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1节(1 / 2)

加入书签

太子也跟在后面,自然也有人给他端上解渴的饮子,他喝了一口,却还是有意无意往萧照杯子上瞥了一眼。

豆青色瓷碗,里面饮品的颜色是淡淡的绿色,不是茶叶的黄色,应当不是浓茶,再仔细看还能看得清沉淀在下面淡淡的绿豆米呢,应当是绿豆汤。

绿豆汤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只不过是市井解暑的饮品,甚至都上不了御膳房的名单。

可太子在此时失落了一下,他这一生娇妻美妾家外红颜知己,这些人给他送过滋补的参茶、银耳羹,可她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所求,不是争宠就是讨要钱财,哪里会有人简简单单端碗茶心中所盼就是只希望他解渴呢?

萧英彦隐约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却又说不清是什么,但是他清楚明白他所缺失的就是有再高的权势最多的金银也得不到。

只不过此时他最需要担心的不是这个。

官家不知为何又与当初过继的那几个嗣子走得很近,时常将他们召进宫来陪伴说话,还赏赐了许多金银下去。

这叫萧英彦心里渐渐摇晃起来:本来就没有养在膝下的亲情,朝中大臣又不是非常认可他,若是官家中途换儿子可怎生是好?

这不安在宫里有位嫔妃传出有身孕的消息后达到了顶峰。

第124章

有孕在身的是个小小的宫娥, 官家听闻之后大喜,又封赏不断。

等到再过几月太医们把完脉之后,纷纷都说应当是个男胎。直接提她到了嫔位,封为惠嫔, 从宫娥一举到嫔位几乎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毫不符合宫里晋升的规矩, 可见官家是真的高兴,不过就连太后都没说什么,其他妃嫔自然就说不了什么了。

宫里不说什么不代表宫外也安静,朝堂上就有些震动, 官家这么破格提拔惠嫔难道真的是对太子不满意?

有心人便提起死得不明不白的侯爷,臣子们少不得有许多盘算议论。

莺莺也与萧照私下里议论:“官家如今身子刚好转就又拉扯起惠嫔, 也太……”不管外表如何孱弱官家都是一位高深莫测的帝王,天子之术运用得得心应手, 不愿让太子一方独大。

萧照倒一副意料之中的神情:平衡之术罢了。他是打定了主意要做纯臣, 只不过倘若惠嫔肚里孩子是个皇子,也不介意再站战队。

“太子性子暴戾, 做个纨绔子弟足矣, 若是为君倒不是社稷之福。”莺莺点评道。

萧照便笑着捏她鼻尖:“莺莺如今也长进了。”

两人笑闹一番,过几日官家又要如往年一般去洛阳避暑, 萧照少不得要打点随行,只不过太后年纪大了不便挪动,莺莺便也待在了汴京,方便随时进宫探望太后。

已经到了夏天,莺莺便给苏家大娘子、二娘子做好了节礼, 又给含蕊送去些人丹避暑, 正忙忙碌碌忽然接到宣召:说是太后心悸不止, 宣莺莺进宫。

莺莺唬了一跳,太后年纪大了,如今少不得有个风吹草动,若是夏天暑热伤了身子骨倒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她匆匆忙忙就上了马车。

没想到下了车马就觉不对:来接应的却不是宫娥而是个脸生的太监,那太监生得骨架五大三粗唇边还有淡淡的青髭,哪里有半点太监模样?

莺莺心里咯噔一下,再看东华门守门的兵士比往常都要,身着大块的甲胄,手握的刀剑在阳光下泛着冷冷的光。

不好。

莺莺直觉不对,刚迟疑停住了脚步就见兵士们警惕望过来,与此同时他们手里攥紧了剑柄,剑刃在日光下反出银色的光。

若是盲目冲锋出去只怕那弓箭会很快举起来,再思及太后或许已经被他们控制,莺莺便不转身,照旧往皇宫走去。

不过她走了两步,忽然冲绿儿使了个眼色,厉声呵斥道:“你这腌臜破才怎的拿错了干花烛?太后此时需要安神平气功效的,你带些小豆蔻山鸡椒的唯恐不够刺激到太后娘娘么?!”

绿儿不解,她与自家娘子相伴多年娘子何时红过脸?

再看莺莺冲她使眼色,也顿时机灵起来,顺势跪下求饶:“夫人是我不好,我这就回去拿。”

贵人叱骂婢女虽然不多见但也不罕见,因而两旁的仆从都没当回事。

“还不快去?你个蠢材!”莺莺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脸色带了几份上位者特有的不虞,“别忘了带东屋案几上的乌郁兰。”

乌郁兰是在东屋案几上不错,可那不是干花烛而是香包,是莺莺做好了要托人捎给萧大人的,如今才做了一半就在案几上的针线簸箕里放着呢。

绿儿似乎明白了什么,忙应道:“好,小的这就去拿乌郁兰。”说话时还不忘看莺莺脸色,唯恐遗漏什么。

果然就见莺莺冲她微不可见点点头。

绿儿心里一沉,有心想拦着莺莺不让进宫,可又唯恐打草惊蛇彻底逃不出牢笼,她还在想法子,那位太监就走到莺莺身边,半是胁迫般示意:“萧夫人这里请。”

绿儿无奈,只能看着娘子被带进宫里,佩着甲胄的士兵层层将她笼在后面,就再也看不见了。

绿儿咬唇,为今之计只有听娘子的嘱咐往洛阳去找萧大人求助了!她转身上车,命马车往家里赶去。

莺莺被几个宫娥簇拥着进了大内。

皇城大内里场景与往常大为不同,往日宫道上时不时就有宫人路过,今日空无一人鸦雀无声。莺莺心里忖度,原来大内已经被人安插进来了么?

若她没有推断错这些都是郜英彦所为:趁着官家和大批守卫不在京师潜入宫里逼宫,只不过如今不知郜英彦又在何处?

可官家在洛阳行宫,难道郜英彦在洛阳行宫也埋伏了一队兵马?

莺莺心里不住升起一个疑点又盘算起下一个疑点,直到跟着护卫走到鹤翔宫。

鹤翔宫并不是太后宫闱,莺莺抬头假装一脸慌乱盯着那太监,太监果然不再假装,冷冷道:“太后就在宫里。”

说罢便示意手下两个兵士胁迫着她进了鹤翔宫。

鹤翔宫本是一处封闭的宫室,此时被临时征用,宫殿前的广场上正蹲着站着一群身着诰命正服的命官夫人和一群面色仓皇的宫娥,身着甲胄的士兵面无表情把守着四角。

莺莺被推进来后立即就有人围过来:“萧夫人!”

是太后身边的宫娥,莺莺忙抓住她的手:“太后呢?”

太后在广场后宫殿的屋檐下,还能得一把椅子坐着,日头晒不到,莺莺走上前问:“外祖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