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2节(1 / 2)

加入书签

真仙讲道。

三秋玉液。

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是四阶上仙中几乎能得到的最好的条件,可是依旧无法证道。

难免心生绝望。

“大师兄两万岁成为首席,三万岁退位,提前了六千年,怕也是意识到这一点。”

证道真仙。

诸般外物、外在条件都是辅助,着重还是自身。

沈默前三万年外物仰仗到极致,无法证道。于是求变,往后不假外物,一心苦修,却还是差一重。

这跟孟青的情况也不差不多。

穷则思变。

变兴许能通。

不过沈默显然没成。

而孟青更是一去无音信,不知下落,不知生死。

“那我呢?”

陈季川审视自身。

他如今也几乎有了四阶上仙证道的最佳资源、最佳待遇,助益修行的宝物,修行的洞府,都是最好的。

还有真仙每隔三千年在悟道峰中讲道,为他们一十二位首席释疑解惑。

这种情况下,他能证道吗?

陈季川不知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唯上下求索而已。”

……

悟道峰。

这里是一元道门四阶上仙中的第一悟道秘境,其间大道彰显,是悟道圣地。

陈季川成为首席后,入主其中一峰。

“悟道峰。”

“这里果然更加灵动,又显厚重。”

陈季川略微感受,就能看出悟道峰与别处的不同。他所在的这一处山峰瑰丽,葱葱郁郁,景色怡人。

行走山中,只觉有些空灵。

陈季川走到山腰,来到洞府中,将阵势开启,开始了悟道峰中的修行。

大衍胜会结束也有一千一百年。

当初在‘大衍棋盘’中得到的好处,在这期间早已经被陈季川完全消化。其道行得到长足进步,对‘五行意境’的感悟也愈发精深,与前一世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与当时第一次听东河宫主讲道时相比,也有极大进步。

若以那时询问东河宫主时看到的三千里道路来算,在重明世界的时候,陈季川大约是两千五百里左右。等到参加‘大衍胜会’的时候,已经有四千多里。再到‘大衍棋盘’中走过一遭,行路已经超过万里,大约一万两千里左右。

这期间道路还在不断的被拓宽。

胜会后消化千年,道路还在继续往前。

“我现在大概走了有一万六千里。”

进步最快的时候当然是在‘大衍棋盘’里面,但出来后进步也不慢,千年间又走了四千里,已经超过重明世界中的积累。

但等他去闯十二峰,去开辟道院的时候,原先道行飞涨的阶段已经过去,‘大衍棋盘’中得来的积累也几乎被消化。

这也是陈季川选择去开辟道院冲击首席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一万六千里。”

“也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陈季川也不知道,唯有一路前行,不断前进。期待终有一天,能达到四阶的极限,能清晰看到真仙的门槛,并一步跨过去。

他相信,这一日不远。

……

时间流逝。

成为首席后,陈季川的节奏一如真传时,又一次进入潜修阶段。

整日在悟道峰参道,参习神通。

偶尔出来,也只是去藏书阁阅览各种典籍,增长见闻,以作积累。

一副不证真仙不出门的架势。

不过作为首席,他有更多的资源可以享用。

比如悟道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