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节(2 / 2)

加入书签

开始还没觉得,但是到了这边后,众人不知不觉分成了两拨。晴空书院一拨,其他人一拨。这几日的传言每个人都听说了。这圣上想要用这种方式推晴空书院,他们自是不愿与此等依靠关系夺得的前三甲为伍。

就当双方泾渭分明地各自作诗时,只听一声爽朗的笑。众人回头,立刻有人认了出来,揖礼道:“张阁老。”

张绘笑着叫了起,又吩咐大家不必多礼,他只是来凑凑热闹。他笑得十分和蔼,听闻他们作诗,也要看看热闹,要了诗来看,赞叹一番,又提了这样好那样妙。这样一番赞美,许多学子都围在了他的旁边,当然,基本是国子监和一粟书院的人为主。

晴空书院有人哼了一声,被身边的人拉了拉。秦语明在二榜末尾,迟疑了许久,还是未来跟陈岩交谈,只跟着他们一粟书院的人。陈岩见了,也失望不已。

正在这时,忽听得内侍拉长的通报声。所有人齐齐垂手肃立,等待圣上到来。待圣上落座后,跪下三呼万岁。圣上这才叫起。

众人纷纷打起精神,正待聆训,便听圣上道:“这几日,我让人将这一回的殿试文章集结成册,呈给太后,太后十分开心。今朕也赐给诸位每人一本,并让人在各大书局店里都放了,供人免费翻阅,共享此乐。”

众人一怔,随即激动起来。他们的文章居然都被圣上集结成册了,那可是光耀门楣的大事。就在他们兴奋时,圣上又笑道:“朕让教坊司排了一出,正是御前奏对的新鲜本子,准备呈给太后,也让百姓同乐。诸位也帮朕瞧瞧,可还有什么不妥的。”

众人一听,更是激动,并没有留意到张绘的笑容敛了少许。果然,那日的情景基本上一一展现出来了。待到演完,众人纷纷醒过味儿来,再翻看手中拿到的书籍里头前三甲的文章,便再闭口不谈之前的流言,反倒是主动邀起了晴空书院的学子。

张绘站在一棵树下,身边围着几位官员。大理寺卿低声道:“张阁老,圣上这一出,可卖的什么关子啊?”

什么关子,摆明了就是平息流言来的,偏这些学子们还以为是圣上重视他们。张绘捋须一笑:“圣上,看起来是要扶植一些寒门子弟了。”

寒门子弟?几位官员看看被围观的前三甲。可这榜眼和探花,祖上都曾阔过。

张绘心中冷笑一声。榜眼和探花确实算不上寒门,可这三甲,都是朝中没人的。就包括如今圣上面前炙手可热的江楚,还不是镇国公府没人了,才肯提拔他。圣上,不想再被世家望族挟制了。

琼林宴回去后,陈岩给陈苗苗说了此事。回洛城的路上,陈苗苗寻了个机会问江楚,江楚却否定了:“圣上点的门生,自是不能随意蒙羞。圣上早有此意,我只是帮着完善了些。说起来,这戏的法子,还是你上回看戏的时候说的话提醒了我。”

陈苗苗这才想起上回看戏时自己随口说了一句,这戏剧若是能有些真实故事改编,估计百姓们更加喜欢。她摊开右手:“既是如此,为何不付我点子费?”

江楚嘴角一勾,从怀中取出一只小木匣,放到了她的掌心:“这就给。”

陈苗苗打开来,只见里头是一支桃花簪,十分好看。她抬眼看向他:“你这是打算一年四季都送我不同的花?”

江楚拿起簪子,簪在她的发髻上:“倒也不是不能送别的,只不过首饰多是花,其余的倒少。”

陈苗苗对镜照了照:“确实挺好看。我很喜欢。”说罢,她飞快地在他的脸颊落了一个吻,拔腿就跑。

她快,但怎能快得过江楚。她刚走了两步,就被他从身后赶上。她的腰被揽住,人转了半圈,他低下了头。

烛花爆了一下,屋里的光蓦地亮了,映得墙上两道依偎在一道的影子,微微跳动着。

回去并不需要赶时间,但到洛城时,他们也觉得没过几天。两对长辈都没来,在客栈落脚。而陈苗苗三人,叩响了陈家的大门。

门房打着哈欠打开了门,瞧见外头的人时,愣了一下,立刻笑道:“三姑娘,三少爷,你们怎么回来了?”

前两日穆天就先走了一步,将信送了回去。瞧这模样,这家里是完全没放在心上。本就没报什么期望,若非有非来不可的理由,她连洛城都不想来。陈岩上前去,冷面道:“怎么,大伯父和大伯母不在家?”

