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4节(1 / 2)

加入书签

等到大殿再度安静下来,赵七月俯瞰群臣,“本宫令:各世家修行者,立即进入军中任职,副大都督主持此事!”

韩昭立即抱拳:“臣领命!”

赵七月伸出一只手招了招,一名宦官举着一个托盘走了出来,她从托盘中取出一份折子:

“本宫回汴梁,只有一条圣命,那就是彻底击败北胡贼寇!只要各位同心同德,为国战出力,本宫与陛下不会亏待有功之士。

“这是本宫马上就要派人呈送给陛下的折子,除了给河柳村之役的将士请功外,还分析了国战形势,请命提拔各位团练使、防御使为节度使!

“陈相,把折子拿下去,让诸公都看看,若是没有异议,便一起署名,算是本宫跟你们联名上奏。”

此言一出,满殿大臣无不精神大震!

寒门官员们对赵七月的偏见、疑虑与不满,一下子消失了大半。

军中防御使、团练使,可都是寒门将领,赵七月要给他们请封节度使,这就足以说明赵七月的屁股没有坐在世家那一边,没有要对寒门不利的意思!

要知道,现在大齐皇朝可就赵北望是节度使,要是所有团练使、防御使都成了节度使,那寒门的力量绝对会大大提升,而赵氏的地位相对就没那么突出了。

这是什么?

这是大公无私!

寒门官员中的翘楚张仁杰,在浏览过折子上对国战形势的分析、推演、预测,以及设立节度使的必要性后,再看赵七月时,眼中已是充满发自肺腑的敬佩!

第四一七章 分兵

郓州。

赵宁跟魏无羡坐在城楼中对弈,两人皆是怡然自得。

旁边跪坐煮茶的仕女身段丰腴,衣衫得体,眉眼妩媚含情,一举一动莫不轻盈写意。

城楼外杀声震天、激战正酣,两军将士殊死相搏,城墙像是陷入了大海上的飓风中,在滔天巨浪与呼啸风声中摇摇欲坠。

处于风暴中心犹如岛屿的城楼,却出离的安宁闲和,仿若置身事外,刀光剑影纵然近在眼前,却没有一箭一矢能够靠近窗户半步。

结束了手上棋局,从侍女纤白如葱根的手中接过茶碗,不深不浅的品了一口,魏无羡惬意的舒了口气,放下茶碗,才将目光投向窗外。

“博尔术这是疯了不成,没日没夜的猛攻,出动的还都是精锐悍卒,完全是一股不死不休的架势,好似不立马攻下郓州,他就活不下去一般。”

魏无羡摸着下巴啧啧感叹。

这两日北胡大军不计伤亡的攻城,城前血流漂橹,很多地方尸积如山,纵然是锻体境修行者,也能踩着尸堆直接跃上城墙。

在这种情况下,守城将士早就全部换成了精锐,陈奕、云雍、方墨渊、贺平、耿安国等人的部曲轮番上阵。

即便是这样,郓州军将士的伤亡也很大,各部都是咬紧牙关发了死力在跟北胡将士拼命,意志在这个时候成了博弈的重要方面。

这还是郓州有许多精锐的情况。

如果没有赵宁多年的准备,郓州没有陈奕、云雍、方墨渊等人,没有他们麾下的大量精锐修行者,以及在早早招募起来并在赵氏族人指导下,训练了多时的锐士,仅凭原有的大齐军队,以博尔术这样不要命的攻势,只怕郓州早已陷落。

魏无羡开口的时候,赵宁还在看着棋盘思考。

这局棋他下输了。

在棋艺这一道上,他几乎没有赢过魏无羡。对方打小就喜欢这个,没少研究,手谈起来布局深远,没有一招闲棋不说,往往还有精妙伏笔。

这其实跟对方的性子有关,魏无羡虽然出身将门,但思绪缜密心机深沉,很喜欢在背后琢磨事情。

年少时,他们在燕平市井中跟其他的纨绔子弟争斗,对方也总是扮演出谋划策的狗头军师角色,阴损招数层数不穷。

前些年在西域作战,魏无羡也是以奇谋著称,起初陇右军战力并不出众,之所以能够连战连捷,便是依靠他的谋划。

有时候下棋输了,赵宁也会暗暗琢磨,若是对方跟自己处在不同阵营,各带兵马在全新的战场上正面较量,没了重生的巨大优势,没了“料敌于先”的非凡便利,没了早很多年就开始的布局,他恐怕很难战胜对方。

从这方面来说,赵宁觉得自己跟大智近妖这种存在,还是有不小差距,自己也并非什么智慧非人的神仙。

意识到这一点,赵宁反而觉得高兴。

这跟他接下来的一项重大计划有关。

在这个计划里,需要魏无羡发挥他的聪明才智,真正去独当一面。

听到魏无羡的声音,赵宁收敛思绪,往窗外的战场扫了一圈,看见又一片黑压压的人头海洋,从远处的北胡大军阵中涌上前:

“博尔术这么着急,无外乎是因为杨柳城的形势已经火烧眉毛,他想先攻下郓州城,击败我们,再分派人手去照看那里。”

魏无羡点点头:“如此看来,博尔术应该会亲自现身,带着营中所有王极境噶手,前来挑战我们。

“只要能胜了我们,产生王极境修行者数量上的优势,他至少能派几个王极境回杨柳城,届时杨柳城便能坚守下来。”

赵宁饮了口茶,没有接话。

这两日博尔术不曾带着王极境出战,只有一个原因,那便是没有战胜他的把握。故此,博尔术才选择了让大军拼死攻城,想要靠大军来夺取这场战争的胜利。

赵宁放下茶碗的时候,魏无羡忽然道:“博尔术来了。”

赵宁转头去看,就见博尔术果然带着一群王极境修行者,大雁般向城楼逼了过来。

没有把握还要出战,这是没了选择,急红了眼,要放手一搏了。

赵宁站起身:“那我们就去迎一迎。”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