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70(1 / 2)

加入书签

吹起来了,“人家是员外,咱们家又不是!”

张小娘子一直觉得自己比村里人都要高贵上几分,他们家是村里条件最好的,她吃穿也都比他们都要好,她娘还舍得花钱让她学手艺。

她哪里做过工!

里正娘子就劝:“不愿意去就不去,咱们家也少不了她一口吃的。”

里正摇摇头,“不是你们想的那样简单,这以后谁要来提亲了,知道咱们还上着工挣着钱,肯定更好找好亲事。”

里正也是今个才反应过来的,这些个女娘要是以后找人家的时候,一提在这里上工,可不就成了香饽饽。

里正娘子撇撇嘴:“我当是什么,咱们家可是有秀才,有员外亲家,又不是普通人家,哪里需要做工才能找个好亲事。”

里正劝不动他们,干脆不理他们,自己生闷气去了。

张小娘子也是这样想的,她娘让她学的女工绣过,都是为了让她以后找个好人家,再不济也得是个秀才。

她还偷听过,里正娘子让张天河留意一下他的那些个同窗,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而像林桃红那个样子的,就是干一辈子工也找不到她能找到的这样条件好的。

林春燕在晚上的时候就开始盘账,这一下子多招了这么些个人,每天的开销也都大了不少,怎么也要多卖出去些东西才行。

“好在咱们如今手头的买卖不少,给朱掌柜那边送的点心,咱们自己做的月饼,三婶那边卖出去毛衣毛线,还有猪胰子、火腿、豆皮豆干、咸菜。”

林春燕盘算了一下,“但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得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的东西,就看小舅这次能不能把毛线火腿多卖出去一些。”

一开始的时候,李氏只将刚做好的毛衣毛裤卖给成衣铺子里,这毛线做出来的衣服的确很暖和,只是样式奇怪,卖出去的不太多。

后来还是被一绣楼看到,深知这种东西要真是做的人多了,怕是就都能知道这东西都好处,不比棉花做出来的冬衣差什么。

她就收了不少的成衣,连毛线也要了不少。

张小舅这次出去,也带了不少的毛衣和毛线,这东西最占地方,好在他们经常往回带羊毛,已经和于船夫说好,回回都是他送过去。

除了张小舅在前面打头阵之外,林春燕还盼着赵官人的那书赶紧多印出来,到时候哪怕只在葫芦镇栖霞镇传播,也能多些来他们这里吃东西的人。

张大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一回来就倒头睡了,好似有多累,林春燕过去看了看她,给她盖上了一层被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娘是去收高粱了,这么晚才到家。”

高粱也成熟了,地里随处可见收高粱的人们,收回去之后经过晾晒脱离,第一顿都是做了高粱窝窝头出来。

林春燕就朝赵娘子要了些高粱秸秆回来,打算串成锅盖。

编成的锅盖用来放饺子馒头最好,上面的高粱苗也可以做成刷碗用的。

林春燕决定在村里收一些高粱,就像小麦一样,直接放到她屋子下面的地下室。

天亮的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早,林春燕也就多睡了一会儿,等起来的时候就看到兰姐儿他们已经过来了。

“你们这是什么时候来的?”林春燕打了个哈欠,看了看初升的太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