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节(2 / 2)

加入书签

“定是一等一的好货。”

蔡商拍着胸脯保证,出了门整个人扶着墙靠会儿,他是再不敢造次的,不然有他好果子吃。

谢行安办成这事后,又请人过来商谈旁的药材,虽说是风疹,万一生了别的病症,再想拿药就没那么简单。

还去信到江淮,让谢十五带药材和人去成县,不够便到药行里叫大夫。

忙活了半日,全部的事情妥帖安置好后,带着几艘药船驶出浅水镇。

浅水镇到成县需得两个时辰,谢行安趁这个时辰补眠,临睡前吩咐谢七,“把皂荚和苍术先找出来,放到一块。”

这么多人染疾说明邪气重,浅水镇这段日子多雨,成县难免。在潮雨后生疾,便得先需用这两物烧烟驱邪辟疫。

一觉睡醒,船只便抵达成县的码头,城门紧闭,重兵把守,将士面色严肃庄重。

四周寂静无声,仿佛能想象县内萧条。

谢行安无所畏惧,上前交涉,为首的小吏打量了他一眼,生得模样不像是医者。

可这时候敢来成县的,他都心生敬意,更何况还带了几船的药材。不过得先禀告于县令,派的人回来说县令让他们进来,才行礼后喊道:“有大夫来成县救人,开城门!”

城门大敞,谢七让人烧烟,烟气缭绕间,谢行安踏进了空荡的县城,衣袂飘飘。

巷道无人,偶有兵士转悠,可紧闭的门窗后头,有不少人趴在那里看他们,神情冷漠。等人扛着一箱箱药材走到街上的时候,他们才惊觉,这条命大概有救了,声泪俱下。

作者有话说:

烹缸:意同拎缸,恐吓之意。

搭浆:质量马虎,标准下降。多指办事敷衍了事,搪塞应付。

——《扬州传:绿杨明月映珠帘》

风疹会传染,严重确实会死,青蒿医治和苍术加皂荚点烟祛除邪气参考《本草纲目》

感谢在2022-05-28 00:23:26~2022-05-28 19:13: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chaifeizi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章 入梦

◎找帮手◎

谢行安走在成县的街上,如芒在背,透过窗棂能看见的全是人影,屋里的人们沉默地看他们走过去。

一路到了县衙,县令面容憔悴不堪,手头上积压的全是医馆报上来染风疹的人数,与日剧增。

所以听见有人带了药材过来,他连忙让人放行,见到谢行安时,有些惊讶,太过年轻俊秀。

“我是江淮城谢家医馆的,听闻成县有风疹,带了些许药材过来,不知染风疹的人,县令安排在何处,可否带我们一道去帮忙?”

谢行安的语气不卑不亢,让县令又瞧了他一眼,最后点头同意,说道:“此次风疹甚烈,本官虽让你们进来,可也不要妄加靠近,还是以自身安危为主。”

他说完,带着一行人前往成县的祠堂,染风疹的人全部都被安排在那里。

县令边走边叹气,原本他不想把众人关在屋里,是医馆的人说,此次染疾者太多,死伤再多的话,医治不过来。上头也会怪罪,才走了下策,把东西两地隔开。

谢行安到了祠堂门口,并未进去,而是让谢七去找谢家医馆的大夫拿医案,并开始燃烟。

医案很快被拿了过来,上面所记录在册的病症基本上都是肤发红,脸上有皮疹,一日内全身发遍,偶有几人潮热,三日内死亡。

是风疹无疑。

不远处的隔间有人熬汤药,他看过医馆开的方,把青蒿煎水搓洗患处,再开别的方治病,并无不妥之处。

只消将青蒿和旁的药材给他们熬制便可,他想去里面瞧瞧,没人同意。

谢行安正待说些什么,紧闭的祠堂大门被打开一条缝,里头蒙面纱的小吏跪倒在门前,惊惶道:“大人,又有小儿发病了!瞧着怕是不好!”

“什么?”

县令眉头紧皱,之前是成年壮汉发病到不治而医的地步,连进去的大夫也染上了,如今再想让人去,他的眼睛扫过一众大夫,心里沉重。

“我去。”

谢行安适时站出来,声音无一丝波澜,好似去的不是疫病之地,而是踏春阳一般。

空青在边上急得快手脚并用,谢七立马说道:“郎君,还是让我去为好。”

“不必劝说,我去里头瞧瞧,若非碰上了别的病症,风疹没有那么容易死人。”

谢家在行医上,从来没有畏缩不前的大夫。

屋内的哀嚎声大到从半开的门缝中都能听见。

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谢行安提着药箱,信步进去,空青和谢七无法阻拦,只好一直守在门外。

被小吏带着往前走,妇人凄厉的哭喊刺进每个人的耳朵里,“阿成,我的儿啊!你要去了,娘也不活了——”

旁边的屋舍里有人跟着一起哭,谢行安皱眉,大跨步将那间屋子推开。

哭到将近昏厥的妇人紧紧抱着孩子,像是感受到希望了,连忙往前爬着过来,跪在地上磕头。一遍又一遍道:“求求郎君救救我儿,把他带出去,救救他。他才不过五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