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嫁宿敌 第1节(2 / 2)

加入书签

待心中的郁结散了,徐洛音再次拿起绣绷,专心致志地绣着鸳鸯戏水的荷包。

白氏多看了她两眼,面前的姑娘羽睫微敛,娇嫩的唇瓣微微抿着,比以往又多了几分娴雅,她慨叹道:“要嫁人了,性子倒是稳妥了。”

徐洛音眸中闪过几分晦暗,其实她只是心中难过罢了,嫁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人,连一分欢喜也无。

手中的针线却未停,她专注地绣着荷包,只当没听见母亲说话。

白氏却无端伤感起来,失落道:“其实娘亲不愿你如此娴静,从定亲到成亲还有半年,你可以再畅快玩半年的,若不是去年被拐子掳……”

“娘亲!”徐洛音扬声打断她。

白氏这才发觉自己说了什么,忙掩饰地啜了口茶。

徐洛音的心绪骤然起伏得厉害,银针再也落不下去了。

十五岁那年,她一时贪玩偷偷跑出府,被拐子强行掳去,一路昏迷,再次醒来,是在去往灵州的马车上。

许是没想到她这么快便醒,拐子并未严加看管,她趁着天黑跳了车,拼命往回跑,与身后身强力壮的拐子搏命,直到体力不支倒地,被人救下。

他说:“你别怕。”

“你安心住在这里,等你家人来寻。”

“忘了告诉你,我是灵州知府沈韶。”

沈韶……沈韶……

是救过她的沈韶,是她爱慕的沈韶,亦是……世代仇敌家的沈韶。

她知晓他们不可能,所以直到离开灵州,也并未对他说过一句喜欢。

时隔一年,她将要嫁人,不知他过得好不好?

不敢再想下去,她垂眸盯着手中的鸳鸯戏水,努力将眸中泪光藏起来,心中难掩酸涩。

白氏稳了稳心神,又打开了话匣子:“从你姨母家探亲归来,你便变得沉静许多,这也算是件好事了。”

被人掳去之事对姑娘家的清誉伤害极大,只能在明面上寻个探亲的由头,私下寻找,对外自然也是这样讲的。

徐洛音嗯了一声,弯眸笑道:“灵州恰如其名,钟灵毓秀,是个好地方,那里的姑娘也秀外慧中,所以女儿才学了几分。”

提到灵州,白氏的神色变了变,淡淡道:“说到这儿,我倒是想起那家的公子要回京了。”

从不连名带姓提起的那家,只有丞相府沈家。

与她靖南侯府有仇的沈家。

徐洛音呼吸微滞,状似随意地问:“哪个公子回来了?”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声音里藏着多少颤意。

当朝丞相沈端敬育有三子,大公子沈韶与二公子在外做官,小公子尚且年幼。

她紧紧地捏着手中的银针,连呼吸都有几分迟疑。

许是没想到她好奇,白氏多看了她两眼,摇着团扇轻描淡写道:“自然是灵州那位。”

徐洛音手中的银针顿时坠落,红色丝线勾着银针落在她的绣鞋上,摇摇晃晃,阳光折射出微弱的亮光,她一点一点地拾起。

须臾,她轻嗯了一声,故作镇定地抚了抚绣绷。

白氏疑惑地望着她的动作,良久,轻声问:“阿音,娘亲一直没问过你,你在灵州是不是见到沈家的人了?”

徐洛音摇头,咬唇道:“我只是在街上听到过百姓们夸赞灵州知府的话,说他体恤……”

“行了,别说了,”白氏蹙眉道,“那一家子都是虚伪的做派,你若是信了,便是个傻的。”

她眸光微黯,轻轻颔首。

坐了许久,白氏有些疲累:“阿音,我先回去小憩了,你也回吧。”

徐洛音起身望着母亲的背影逐渐远去,终于松了口气。

慢吞吞地收拾着绣绷与丝线,趁贴身丫鬟绿袖不注意,她偷偷将一捆缠着金线的红色丝线拢进袖中。

又匆匆四下翻找一番,她疑惑道:“咦,怎么少了一捆丝线?”

绿袖找了半晌,自然也没瞅见,懊恼道:“想必是被风刮跑了,姑娘,我这就去买。”

徐洛音等的就是这句话,颔首笑道:“我也许久没出门了,跟你一道去吧。”

“可是姑娘,您出门前是要先禀告夫人的……”绿袖踌躇道。

徐洛音垂眸。

自从那次被拐子掳走,爹爹娘亲担惊受怕,生怕她再次遭难,所以出门前必须与母亲说一声,若是走得远了,还得有侍卫跟着,以防万一。

她淡淡道:“无妨,那家铺子离得不远,近日母亲对账对的头昏眼花,还是让她好好睡吧。”

绿袖思量再三,还是不敢冒险。

徐洛音只好道:“那就让红裳和咱们一起去,你们俩总能将我看牢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