门房一怔,随即想起前儿个传的话,知道陈岩可是今科榜眼,不敢耽搁,立刻飞跑去通报了。

不过片刻,陈大太太韦氏领着大少爷新娶的大少奶奶匆匆而来,蜡黄的脸上堆满了笑:“这两孩子,怎地回了家还在门口站着,快进来。”她话未落,瞧见陈苗苗身侧立着的人,怔了怔:“这位是……”

若说他们这回送来的信没收到,但是陈苗苗定亲的信可是去年说定之后就发了出来。陈岩面色越发冷了,双手抱拳道:“大伯母忙着正事,我们自是不好叨扰。您放心,我和姐姐、未来姐夫祭祖和拜祭父母后,就会立刻离开。”

韦氏面上都胀红了,忙道:“你这回考中榜眼,你大伯父十分开心,还说你回来要给你接风。想来是下头的人接到信后没呈上,回头我定会约束下人。来,快里头坐吧。”

陈岩本想开口,陈苗苗先一步应了一声:“有劳大伯母了。”陈岩也想到了这回回来的正事,不再说话,和江楚并肩往那边走去。

回到房中,廊下还站着许多管事婆子。陈苗苗体贴地请大伯母先去忙,他们自去二房的院舍看看。韦氏见他们坚持,便让自己身边的老嬷嬷领他们去了。

眼见他们走开,韦氏立刻转向旁边的大少奶奶:“三姑娘定亲和三少爷考中回乡的信是怎么回事?为何没呈上来?”

大少奶奶怯懦地道:“前一封来的时候,大姑奶奶来了,正好瞧见,就拿走说是要亲自回禀母亲。第二封信,我也没见到。”

韦氏刚想说话,捂嘴痛咳了一阵,这才道:“你年轻面皮薄,那些下头的人就爱欺负年轻的,你若是自己立不起来,这偌大的家业,往后怎么交给你?你去将那些管事婆子回了,再去厨房吩咐一桌席面。”吩咐罢,她又叫了一个嬷嬷来,让去请陈大老爷和陈大少爷。

陈岩一路上还有些不开心。陈苗苗也不管他,自顾自走在前头。虽然他们人不在,但是这里也是有人看屋子的,瞧见他们来,忙把门打开。

一应物事都还和她离开时一样的,东西还是干干净净,只是床榻上没有被褥,想是还未预备。陈苗苗他们根本没坐下,转了一圈,便直奔家庙去了。

第120章 寻找

陈苗苗和江楚是进不去家庙的, 只在外头院子中。陈苗苗给江楚指点着这院中各处,又笑道:“听闻以前,这些地方都种的名花, 可惜后头,养不起,全拔了, 自是比不上其他家。”

江楚转头看向她,执起她的手:“镇国公府虽还有一个湖, 但花园里也废弃了。祖母当年为了让我留下,便将府献了出来。“

陈苗苗晃了一下两人相牵的手:“这样说起来,我们算是同病相怜了。”

两人正说着话,陈岩已经从里头出来了。三人正说要一并往书房去,就见陈大老爷亲自过来, 邀三位入席。三人只得去了。

看起来韦氏是尽力在弥补之前的失礼,这席面的档次可一点儿也不低, 都超过了那回宴请的席面。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所以人人都挤破了头想要考中。依据目前的陈家形势,虽然大房才是正统,但明显陈岩才是未来的中流砥柱。

也正因如此,不光在席上他被各种关照, 用完饭后, 陈大老爷父子还拉着他诉旧情。陈苗苗见状,便自带了江楚去陈二老爷书房后的山上。

他们行到一半的时候,江融回来了, 将寻到的扇骨交给了他们。如今两样一合起来, 再对照实物, 应是能发现一些端倪。

青山亭这边显然就没什么人来了,估计打扫的人也不甚认真,里头还有几片落花落叶没扫尽。陈苗苗看着这熟悉的景象,想起当时就是在这里,自己的人生变换了一个轨迹,远离了原男女主的是非,就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陈苗苗感慨完,瞧见江楚已经在对照着看了,便也仔细观察起了这亭子。

青山亭是个很多年的亭子了,亭柱上的漆都有些斑驳了,柱脚边都长了许多青苔。陈苗苗仔仔细细地围绕着亭子外头转了一圈,柱子从上到下都看了,甚至亭脚处的石头也仔细瞧过了,确实没瞧见有什么异常。

他们正在寻找时,陈岩终于脱身了,也走了过来,帮着查看,一边看还一边问:“姐姐,你之前来过这边吗?是这个模样的吗?”

“是啊,我的印象里,一直就是这个样子的。”陈苗苗敲了敲柱子,声音没有任何的异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