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节(2 / 2)

加入书签

萧照转过脸去,脸上神色阴沉,不再听她说话:“你赶紧走,否则我报官!”

车氏哭丧着脸:“我好歹是你娘,你又当了大官,怎么能就这么赶亲娘出去?”

“亲娘?”萧照几乎从牙缝里挤出来,“我亲娘病死了,萧家和车家亲自认定了的,现在又从哪里冒出这么个人来?来人呐,还不立刻乱棍打了出去?!”说罢便负手就往后走,毫不顾惜这个亲娘。

车氏一看萧照是来真的,那些柔言蜜语不起作用,眼看几个家丁就要过来,她慌了,忙道:“我可是你娘!我要去宫门前告御状!我不信御史能容得下你这么不孝的人当官!”

居然威胁起了萧照。

萧照也不在意,步子都不停一步:“你尽管去告,我没什么好怕的。”

莺莺倒是急了,萧大人在朝堂上拼出些成绩来岂能就这么被个不懂事的娘给搅乱?

须知历来官家都是以孝治天下,哪个官员不孝那是要被革职下大牢的!若是影响萧大人的抱负怎么办?

莺莺脑瓜子急速转起来,忽然想起一个好主意。她问那老妇人:“你既然已经走了另……嫁给他人,怎么又回了汴京?”

车氏乐得有个台阶可以下:“说来话长,那人是个骗子,我跟着他一路到了青州一起生活了几年,他把我兜里的钱财尽数抢夺去,眼看再也挖不出半个大子来,忽然有天早上起来不见了,我四下寻找未果,房主告诉我那房子是他租赁来的。”

“我只好在那里生活,又没有路引又没有盘缠。只好辛苦给别人家做工,积攒了些盘缠一路风餐露宿才到了汴京。”

车氏说得真真假假,其实是这几年她之后又再寻了个富商,给人家家里做了外室。

富商年岁大了,老家汴京在青州经商,车氏作为美貌外室颇多宠爱,堪称两头大。

可惜富商六十岁决定告老还乡,带着车氏回了汴京。正室是个彪悍老太太,将车氏提溜了出来威胁要卖了她,车氏才自己跑了。

她跑累了坐在茶楼歇脚,听茶楼里说书先生说有位萧照大人如何受官家赏识、他夫人又如何求贺皇后帮忙直言上谏,车氏心里嘀咕,跑来萧家巷子一打听,才知被自己抛弃的儿子如今官拜四品是御前红人。

车氏眼珠子一转就来了儿子家,就是闹到天王老子哪里去她作为母亲也占着天然道理。

只不过这儿媳妇听完她凄惨的遭遇后并未如她所想露出怜悯的神情,反而颇有主意:“你先随我一起去车家,先叫车家人辨认明了真身再看下一步。”

车氏犹豫了一瞬,车家也是汴京城里的大户人家,算得上是书香门第,父兄不一定愿意认自己。

可想了想,若车家认了自己,那岂不是正好一起给萧照施压?于是点点头。

莺莺便叫长寿套车,带着车氏一起去了车家。

车家与萧照家不大有往来,就是莺莺成婚时候他们也只是送来了礼物,因着当初车氏出逃的事情两家闹翻了,车家指责萧氏定有人逼了妹妹,萧家则怀疑车氏卷钱出逃背后有车家支撑。

好在车家的门房还认可萧照的名帖,不一会就有个笑容满面的妇人来接莺莺:“可是外甥媳妇?我是你舅公家大儿媳妇。”

对方长袖善舞,一会叫丫鬟给莺莺奉茶一会拉着莺莺坐:“听说你新近得了长帝姬的青睐,这可是难得大好事呢。”

莺莺含含糊糊应了声,又说出来意:“实不相瞒,我今天是想拜访府上的大夫人。”

那大儿媳妇笑容满面请来自己婆母。

车家大夫人一进门,莺莺便闪身到一边,露出车氏。

车夫人瞧了两眼,车氏格外激动:“嫂子,是我啊!”

车夫人却茫然摇摇头:“不知道您是哪位……”

“你叫哥哥来!我是他二妹妹啊!”车氏急切不已,”嫂子,你们成婚后我们一起生活了两年我才出嫁的,你怎的就不认识我了?”

对方却摇摇头,“抱歉,我实在不认识您。”

“我家是有个二妹妹,正是我这外甥媳妇的婆母,只不过她性子刚烈,当初亡夫去世后她伤心欲绝不久就追随了去,如今葬在京郊北邙山。”

什么?!车氏慌得后退一步,拉扯车夫人手臂,“是我啊嫂嫂!”

车夫人不耐烦起来,劈手将自己的手臂收回来:“客人莫要得寸进尺,我是瞧在我家外甥媳妇的面上才待你客客气气的。”

从车家出来后车氏仍旧不气馁。她叹息:“我当时跑了肯定给她们带来了许多麻烦,所以嫂子待我心里有气。我去寻我大哥二哥。”

结果可想而知,莺莺带着车氏去衙门里寻了车家老大老二,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认车氏,都茫然不识。

要不是萧照的态度说明那真是亲生母亲,莺莺还当车氏这是仿冒的呢,不得不说这汴京城里的贵门人家没有一个简单的,各个都是演戏的好手。

回去的路上车氏颓然不语,莺莺问她:“今天见了这许多人却没有一个人认得你,都说车氏已经死了,你还要去告御状么?”

车氏垂下头去,她终于明白就算她去告御状也没有人相信,别人只会觉得她疯了冒充车家姑奶奶的身份。

看车氏脸上的张狂褪去,莺莺暗暗点头,又缓和了语气道:“你若是安分守已我可帮你在汴京城里赁一处房子供你安心颐养天年,可若你胡作非为便只能自己去街角流浪了。”

车氏经历了今天的打击乖觉了不少,儿子冷漠兄长绝情,一开始那些张牙舞爪也收了起来,转而对莺莺亲亲热热:“还是儿媳妇好!”又伸手去拉她的手。

莺莺不动声色将自己的手避开,了然而疏离笑笑。

车氏收了笑容,知道这个儿媳妇并不是两句好话就能糊弄得了。

莺莺驱车带她寻了一处住所,只有个狭窄的小院,在背街人烟稀少,里头只有一间正房一间侧房,还有个灶房。莺莺叫长寿跑腿去街上置办了一些铜盆、巾帕、木梳、澡豆等盥洗用品。

车氏刚开始感激,后来瞧着瞧着便有些不满:“这房子比起你们住的萧家大宅可差远了些。”

莺莺丝毫不惯着她:“你本来也住大宅的,可惜自己不珍惜。”

车氏像是被蜜蜂蛰了一口一样跳起来。这个儿媳妇一点都不像那些贵门淑女一样迂腐端庄,也不像乡下媳妇一样逆来顺受怕婆母,反而像个市井泼妇一样句句揭你的短。

不得不说这一招对车氏这种人挺管用,她悻悻然住了嘴,如今这样已经好多了,难道惹恼了这个儿媳去街市上乞食流浪不成?

车氏住了嘴消停了,莺莺便也不为难她,给她放下了一吊钱:“我下月再来。”

出门后莺莺又请住在对面的房主多留意车氏:“平日里有重活您多帮忙,可若是她与人扯闲话还烦请您去花满蹊店里通知我一声。”又给房主多给了几个铜板,房主便满心高兴:“包在我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