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节(2 / 2)

加入书签

上头礼官念着晦涩难懂的骈文,下头有大胆的年轻朝臣窃窃私语。

“听说原本登基大典吉日选在早几日,只不过那位娘娘身子不适,才又将登基大典往后挪了几日。”

登基大典举国大事,为一个女子往后拖,朝臣们心里骂萧寰才当上皇帝就有了昏庸的苗头。

可他们却不敢说出来。如今这位新帝是在陪都边关一路历练过来的,真当是一个京中长大没见过血无能懦弱的太子?

太上皇何等人物,将如此多盘根交错的世家都打压的伤筋动骨不复从前,不也被这位太子折腾退位了?

前段时日朝中的大清洗,下狱斩首的不知凡几,菜市场门前土地都刨掉一层都是血沫子,几个皇子亲王跟走过场一般一个个上蹿下跳几日便不声不响没了消息,如今是死是活都不知。

新帝手段如此毒辣,不顾念半分亲情,他们几斤几两?哪里敢多说一句?

是以如今一个个都将目光移向这位才回京的随国公。

世家往后究竟是什么情况,皇帝是个什么意思,要看这位皇帝的老丈人先探探路了,当个出头鸟了。

可随国公却也不是傻的,听了脸色肃穆,也没接话,只装作没听见。

眼见大典进入尾声,万臣中有心细的瞧见远处宫廊外一顶八人合抬的鸾舆停落在殿门前,却不见有人下来。

此处是太极宫,自古没有女人来的道理,可如今那顶枣红翠玉鸾舆前后足足围了二十余名宫娥内侍,也不知是来做什么的。

隔得远,众人瞧不见,有人便去问随国公,猜测:“国公爷,那轿子里不会是您闺女吧?”

迟清石听闻也是有些不可置信,他准头匆忙去看,远远地瞧不清人脸,可舆内的女子也不疾不徐的撩了帘子看过来。

自己女儿哪有看不出来的?随国公只一眼便确认了,顿时都有些惊愕起来。

他那闺女自幼胆小,不喜人多的地方,总不能是他闺女自己兴起想要过来看的。

这可是登基典礼,陛下他又是发的什么疯?

如今的新帝自小就是个行事狠辣冷血无情的,与那位太上皇不说像了个十成,九成也少不了。

因此也只该日后该如何行事方能保全迟氏,方能保全宫内的女儿,只是如今,随国公见到这一幕都糊涂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陛下叫自家闺女来太极宫做什么?

他沉默不语,心里却是慌乱过来。

又有人看不懂他面色,还上赶着来酸溜溜地问:“国公爷可曾听说陛下已经择定了封后的日子?这可真是大喜,下官先给您贺喜了,陛下对娘娘一看就是宠爱有加,您瞧那顶舆轿,莫不是陛下亲自许了娘娘过来瞧瞧这登基大典的?这可真是立国以来头一遭......”

正说着,礼部尚书口中那念叨半个时辰的骈文结束。众人顿时不敢多言,立刻站直了身子,接着眼观鼻鼻观心。

“礼毕——”

须臾间,那高广雄伟的太极宫,殿门由内往外缓缓打开。

天子身穿大裘,头戴通天冠,身着十二章纹饰,伫立在高殿之上,身姿更显挺立出众,一轮旭日自他身后照耀着苍穹,将他轮廓勾勒出绚亮边缘,仿佛仙君下凡一般。

他缓步踏出殿槛,眼眸淡淡落于玉龙阶下丹墀之上,乌压压一片的朝臣。

礼官大喊:“拜——”

众人一并跪下,三拜九叩,高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此起彼伏,振聋发聩。

时年二十有四的太子寰正式登基称帝,定年号为建昭,自这一年起,是为建昭元年。

同时,于太极宫文武朝臣之前,天子命礼部尚书读册封皇后诏书,封太子妃迟氏为皇后。

在帝王登基大典之日文武百官前宣读册封皇后诏书的,此乃开国以来头一回。

顿时场面分外热切,便是连许多原先面色平静毫无反应的老臣都忍不住惊骇不已。

偏偏这位天子毫无所觉,他着玄色十二章纹龙袍,阴郁的眉宇此刻带着浅淡笑意,在文武百官惊愕的神色之中,弃了帝王专属的龙舆不乘,一步步越过众人,俯身入了那顶鸾轿之内。

.....

太极宫外漫天彩云,乐曲飘扬,四处明媚阳光如同碎银流金漂浮于空中,稀稀散散落入只垂着纱的舆内。

迟盈在舆内抱着猫儿浅浅卧着,听外边沉浸不过片刻,忽又响起礼部宣读圣旨的声儿。

迟盈近来也不知自己是怎么了,吃不下什么东西,偏偏还嗜睡的厉害,今日也是如此。

她以为自己是得了什么要紧的病症,叫来了太医却都说无事,说是她心思郁结要放宽了心......

既然是无事迟盈也放开了胆子,昨日早早睡了许久才醒过来。

醒来便已经到了如今。

许是萧寰吩咐过宫人务必抬着她过来太极宫这处见礼,是以她还昏昏沉沉着便被人抬来了这处。

她给他面子,愿意过来,可她却再不想出舆外见人的。

隔得远耳朵像是蒙了一层纱,听得不真切。只听着礼官宣读什么敬章翚翟、禔身表淑慎,夙著懿称,祗承景命,善保厥躬,化被蘩苹、益表徽音之嗣。

迟盈听得惘然,许久回过神来,这是封后圣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