,放下布帘后,便催着车夫可以启程了。

随着一声清脆的马鞭声响起,马车缓缓而动,待出了正门时,老刘头的大嗓门便传了出来,

“此去南川路千里,我家女婿定平安,此去南川水路长,大鬼小鬼通滚蛋,此去南川路路通,匪徒路霸无影踪,此去南川天天顺,天灾人祸全没有,此去南川......”

......

晨雾散去,大通桥码头又忙碌了起来。街道两旁的小摊贩早已出了摊,卖的是包子、馒头,还有面条,时不时还能听到卖油条的吆喝声。

扛包的汉子们虽衣裳单薄,可丝毫不惧寒冷的江风,这不,靠岸的客船刚放下跳板,他们便争相往前,纷纷招揽着扛包的生意。

“老爷,有货要扛吗?您别看小的块头大,扛东西可仔细着呢,保证不会伤到分毫。”

“老爷,要抬行李吗?您看我们哥俩给您抬咋样?”

而那些被喊作老爷的船客们,则目露挑剔地朝扛夫们个个打量着。

等周青林一行人到达码头时,看到的正是这么一副老鸨选花魁似的场景。

扛夫们见几个老爷瞅着他们就跟挑花似的半天也选不出个所以然来,而这边又有马车过来了,便不再鸟那些老爷们,立马转身朝周青林的五辆马车跑了过来。

周青林今日只穿了青缀长袍,并没把官袍换上。说到官袍,这里不得不提上一嘴,皇帝奖给周青林的两身从六品新官袍他都还未上过身呢,现在自己是七品官,原来的官袍已经不能穿了。

扛夫们见周青林下了马车来,忙快步上前问道:

“大老爷,您要扛行李吗?让小的来给您扛吧,您别看小的块头大,扛东西可精细着呢,保证不会伤到分毫。”

“老爷,我来给您扛箱笼吧,工钱您看着给就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