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3(2 / 2)

加入书签

赵旻到勤政殿的时候,萧忌已经接见完李福海。

毕竟是要顶李夫人的身份,趁着萧忌还忙着,赵旻在殿外也见了一下李县令。

李福海这边将将吩咐了随行的小厮,让他们记住了萧忌说的话:“不知道小王妃要下官说什么,下官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旻:“李大人客气了,这次宁德大灾,王爷将将调任金陵,见百姓凄苦实在寝食难安。但灾区的工作还是要顺利进行下去,碍于身份无奈只能委屈李大人了。我就是想问一下您和贵夫人在宁德有没有熟人。”

“小王妃放心,建州离宁德数千里地,下官也没出过建州的地界,这是第一次出远门,不会有熟人认得下官的。”

说罢,李福海又思忖少顷,道:“但不瞒着小王妃,下官与贱内自幼就定下了娃娃亲……说来不怕王妃笑话,建州的百姓总说下官是爱妻如命,经常形影不离,夜晚更是不能分床而居。”

“都是谣言,但传着传着就变了味儿,”李福海:“这次宁德受灾的百姓里,应该会有从南海途径建州最后到宁德的难民,就怕有些百姓,虽然没见过下官,但听过下官和夫人的一些闲话……”

赵旻蹙了蹙眉心,“多谢李大人了,在下知道您是什么意思了。”

李福海苦笑了两声:“小王妃客气了。那下官就不打扰夫人和王爷了,下官这就去驿站差人换个通行的牌子,过几日随着京师的运粮船去宁德。”

送走了李福海,赵旻让白绒和云泉上街买了许多干饼。灾区的情况闻赵墨的家书上所述,百姓们以白粥充饥,他们带一些能好消化的干饼,若是碰上年幼些的孩子送给他们充饥,当做自己的口粮也方便。

翌日一早,云泉架着李县令的马车,一行四人朝着宁德出发。

卓伦骑马在暗处走。

金陵到宁德不过几个时辰的路程,当天下午他们就到了。

彼时,赵墨与宁德县县令刚从粥厂分开。

李福海是王茂清举荐的人,与宁德县县令李勤的表亲侄子顺天府府尹李正德不和。李勤拒绝去接待远道而来的李福海。无奈,赵墨只好亲自去驿站迎接。

从粥厂回驿站的路上,沿途被大水冲坏的房屋倒塌一片,两侧难民席地而坐,有些少年为了多拿一份口粮,常常组团冒领,还聚众抢夺妇孺的粮汤。

赵墨痛心不已,但这时候京师的粮食还没运到,宁德周围几个县的粮食能借的都借了,萧景驰还借贷了不少商粮,白银似水般花了出去。但这些粮食,对几十万无家可归的难民不过杯水车薪。

萧景驰今日从大铭县有运过来几千石粮,从驿站去粥厂路上恰好与赵墨碰上:“太——师父。”

为了方便行事,萧景驰并未以真实的身份在灾区活动,所以也改了称呼。

赵墨扫了眼萧景驰拉回来的粮食,点头与他示意:“你先去,不然明日的粮食要不够了,务必在今晚亥时之前将粮食都分发到各个粥厂。”

萧景驰停下马儿,“是。”

“对了,可见建州来的李县令,明明昨日就该到了,这路途遥远,万不能遇到流民了吧?”赵墨担忧道。

李福海是前线抗倭的江南直隶总督王茂清举荐之人,赵墨倒是听说过这个人,性子柔和,但做事细心,若是能放在粥厂附近做登记难民的户籍工作,那便能将冒领事情大大降低。

这样一来,这几日仅有的粮草便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倒是不曾见,”萧景驰从大铭县过来,途径了宁德的驿站,就给马儿喂了口干草便马不停蹄的过来了。

“不过今日倒是有人传话,说李县令的妻子随行而来了,建州离这里太远估计是夫人不放心。”萧景驰道。

赵墨:“这样啊,真是苦了李县令了。”

“先去粥厂吧,为师回驿站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