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节(1 / 2)

加入书签

不但能够在水中窜上行下,行动自如。

而且还练到更深一层。

人在水底。

站立不动。

任由水流冲击,又时时与水的浮力对抗,还要练习闭气。

陈季川初练到此,甚至还要穿上铁衣,才能稳住自己的身形,不受水的浮力影响。

等到后几年。

已经不用穿上铁衣,熟悉了水的特性,到这个时候,五脏六腑也受到强化,身体能闭气更久。在水中,静心感受水流变化,能贯穿到身上每一个毛孔。

这让陈季川对劲力的掌控愈发自如。

浑身劲力也愈发凝练。

到了如今,身上劲力好似融为一体,随意就能调动。一拳激打出去,空气炸响,威势惊人,已经是江湖上所谓的‘千金难买一声响’的高深境界。

陈季川如今就处在这个层次。

到了这个层次,‘铁牛功’、‘玉带功’、‘陆地飞行术’等功夫,已经很难进步。

这种依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断摧残身躯练来的功夫,都到了极限。

最根本的还是药力不够。

原先练习这些功夫,都有药膏、药酒、药汤等等辅助。可随着功夫越来越高,身体越来越强建,再出现损伤,普通药物很难让人快速痊愈,微末药力,也很难让自身力量、体质再进一层。

陈季川有源力。

倒是能够继续进步,可往后每一点进益,消耗的源力都要呈几何数字增长。

而一味练力炼体。

不通劲力变化,到最后亦不过是空有一身蛮力的匹夫。

一力降十会——

说来简单。

做来太笨。

事倍功半的事情,陈季川须细细思量。有大燕世界四百倍时间差,可以仔细体会、琢磨劲力变化的玄妙,陈季川也不着急。

为了往后前途着想。

单纯仰仗源力,只修力量不修境界,实非长久之道。

故此。

要想更进一步。

这‘浪裹功’就是陈季川钻研的重点。

“锻炼全身力量,然后使其集中,一拳打出,一脚踢出,劲力整合,能发出脆响,这是‘明劲’。”

“铁牛功、玉带功等外功练的再强,对劲力的体会,也仅限于明劲。”

“我要进步。”

“就要细细体会劲力,使全身筋骨外膜贯通,无意而动,自然勃发,刚劲、柔劲全都吃透。这就是‘暗劲’层次。”

当然,也有人将刚劲走到死的,短时间实力虽强,但是时常日久,早晚气血亏空,四五十岁就不行了。

习武数十年。

陈季川也有心得体会,对武学的领会,也不是寻常人能比。

大燕武学。

在数十年前,尚不成体系。凭刻苦,凭韧劲,就能有所成就。

如鲁鹏,如杨旭,如杨庆。

这些朗宁府首屈一指的高手,都是靠着数十年如一日的苦修,才有一番成就。

可到了陈季川现在的层次。

单凭埋头苦修,已经不够了。

“前方无路。”

“明劲之后,暗劲的道路还要我自己走出来。”

或许。

也可以等上十年、百年,大燕世界这些武人,很可能也能将‘明暗之道’摸索出来。大燕世界四百年,现实不过一年,陈季川等得起。

但眼下。

他还是想尝试一下,不借助前人经验,自己悟出前行道路。

潜在水下。

细细感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