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6(2 / 2)

加入书签

之前他心里还笑话皇阿玛,天天批不完的折子,大事小事都要联系这位官员的性子揣度一番。

现在,他才粗粗这么走了一趟,就他爷的这么多破事!

想当个明君,真他爷的难!

“这个简单,终身追责,继任者上报就是了。”

嗯?

听起来似乎很容易试行?

至于会不会有效果?这世上哪有一样措施,是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呢?

简单又明确,震慑的作用立竿见影。

弘历想了想,小心翼翼道,“这得罪满朝文武的规定,等我当了皇帝再来定?”

他提出来,让皇阿玛公布,似乎有些不孝?

弘昼诧异:“咱皇阿玛已经几乎将满朝文武得罪光了吧?不差这一条。”

放心提吧,少年!

四大爷只会觉得高兴,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弘历瞄一眼弟弟理所应当的表情,直觉自己日后也要步入让满朝文武不喜的后尘,面容沉重的点头。

对,就该如此!

当皇帝的都要处处省银子,过劳累酸苦的日子,官员怎么能尸位素餐疲懒懈怠!

第二日一早,弘历、弘昼直奔开封府。

赈灾的具体事项用不着他俩,朱轼一条条安排得有条不紊。

知道太子爷和宝亲王也一同来了河南赈灾,年羹尧就很配合了。弘历、弘昼人还没到开封府,他已经通知各县开粮仓,递了请求赈灾的折子回京。

就算弘历、弘昼去了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县查看,他也不慌。粮仓的粮食还在,顶多就是他被蒙蔽了,以为灾情不严重,被皇上训斥一顿罢了。

况且,皇上也知道那兄弟俩看他不顺眼,参他的折子定会往夸张了说。

兄弟俩确实也在写他的种种不是,不过,不是参他的折子,是写给雍正帝的信。

弘历的信很客观,一路所见都写得清楚。包括淇县老翁声泪俱下说的话,县令万文康打算怎么赈灾。一个字没提年羹尧,用词也没有夸大。

弘昼则是整封信都在骂年羹尧。

河南下这么大雨,就是年羹尧品性不好,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百姓见了他和弘历害怕,定是年羹尧平日里纵容官员欺凌百姓,就算他没纵容,也难逃监管不力的责任;蓟县和云梦县死了那么多人,年羹尧居然无动于衷,简直就是丧尽天良;七旬老翁都知道要补种红薯大豆菜蔬过冬,县令急得要上吊,年羹尧还在开封悠闲自在呢!如此无德无才冷血无情老天爷都不喜的人,不配为官!

雍正帝收到两封内容迥异的信,闭目沉思。

弘昼的信必然是夸大其词,但年羹尧一定也确是赈灾不利。

他又拿起弘历的信,细细的看过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