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4(1 / 2)

加入书签

窗牗下,荀柔倚在竹榻上,捻起一枚剥好的菱角,放进口中,清甜的滋味在唇齿蔓延。

一天七枚,不知不觉就只下三枚了。

短暂的纠结过,是一口气吃完不惦记,还是留一留过后,他还是用一旁的葛巾擦了手,又执起案上一张白纸。

纸上依旧是八个字“执政为民,大道为公”。

这一张,字体是飞白书,骨气洞达,清爽有神,显然蔡伯喈并未敷衍他。

荀柔端详了一会儿,仍然觉得太文气了,差点气魄。

但长安城中,以书法著名者所写的都在此处,就连堂兄荀文若不好大字的,他都邀了来,却没找出一张合适的。

或许,该写信给钟元常,他闪过这样一个荒唐念头。

算了。

还是用自己的吧。

字虽不好,但也没人会有意见。

定了这个心,荀柔将那一沓白纸都推到一边。

继续原本的工作。

前方战事,朝局日常,都不需他操心,有了益州粮草,更解了危急,让他得以将心思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上。

他要重修官制。

汉朝的官制,发展到如今,已变得十分杂乱。

第一,各代皇帝,像打补丁一样随意朝里面加减,使官阶上下级不分,第二,官职名目混乱,责权不清,第三,自然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政治意图。

长安官吏少了一半,原本早该补阙,连大兄荀悦都向他暗示,若是不好填补,可以从太学生中选拔,但他一直压下不提,任由朝中剩下的官吏,包括自家堂兄工作量大增,自然不是因为官吏中谣传的,他舍不得发放俸禄,而是想要将新官制做出后,再依照增添。

一国之大事,古人说“唯祀与戎”,后来则总结为三件事,官僚制度,税收制度以及国家暴力机构。

三者综合,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

赋税的改进,需要与生产力的改进同步,否则一切改革都是空谈。

国家暴力机构,包括向内与向外,这部分他已经在尝试,但要等到和平后,才能最终完成。

剩下官僚体系,他曾经想要改,却又一直回避核心问题,甚至反过来利用了这一体系。

比如说他的太尉,堂兄的尚书令,公达的御史中丞。

若是按照正常的升迁路径,他们都不该这样快就接触政治核心。

而他按照后来王朝构架的二十七级官阶制度,将断绝后来者的可能。

谁也不能只经过推举,就通过成为一府掾吏为跳板,迅速到州郡长官之位,所有官与吏都包容在官阶内,由朝廷任免,不再任由各衙自行征辟。

同时官吏的界限再不分明,下吏也可以正常通过升迁坐上郡县主官。

若不是眼下长安城中名门望族被他清空一半,荀柔也不敢拿出这样大胆的改革。

但即使如此,他还是不得不假设一些虚衔,为将来新收复地名门大族。

将来或许会出现宋朝一样的冗官,不过到时候,总有办法处理。

荀柔将纸笔随手弃于一旁,心疲力竭,又心满意足的摊倒榻上。

第257章 凤凰展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