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18节(2 / 2)
若是他早两年有着觉悟,即使朱由榔心中再怎么忌惮和恶心,也找不到理由来收拾。
可惜,如今这个状况下,却是晚了
他莽白也不是什么汉高祖刘邦,来个“白登之围”,还想逃出去。
缅军也绝非汉军那般虽然处于弱势,毕竟有一拼之力。
很快,当得不到外边明军的答复后,缅军士气迅速低迷下来
逐渐出现成规模逃兵,屡禁不止。
缅军军纪本就连安南的越军都不如,如此情态下,自然更加涣散。
而明军这边,随着时间推移,除了云南都督府的本部人马和民兵外,能从周边土司聚集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登高望去,披甲执刀的步卒,纵马挺槊的骑兵,如林的刺刀和火铳,以及那填满山间谷地的土司青壮,都让人丧胆。
就算莽白不怕,也足以让麾下的各部头领们心中惊骇了。
明军的炮营构筑完阵地后,近百门火炮就不间断的向蒙乐山连续射击。
那每一声回荡山谷的轰隆炮火声,都砸在缅军士卒的心头。
而后,焦琏派数百土司士卒和缅军俘虏,以缅语在外疾呼
“擒莽白来降者,留用赏赐!”
很快,当天夜里,蒙乐山中就爆发了动乱
火光和喊杀声一片,莽白花了好大力气,还没平息,明军数千精锐就立刻发起袭击。
内外相攻之下,整个蒙乐山顿时乱成一片,缅军各部也找不到指挥,本来他们的指挥体系就相当原始和混乱,此番更是一盘散沙,明军不过几千精锐,就足以杀入核心营地。
见大势已去,莽白可不比郑祚,甚至连死社稷的勇气都没有,连忙带着亲信千余人,丢下大军,企图从南面趁乱突围。
左蕴纪钦吴,也想跟着逃跑,但莽白怕其数千人跟着过来,目标太大,反而被明军的追兵咬伤。
居然让人命令他就地依山坚守,给自己断后
是人都想活命,尤其是缅甸这种“部落诸侯”的体制下,谁比谁高贵啊?
愤怒之下,钦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率兵拦截,莽白猝不及防,被钦吴给生擒了
天色刚亮,就见东吁王朝的左蕴纪,钦吴带着数百人,和被捆得严实的莽白,下山请降。
除了这二人以外,右蕴纪拓丹,在乱军之中身死,其部也大多溃散。
天色大白以后,明军的任务就变成了漫山遍野的搜山抓俘虏。
至于最后斩杀和俘虏了多少人,都难以统计。
反正仅以俘虏而言,就不下三四万。
此战,也彻底让胡一青将手伸进了滇缅边境的诸多土司当中,为了追击和围歼缅军,明军进入土司驻军,并且还征发了大量土司青壮丁口。
而在此之前,莽白北上,也侵吞和消灭了不少实力较强的土司。
这些地方现在又被明军给打了回来,从此以后,土司们再想保持昔日那种独立地位恐怕就不太可能了。
最起码,云南都督府的命令,是不得不听了。
当然,明军兵锋不可能止步于此。
胡一青领军继续南下,野人山太过凶险,不能轻易从此跨过,但并不是说从云南到缅甸就无路可走,否则他莽白是怎么过来的?
绕开滇西,从滇南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带南下,这里处于河谷地带,道路就要好走得多。
当然,即使如此,胡一青也不打算动用太多兵力,只是挑选了由云贵、湘西、川南、广西出身的云南都督府下八营将士,和五营民兵,合计四万余,缓缓南下。
同时还押着一众被俘的缅甸达官显贵们
至于莽白本人,已经被押送着向南京报捷,估计要被献俘太庙了。
大明对于周边藩属国,或者说殖民地的控制,是由近到远依次改变的。
对于安南和朝鲜这种靠近核心地区,又受文化影响较大,甚至可以说同文同种的国家而言,除了在名号上保持部分尊重,行政上稍显独立,其余已经和领土无二了。
而缅甸就比较山高皇帝远了
其中靠近云南的那一部分地区,干脆就被直接划归到云南布政使司名下,设立土司官职,由云南都督府协助辖制,成为领土的一部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可缅甸并不小
再往南,大部分地区都还是深山老林,缅中、缅南的沿河、沿海平原,又距离云南这边太远,交通不便,难以直接统治。
就算派兵驻守,都显得有些对军士不近人情,搞得像流放边陲一样。
而且这些地区开发相当落后,许多部落都还是刀耕火种,连郡县化都没有完成,文盲率怕得有百分之九十九,和安南、朝鲜那种科举都搞了几百年的“小中华”完全没得比。
所以,对待缅甸,又不能像对待安南一样了。
安南除了北边凉山地区以外,核心地带是红河平原,开发时间早,农业发展程度高,和内地无异,早就完成了封建社会化。
而缅甸,大多数都还处于奴隶社会晚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